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后视镜控制方法及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22978143发布日期:2020-11-19 23:2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后视镜、后视镜控制方法及车辆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车辆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后视镜、后视镜控制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时直接获取车辆后方、侧方以及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随着汽车电子产品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汽车电子产品的附加要求也越来越高,后视镜作为与驾驶员紧密相关的工具,如何使其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视镜、后视镜控制方法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车辆电子后视镜视角单一,难以为多个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所述后视镜与摄像头相连,用于获取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显示,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驾驶者的身份信息;

获取本车中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用于表征在所述驾驶者的历史驾驶过程中,所述后视镜显示的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的子区域;

控制所述后视镜显示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与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对应的子区域。

可选地,在所述控制所述后视镜显示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与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对应的子区域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后视镜当前显示的图像在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所处的目标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不一致。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can网络接收终端发送的调整指令,根据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后视镜显示的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子区域。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子区域的信息,更新本车中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

可选地,所述后视镜与多个摄像头相连,各个摄像头对应所述后视镜上不同的显示区域,所述控制所述后视镜显示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与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对应的子区域,包括:

控制所述后视镜在对应所述摄像头的显示区域,显示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与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对应的子区域。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后视镜,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以及显示屏;

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与车辆的摄像头相连,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所述显示屏,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包括:

第一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所述车辆上的第一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

第二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所述车辆上的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后视镜。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

第一摄像头,与所述后视镜电连接,用于采集车辆前方的图像信息;

第二摄像头,与所述后视镜电连接,用于采集车辆后方的图像信息。

可选地,所述摄像头还包括与镜头贴合的ptc加热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包括如下技术效果:

车辆可以通过获取驾驶者的身份信息以及本车中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来自动控制所述后视镜显示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与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对应的子区域。也就是说,在不同的驾驶者驾驶所述车辆时,所述车辆能够根据不同的驾驶者的身份及其在历史驾驶过程中的后视镜使用习惯为其进行后视镜显示内容的自动设置,从而避免了用户的手动调整过程,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后视镜的框图。

图5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后视镜的内部框图。

图6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中央处理器的内部框图。

图7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后视镜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摄像头模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车辆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车辆的内部和外部,后视镜的显示内容是指后视镜屏幕上所显示的内容,所述内容是与所述后视镜相关联的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中的子区域。

为了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在介绍本公开的后视镜、后视镜控制方法及车辆之前,首先对其应用场景进行介绍。本公开的实施场景可以是各种车辆,例如汽车、货车、卡车等。目前,随着汽车电子产品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汽车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后视镜作为驾驶员驾驶过程中频繁使用的工具,是驾驶员获得良好驾驶体验的重要一环,这也使得应用车载智能电子后视镜的必要性越来越高。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后视镜与摄像头相连,用于获取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显示,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1,获取驾驶者的身份信息。

其中,所述车辆可以通过指纹信息、驾驶者的面部信息等生物特征来获取所述驾驶者的身份信息。

示例地,所述车辆可以通过设置在车钥匙、车辆门把手、车辆点火按钮等装置上的指纹识别模块来获取驾驶员的指纹信息,从而通过所述获取到的指纹信息来确认驾驶者的身份信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车辆也可以通过设置在车辆中的人脸识别装置来获取驾驶者的面部信息,并根据所述面部信息来确定驾驶者的身份信息。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当知晓,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为了提升身份信息确认的精准度,也可以同时使用指纹、人脸识别等多种方式来对驾驶者的身份信息进行确认,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s102,获取本车中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用于表征在所述驾驶者的历史驾驶过程中,所述后视镜显示的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的子区域。

其中,所述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范围大于所述后视镜的显示屏所能够显示的图像的最大范围。也就是说,所述后视镜的显示内容是所述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中的一部分子区域。

此外不难理解的,不同的驾驶者在驾驶车辆时可以有不同的驾驶习惯,即不同的驾驶者在驾驶车辆时,对后视镜的显示内容可能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驾驶者的身份信息,车辆中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也可以是不同的。

s103,控制所述后视镜显示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与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对应的子区域。

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后视镜控制方法可以获得如下技术效果:

车辆可以通过获取驾驶者的身份信息以及本车中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来自动控制所述后视镜显示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与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对应的子区域。也就是说,在不同的驾驶者驾驶所述车辆时,所述车辆能够根据不同的驾驶者的身份及其在历史驾驶过程中的后视镜使用习惯为其进行后视镜显示内容的自动设置,从而避免了用户的手动调整过程,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

