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扶手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4777发布日期:2019-04-29 12:4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车门扶手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门扶手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汽车已经不简简单单的只是代步工具,人们对其实用性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其中,车门扶手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零件之一,其既是功能件又是外观件,车门扶手用以实现车内驾乘人员手肘安放,提高乘员的舒适度的功能。

然而,乘员手肘搁在扶手上时,身体需紧贴门板,降低了乘车舒适性,造成客户体验差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门扶手,该门护板扶手可以横向移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扶手包括:扶手盖板、扶手基座和调节装置,所述扶手盖板设置在所述扶手基座的上方,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扶手盖板与所述扶手基座之间且用于调节所述扶手盖板与所述扶手基座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扶手基座上,且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齿轮和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枢转连接,且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齿轮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非中心轴线区域,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扶手盖板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基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二端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具体地,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车辆的宽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过渡齿轮,所述过渡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旋钮与所述过渡齿轮同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齿轮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上设置有档位调节槽,所述档位调节槽内具有多个档位点,所述扶手基座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档位调节槽内,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时,所述固定柱可与所述档位调节槽相对运动,且所述固定柱可停在所述档位点。

具体地,所述档位调节槽围绕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轴线布置,所述档位点构造为凸出所述档位调节槽槽壁的凸点。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扶手,通过设置扶手盖板,保证乘员的手肘部位可以放在扶手盖板上,以供乘员放松手部肌肉,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并且设置了调节装置,乘员可以通过控制调节装置,将扶手盖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以保证乘员的身体不需要贴近车门便可将手肘放在扶手盖板上,进而进一步提高了乘员乘坐车辆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扶手,所述扶手基座与所述车辆的车门内护板固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转动位于车门扶手外侧的旋钮,便可实现扶手盖板的横向移动,并且通过在档位调节槽内设置档位点,实现扶手盖板可在不同位置进行固定,该车门扶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舒适,操作方法简单易行,且可以保证车门内护板的外观简洁美观,并提高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扶手在车辆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2是车门扶手的扶手盖板紧贴车门时的示意图;

图3是车门扶手的扶手盖板横向移动时的示意图;

图4是扶手基座、调节装置以及旋钮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车门扶手100、扶手盖板10、扶手基座20、固定柱21、滑槽22、调节装置30、过渡齿轮31、第一齿轮32、档位调节槽321、档位点322、连杆33、第一端331、第二端332、旋钮40、车门内护板21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图1-图5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4-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扶手100可以包括:扶手盖板10、扶手基座20和调节装置30,扶手基座20与车辆的车门(例如下面所提到的车门内护板210)固定连接,扶手盖板10设置在扶手基座20的上方,调节装置30设置在扶手盖板10与扶手基座20之间,且调节装置30的一部分与扶手盖板10固定连接,调节装置30的另一部分与扶手基座20固定连接。调节装置30隐藏在扶手盖板10与扶手基座20之间,可以提高车门扶手100的美观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乘员的手肘可以放在扶手盖板10上,以供乘员放松手部肌肉,提高乘坐的舒适性,调节装置30可用于调节扶手盖板10与扶手基座20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通过控制调节装置30,可以调节扶手盖板10与扶手基座20的相对位置,因此,乘员可以根据自身手肘对扶手盖板10位置的需求,来控制调节装置30,将扶手盖板10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使扶手盖板10横向移动至靠近自己的位置,从而可以保证乘员的身体不需要贴近车门便可将手肘放在扶手盖板10上,进而进一步提高了乘员乘坐车辆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说的“横向”是指车辆的宽度方向。

优选地,扶手盖板10可以从外到内由扶手蒙皮、发泡层、骨架依次组成,扶手蒙皮的材质柔软,当乘员的手肘放在扶手盖板10上与扶手蒙皮接触时,可以保证乘员手肘的舒适性,发泡层为弹性柔软材料,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乘员手肘的舒适性,骨架为硬性材料,其骨架的刚度较大,从而保证扶手盖板10不易发生变形,便于支撑乘员手肘,进而可以保证扶手盖板10的寿命较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扶手100,通过设置扶手盖板10,保证乘员的手肘部位可以放在扶手盖板10上,以供乘员放松手部肌肉,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并且乘员可以通过控制调节装置30,将扶手盖板10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以保证乘员的身体不需要贴近车门便可将手肘放在扶手盖板10上,进而进一步提高了乘员乘坐车辆的舒适性。

