一种汽车胎压监测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4944发布日期:2019-04-29 15:16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胎压监测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轮胎压力进行实时监测的传感器,适用于汽车胎压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胎压监测传感器生产目前以填充密封胶方式为主,常规填充密封胶时工艺较为复杂,比如:控制密封胶的流动性,控制注胶的压力,控制密封胶的使用量等,在保证填充好密封胶的基础上还要按实际灌胶情况调整传感器底壳工装的角度以避免密封胶注入气压传感器芯片的压力采集孔,而一旦压力采集孔进胶,轻则产品不良,重则产品报废,复杂的工序和操作方式使得产品无法以固化的灌胶工艺统一生产,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轮胎压力监测传感器,具有工序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能够有效的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胎压传感器外壳、置于胎压传感器外壳内腔的电路板总成、隔离件、装于电路板总成上的压力传感器芯片,设置于胎压传感器外壳上的进气孔、设置于隔离件上的通孔、设置于压力传感器芯片上的压力采集孔相对应形成采集通道,胎压传感器外壳内腔与采集通道之间由隔离件隔离,然后对胎压传感器外壳的内腔空间进行灌胶工艺时密封胶。

所述隔离件上的通孔直径大于压力采集孔的直径,隔离件上的通孔直径小于胎压传感器芯片的主体宽度。

所述隔离件为双面胶海绵胶带。

所述进气孔的中心线、通孔的中心线、压力采集孔的中心线重合。

本发明的双面海绵胶带使得压力传感器芯片的压力采集孔与传感器外壳的内腔隔离,保证后续灌胶工艺时密封胶不会注入压力传感器芯片的压力采集孔,降低了填充密封胶的工艺难度,可以使用统一的灌胶标准,可以使用固定放置的传感器底壳的工装,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板总成与胎压传感器芯片装配示意图。

图2是双面海绵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胎压传感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提供的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2、3中,本发明包括电路板总成1、10mm厚的双面海绵胶带4以及胎压传感器外壳6,其中电路板总成1上有胎压传感器芯片2,胎压传感器芯片2上面有压力采集孔3,双面海绵胶4上面有通孔5,通孔5的直径大于压力采集孔3并且小于胎压传感器芯片2的主体宽度,胎压传感器外壳6上面有进气孔7,将双面海绵胶带4贴在胎压传感器芯片2上面,并使通孔5和压力采集孔3同心;然后将贴好双面海绵胶带4的电路板总成1装配在胎压传感器外壳6内腔,使通孔5,压力采集孔3以及进气孔7同心,确保气体顺利通过采集通道,有效防止没法采集气体导致整个胎压监测系统失效。因为胎压传感器芯片2上表面距离胎压传感器外壳6的内表面不足10mm,双面海绵胶带4被挤压变形,使压力采集孔3与胎压传感器外壳6的内腔空间隔离。

完成上述装配后,在对胎压传感器外壳6的内腔空间进行灌胶工艺时密封胶,因为双面海绵胶带4的隔离,压力采集孔3没有被密封胶注入的风险,减少压力传感器芯片2采集不准而引起产品不良或产品报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省去了调整灌胶量以及调整胎压传感器外壳6定位工装的时间,同时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汽车胎压监测传感器,包括胎压传感器外壳、置于胎压传感器外壳内腔的电路板总成、隔离件、装于电路板总成上的压力传感器芯片,设置于胎压传感器外壳上的进气孔、设置于隔离件上的通孔、设置于压力传感器芯片上的压力采集孔相对应形成采集通道,胎压传感器外壳内腔与采集通道之间由隔离件隔离。本发明保证后续灌胶工艺时密封胶不会注入压力传感器芯片的压力采集孔,降低了填充密封胶的工艺难度,可以使用统一的灌胶标准,可以使用固定放置的传感器底壳的工装,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合格率。

技术研发人员:岳斯坦;米永杰;王磊;牛建波;申建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群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9
技术公布日:2019.0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