值得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若本车中不存在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例如所述驾驶者是第一次驾驶所述车辆时,所述车辆还可以对所述后视镜进行初始化,提醒驾驶者对所述后视镜的显示内容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还可以保存所述驾驶者的身份信息,并在本车存储设备中更新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控制所述后视镜显示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与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对应的子区域之前,所述后视镜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后视镜当前显示的图像在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所处的目标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不一致。

示例地,所述车辆在获取驾驶者的身份信息之后可以对比本车中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以及后视镜当前显示的图像在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所处的目标区域来产生不同的控制指令。例如,在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与所述目标区域不一致时产生状态id=0x10,控制所述后视镜显示所述摄像头实时拍摄的图像中的与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对应的子区域。在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与所述目标区域一致时产生状态id=0x00,不对所述后视镜的显示内容进行更改。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后视镜与摄像头相连,用于获取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显示,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201,获取驾驶者的身份信息。

s202,获取本车中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用于表征在所述驾驶者的历史驾驶过程中,所述后视镜显示的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的子区域。

s203,控制所述后视镜显示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与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对应的子区域。

s204,通过can网络接收终端发送的调整指令,根据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后视镜显示的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子区域。

其中,所述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范围大于所述后视镜的显示屏所能够显示的图像的最大范围。也就是说,所述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经过剪裁之后才传输到显示屏进行显示,即,所述后视镜的显示内容是所述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中的一部分子区域。

例如,所述摄像头的图像传感器所获取的图像信息范围可以为800*1280p,所述后视镜的显示屏显示范围可以为720*1280p,当二者的中轴线保持一致时,所述显示屏所显示的内容仅仅是所述摄像头的图像传感器所获取的图像的一部分,其左右两侧还分别存在40p的水平显示调整范围。

此外不难理解的是,在驾驶者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为了方便驾驶者更好的了解车辆周围的信息,驾驶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后视镜的显示内容进行调整。

示例地,所述驾驶员可以通过车辆上的多媒体系统对所述后视镜的显示内容进行调整。例如所述驾驶员可以在车载多媒体面板上对所述后视镜的显示区域进行左右调整并生成相应的调整指令,所述后视镜在通过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网络接收到所述调整指令之后,可以响应所述调整指令,对所述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数码剪裁,最终在所述后视镜的屏幕上显示剪裁之后的图像内容。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驾驶者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对所述后视镜的显示内容进行调整。例如,通过在车辆中设置can转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驾驶者可以使用手机与所述车辆进行通信,从而通过手机调整所述后视镜的显示内容,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也就是说,驾驶者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或是车辆上的控制程序对所述后视镜的显示内容进行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驾驶者的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子区域的信息,更新本车中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

这样,在驾驶过程中,当所述驾驶者对所述后视镜显示的子区域进行调整之后,所述车辆可以根据调整后的所述子区域的信息,更新本车中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

也就是说,车辆中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是可以跟随驾驶者的使用习惯进行更改和更新的,从而为驾驶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后视镜与多个摄像头相连,各个摄像头对应所述后视镜上不同的显示区域,所述后视镜用于获取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显示,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301,获取驾驶者的身份信息;

s302,获取本车中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用于表征在所述驾驶者的历史驾驶过程中,所述后视镜显示的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的子区域;

s303,控制所述后视镜在对应所述摄像头的显示区域,显示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与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对应的子区域。

示例地,所述摄像头数量可以为两个,设置在传统车辆的左侧后视镜处(并取代了传统车辆的左侧后视镜),其可以包括一个120°的第一广角镜头,用于拍摄车辆前方以及左前方盲区的图像,所述摄像头还可以包括一个75°的第二广角镜头,用于拍摄车辆后方的图像。所述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区域可以为800*1280p,所述后视镜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左侧a柱处,其可以包括一个1920*720p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可以包括一个720*640p的第一显示区域以及一个720*1280p的第二显示区域,分别对应显示所述第一广角镜头以及第二广角镜头所拍摄到的画面。

这样,所述车辆在获取到驾驶者的身份信息之后,可以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及车辆中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对所述后视镜的不同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进行设置。同时,由于设置了多个摄像头,所述后视镜还可以同时显示车辆周围的不同区域的画面,从而帮助驾驶者更好的了解车辆周边的信息,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后视镜的框图,参照图4,所述后视镜400包括:

存储器401,处理器402,以及显示屏403;

所述存储器401与所述处理器402相连,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402用于与车辆的摄像头相连,所述处理器402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图1至图3任一所述后视镜控制方法的步骤;