如图4-图5所示,调节装置30设置在扶手基座20上,且调节装置30可以包括:第一齿轮32和连杆33,具体地,第一齿轮32可转动地设置在扶手基座20上,连杆33的第一端331与第一齿轮32枢转连接,且连杆33与第一齿轮32的连接点位于第一齿轮32的非中心轴线区域,连杆33的第二端332与扶手盖板10固定。当第一齿轮32转动时,由于连杆33的第一端331与第一齿轮32枢转连接,且连接点不在第一齿轮32的中心轴线上,因此第一齿轮32的转动可以带动连杆33的第一端331发生圆周运动,又连杆33的第二端332与扶手盖板10固定,进而连杆33的第二端332可以拉动扶手盖板10,使扶手盖板10发生位置上的变化。

如图4-图5所示,调节装置30还可以包括过渡齿轮31,过渡齿轮31可转动地设置在扶手基座20上,且过渡齿轮31与第一齿轮32啮合,因此,通过转动过渡齿轮31可以带动第一齿轮32的转动。

优选地,过渡齿轮31与第一齿轮32可以均为直齿轮,过渡齿轮31与第一齿轮32的配合方式可以为外啮合,直齿轮的强度较好,价格便宜,有利于降低车门扶手100的制作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4-图5所示,扶手基座20上设置有滑槽22,连杆33的第二端332可在滑槽22内滑动,当第一齿轮32转动时,连杆33开始运动,连杆33的第二端332在滑槽22中做横向运动,进而保证与连杆33的第二端332固定的扶手盖板10可以做横向运动,即向车门方向移动或向乘员方向移动。

为了更好地说明调节装置30与扶手盖板10配合的关系,下面以左侧车门的车门扶手100为例来说明。

在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当连杆33的第二端332位于滑槽22的最左端时,如图2所示,扶手盖板10处于原始状态,扶手盖板10紧贴车门,当开始转动第一齿轮32时,连杆33的第二端332开始远离车门,扶手盖板10随之移动,随着连杆33的第二端332逐渐远离车门,扶手盖板10逐渐向右伸入到车辆内部,扶手盖板10横向移动至靠近乘员的位置,当连杆33的第二端332位于滑槽22的最右端时,如图3所示,扶手盖板10处于最大伸出状态,当连杆33的第二端332到达滑槽22的最右端之后,随着第一齿轮32的继续转动,连杆33的第二端332开始向滑槽22的左端靠近,扶手盖板10也随之向车门方向移动,从而完成扶手盖板10的位置调节。乘员可根据需要,将扶手盖板10调整至适合自己手肘的位置,由此提高了车门扶手100的通用性以及乘员的舒适性。

具体地,如图4所示,滑槽22为直槽,滑槽22的延伸方向与车辆的宽度方向一致,可以保证扶手盖板10伸入到车辆内部时,扶手盖板10是朝向乘员的方向移动,从而保证了乘员使用扶手盖板10方便,从而可以提高乘员使用车门扶手100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如图2、图4-图5所示,调节装置30还可以包括:旋钮40,旋钮40可转动地设置在扶手基座20上,旋钮40用于带动过渡齿轮31转动,从而通过转动旋钮40便可以带动过渡齿轮3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最终实现调节扶手盖板10的位置,并且旋钮40的一部分位于车门扶手100的外侧,朝向乘员的方向,因此,乘员可以通过转动裸露在车门扶手100外的旋钮40便可以调节扶手盖板10的位置,保证车门扶手100使用方便。

具体地,如图4-图5所示,旋钮40与过渡齿轮31同轴固定,因此,通过转动旋钮40可以直接转动过渡齿轮31,可以节省车门扶手100的零件数量。

进一步地,过渡齿轮31的齿数小于第一齿轮32的齿数,可以达到减速增扭的作用,从而节省乘员转动旋钮40时的力,从而保证乘员调节扶手盖板10的位置时轻便。

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调节装置30不包括过渡齿轮31,通过转动旋钮40,便可以直接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同样可以完成扶手盖板10的位置调节。

