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下摆臂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2790发布日期:2019-04-12 22:5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下摆臂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下摆臂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的双横臂式、麦弗逊式等多种悬架结构中都有下摆臂,起导向和支撑作用,除了承受和传递各方向的力外,还影响前束、外倾等定位参数,控制车轮运动轨迹。

传统的双横臂悬架下摆臂本体多采用锻造实心结构,但由于国内锻造工艺水平有限,加之设备稳定性等因素,对于截面大、形状复杂的大型锻件,对锻造设备及工艺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无法实现臂厚与筋成比例锻薄的工艺。如果下摆臂采用实心结构且臂厚大,必然会使重量增加。下摆臂重量是簧下质量的一部分,簧下质量的增加不利于平顺性。而如果设计成完全中空式的框架结构,其易中部断裂,不能满足某些工况对刚度的要求,结构整体强度弱且疲劳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重量轻、强度高的汽车下摆臂。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下摆臂总成,包括至少两个下摆臂,两个下摆臂的一端相交形成设有用于与汽车转向节连接的球销组件的安装部;所述下摆臂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框架式本体,所述框架式本体包括若干加强筋,一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另外两加强筋的一端分别以120°夹角连接,以使得所述框架式本体形成蜂窝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下摆臂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汽车车架连接的衬套。

优选地,所述下摆臂靠近所述衬套的部分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加强壳体和设置于加强壳体内的框架式加强本体,所述框架式加强本体为由若干第二加强筋连接而成的蜂窝状结构,且所述框架式加强本体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框架式本体所在平面。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设有减震器安装支架。

优选地,还包括设有正六边形的插入环的第二加强板,所述安装部设有可供所述插入环嵌入的通孔,所述第二加强板为钢制加强板,所述安装部为铝合金板。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铝合金壳体,所述加强筋为钢制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下摆臂和安装部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壳体和加强筋之间、若干所述加强筋之间均通过锻造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板焊接于所述安装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加强筋组成的蜂窝状结构作为下摆臂的本体,减少了下摆臂重量的同时通过蜂窝状结构保证、提高了下摆臂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汽车下摆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汽车下摆臂总成第二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下摆臂10,壳体11,框架式本体12,加强筋12a,衬套13,第一加强板14,加强壳体14a,框架式加强本体14b,安装部20,球销组件21,减震器安装支架22,通孔23,第二加强板30,插入环3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汽车下摆臂总成,如图1所示,包括至少两个下摆臂10,两个下摆臂10的一端相交形成设有用于与汽车转向节连接的球销组件21的安装部20,其中,为了提高整个汽车下摆臂的强度,下摆臂10和安装部2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锻造方式。

下摆臂10包括壳体11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框架式本体12,框架式本体12包括若干加强筋12a,一加强筋12a的一端与另外两加强筋12a的一端分别以120°夹角连接,以使得框架式本体12形成蜂窝状结构。

蜂窝状结构使得框架式本体12具有很多个正六边形的通孔,从而减少了材料的使用,也减少了下摆臂10的重量。同时,由于蜂窝状结构中,每根加强筋12a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两加强筋12a,从而能够很好地分散下摆臂10所受到的力,具有强度高的特点。

此外,下摆臂10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汽车车架连接的衬套13。安装部20设有减震器安装支架22。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汽车下摆臂强度,下摆臂10靠近衬套13的部分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板14,其能够避免汽车在启动、制动和转弯时汽车下摆臂变形,提高汽车转向轮定位及转向性能,提高行车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为了减轻第一加强板14的重量,第一加强板14包括加强壳体14a和设置于加强壳体14a内的框架式加强本体14b,框架式加强本体14b为由若干第二加强筋连接而成的蜂窝状结构,且框架式加强本体14b所在平面垂直于框架式本体12所在平面。同样通过蜂窝状结构达到强度高、质量轻的效果。

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还包括设有正六边形的插入环31的第二加强板30,安装部20设有可供插入环31嵌入的通孔23,第二加强板30为钢制加强板,安装部20为铝合金板。且第二加强板30焊接于安装部20。铝合金板具有重量轻的优点,而钢制加强板具有强度高的优点,两者相辅相成,进一步增强该汽车下摆臂强度。

同样的,下摆臂10也可以将壳体11设计为铝合金壳体,加强筋12a设计为钢制加强筋。且壳体11和加强筋12a之间、若干加强筋12a之间均通过锻造一体成型。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下摆臂总成。其包括至少两个下摆臂,两个下摆臂的一端相交形成设有用于与汽车转向节连接的球销组件的安装部;所述下摆臂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框架式本体,所述框架式本体包括若干加强筋,一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另外两加强筋的一端分别以120°夹角连接,以使得所述框架式本体形成蜂窝状结构。该发明通过蜂窝状结构的设计达到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詹爱平;梁爱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科源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8
技术公布日:2019.04.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