所述显示屏403,与处理器402电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

示例地,参照图5所示的一种后视镜内部框图,所述后视镜的主板部分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外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屏以及相应的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背光电路、外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gsonsor、ddr4(doubledatarate,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以太网、扬声器、arm(acornriscmachine,acorn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控制器,与arm控制器相连的pmu(powermanagementunit,电源管理单元)、光感、can总线以及i2c(inter-integratedcircuit,内部集成电路)总线。所述arm控制器可以起到控制电源的开关时序、进行电压监控和光感控制,以及控制中央处理器的工作和复位,避免所述中央处理器死机等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摄像头可以将采集到的图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之后经串行编码传送到后视镜主板部分的中央处理器,参照图6所示的中央处理器内部框图,在车辆识别出驾驶者的身份信息之后,所述中央处理器中的图像处理模块运行的算法包可以根据所述驾驶者的身份信息,自动识别出本车中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控制所述后视镜在lcd屏幕上显示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与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对应的子区域。

使用所述后视镜可以获得如下技术效果:

在所述后视镜面对不同的驾驶者时,所述后视镜能够根据不同的驾驶者的身份信息及其在历史驾驶过程中的后视镜使用习惯为其进行后视镜显示内容的自动设置,从而避免了用户对后视镜的手动调整过程,提升了用户的驾驶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视镜的显示屏403包括:

第一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所述车辆上的第一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

第二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所述车辆上的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

示例地,所述第一摄像头可以是一个120°的广角镜头,用于拍摄车辆前方以及前方盲区的图像,所述第二摄像头可以是一个75°的广角镜头,用于拍摄车辆后方的图像。参照图7所示出的一种后视镜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示意图,所述显示屏的分辨率可以为1920*720p,所述显示屏可以包括一个720*640p的第一显示区域以及一个720*1280p的第二显示区域,分别对应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以及第二摄像头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

这样,由于设置了多个摄像头,所述后视镜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显示区域同时显示多个摄像头获取的车辆周围的不同区域的画面,从而帮助驾驶者更好的了解车辆周边的信息,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了如图4所示出的后视镜。

其中,所述车辆可以包括一组或多组所述后视镜400。

示例地,所述车辆可以包括两组所述后视镜400,所述后视镜400可以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左右侧的a柱上,分别显示所述车辆的左前盲区、左后方、右前盲区、右后方的图像信息。

也就是说,所述车辆可以通过获取驾驶者的身份信息以及本车中存储的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历史显示区域信息,来自动控制所述后视镜显示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与所述历史显示区域信息对应的子区域。即,在不同的驾驶者驾驶所述车辆时,所述车辆能够根据不同的驾驶者的身份及其在历史驾驶过程中的后视镜使用习惯为其进行后视镜显示内容的自动设置,从而避免了用户的手动调整过程,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此外,所述车辆还可以同时在后视镜的显示屏上显示车辆的左前盲区、左后方、右前盲区、右后方的图像信息,为驾驶者提供更全面的车辆周边信息,从而提升驾驶者的驾驶体验,也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车辆还包括:

第一摄像头,与所述后视镜电连接,用于采集车辆前方的图像信息;

第二摄像头,与所述后视镜电连接,用于采集车辆后方的图像信息。

示例地,所述摄像头数量可以为两组(对应的,后视镜也为两组),分别设置在车辆的左侧和右侧的光学后视镜处(并取代了传统车辆的左侧以及右侧的光学后视镜),每一组摄像头可以包括一个第一摄像头,与所述后视镜电连接,用于采集车辆前方的图像信息,以及一个第二摄像头,与所述后视镜电连接,用于采集车辆后方的图像信息。所述第一摄像头可以是一个120°的广角镜头,用于拍摄车辆前方以及前方盲区的图像,所述第二摄像头可以是一个75°的广角镜头,用于拍摄车辆后方的图像。

这样,通过在所述车辆上设置所述摄像头,可以同时获取车辆周围的多个方向的图像信息,对应的,所述车辆上的显示屏也可以同时分屏显示出所述车辆周围的多个方向的图像信息,从而帮助驾驶者更好的了解车辆周边的情况,进而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可选的,参照图8所示出的一种摄像头模组原理框图,所述摄像头还包括与镜头贴合的pt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加热器。

这样,当所述摄像头在遭遇温湿度变化时,可以通过所述ptc加热器来提升所述摄像头的镜头温度,从而起到防雾的效果,最终提升了所述摄像头对于不同的应用环境的适应力。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例如,可以将后视镜的显示屏类型、后视镜主板上的芯片选型进行简单的替换。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将图1至图3所示的后视镜控制方法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