在另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过渡齿轮31与第一齿轮32之间还可以通过中间齿轮组实现间接啮合,并且中间齿轮组的上游侧齿轮与过渡齿轮31啮合,中间齿轮组的下游侧齿轮与过渡齿轮31啮合。可选地,中间齿轮组的上游侧齿轮的齿数小于中间齿轮组的下游侧齿轮的齿数。

这里所说的“上游侧”、“下游侧”是指乘员施力时,根据力的传递方向而言的,越靠近乘员施力点的一侧为上游侧,离乘员施力点越远的一侧为下游侧。

中间齿轮组包括至少一个中间齿轮,当然也可以包括多个中间齿轮,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齿轮32上设置有档位调节槽321,档位调节槽321内具有多个档位点322,扶手基座20上设置有固定柱21,固定柱21位于档位调节槽321内,在第一齿轮32转动时,固定柱21可与档位调节槽321相对运动,且固定柱21可停在档位点322,因此,当乘员调节扶手盖板10的位置时,乘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将扶手盖板10固定在一定的位置,防止扶手盖板10来回的移动,导致乘员使用车门扶手100的体验效果差。

具体地,如图4-图5所示,档位调节槽321围绕第一齿轮32的中心轴线布置,保证了固定柱21可以顺利地与档位调节槽321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保证了可顺利控制调节装置30。

进一步地,固定柱21与第一齿轮3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档位调节槽321与第一齿轮3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固定柱21可顺利地与档位调节槽321进行配合,从而保证了调节装置30的工作可靠性高。

如图5所示,档位点322构造为凸出档位调节槽321槽壁的凸点,因此,当档位调节槽321的档位点322与固定柱21发生接触时,固定柱21可以将档位点322卡住,从而使第一齿轮32停止转动,进而扶手盖板10停止运动,乘员可以将手肘放置在扶手盖板10上而扶手盖板10不会发生移动,当需要将扶手盖板10收回或者继续调整扶手盖板10的位置时,只需加大对旋钮40所施加的力,档位调节槽321的档位点322便可冲出固定柱21的阻挡,从而继续对扶手盖板10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档位点322,乘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扶手盖板10固定在某一位置,从而提高了车门扶手100工作的可靠性以及乘员使用车门扶手100的舒适性。

档位点322的数量可以是多个,由此可实现扶手盖板10的多档位调节,乘员可以自行调节适合自己的档位。例如图5中所示,档位点322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地,固定柱21的朝向档位点32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适于与凸点配合的凹点,因此,可以提高固定柱21与档位点322接触配合的可靠性,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调节装置30的工作可靠性。

下面简述车门扶手100的工作过程。

当车内乘员想要调节扶手盖板10的横向位置,首先将手放置于车门扶手100侧方旋钮40处,用右手拇指与食指顺时针扭动旋钮40,或用左手拇指顺时针扭动,旋钮40带动过渡齿轮31转动,过渡齿轮31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第一齿轮32带动连杆33运动,连杆33在扶手基座20上的滑槽22内滑动,并通过连杆33第二端的转轴带动扶手盖板10向驾驶舱内侧滑动,由此实现扶手盖板10的滑动;在乘员用手指旋转旋钮40时,在过渡齿轮31上设有多个不同位置的档位,乘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节扶手盖板10的横向位置;逆时针旋转按钮40,则扶手盖板10可以复位。

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滑槽22的延伸方向可以与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这样可以调节扶手盖板10在车辆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以满足乘员的使用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门扶手100,扶手基座20与车辆的车门内护板210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扶手100不仅仅应用在左侧车门上,还可用于右侧车门上。

通过转动位于车门扶手100外侧的旋钮40,便可实现扶手盖板10的横向移动,并且通过在档位调节槽321内设置档位点322,实现扶手盖板10可在不同位置进行固定,该车门扶手100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舒适,操作方法简单易行,且可以保证车门内护板210的外观简洁美观,并提高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