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音发动机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586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汽车发动机降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音发动机罩。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发动机是主要噪声产生的部位,并且发动机噪音会透过薄板传入车内,影响了乘客乘坐的舒适度,另一方面,汽车结构紧凑,又不能安装大量的隔音材料,因此,需要一种简易结构有效吸收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音发动机罩,主要解决现有的汽车发动机噪音过大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音发动机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包括用于与发动机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上设有若干吸音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音发动机罩,其与发动机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吸音孔,可以吸收噪音,增加乘坐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罩体组成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不同孔径、孔深和孔间距的吸音效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吸音发动机罩,包括罩体1,所述罩体包括用于与发动机接触的接触面2,所述接触面上设有若干吸音孔3。罩体包括与发动机接触的安装面,该安装面可以为不平整的面,上面可以设有凹槽,凹槽底部可以设有所述的吸音孔,起到吸收噪音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吸音孔3为圆孔。其吸音孔为圆孔,当然也可以为三角形孔,正方形孔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吸音孔3的直径为1.2mm~2.5mm、孔深为1.2mm~2.5mm,孔间距为1.5mm~2.5mm。

所述吸音孔3的直径为1.5mm、孔深为1.5mm,孔间距为2mm。参见附图5,

本技术:
提供了一共10个实施例,可以看出,在各个频率(50hz、125hz、250hz、1000hz、4000hz、5000hz,这里指的是发动机噪音的射入频率)中,相对于无孔的方案10,其他9个方案的吸声系数α0都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得出吸音孔的作用,另一方面,方案5(其孔直径为1.5mm、孔深为1.5mm,孔间距为2mm)的吸声系数相对其他8个有孔的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其avg(平均值)也是优于其他方案,因此,方案5为优选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罩体1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有的面料层11、粘接层12、隔音层13、粘接层14和吸音层15。吸音孔设置在吸音层上,整体采用三明治式复合结构,利用双层隔音隔热玻璃的原理,不仅可以隔音还可以隔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隔音层13为热塑性混纺毡,其密度为1-1.5g/㎡,厚度10-15mm。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吸音层15为热塑性混纺毡,其密度为0.6-1g/㎡,厚度15-25mm。蓬松的吸音层装车时易于贴合在钣金上,降低钣金的空腔共振噪音。

所述面料层11为无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

所述粘接层12为热熔胶膜。热熔胶膜在不平整物体表面粘接也可获得好的效果。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吸音发动机罩。主要解决现有的汽车发动机噪音过大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用于与发动机接触的接触面(2),所述接触面上设有若干吸音孔(3)。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音发动机罩,其与发动机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吸音孔,可以吸收噪音,增加乘坐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珍;郁振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环球汽车衬垫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9
技术公布日:2018.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