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水杯架的后中扶手头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4293发布日期:2020-04-07 22:1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水杯架的后中扶手头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装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水杯架的后中扶手头枕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内饰中水杯架布置位置多集中于仪表板,中控台,座椅,门板及后扶手本体上,鲜有将水杯架布置于头枕的车型;另一方面,汽车内饰中头枕目前的趋势是电动化,娱乐功能化,而头枕中布置水杯架的汽车也是对头枕功能性,安全性的考验,在如今安全性日益加严的境况下,具有水杯架结构的头枕势必将会在研发上投入更多的力量,同时赢得更多的业内认同,鉴于此,一种带水杯架的后中扶手头枕结构是业内急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置结构合理、满足功能舒适及安全性的一种带水杯架的后中扶手头枕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水杯架的后中扶手头枕结构,其组成包括头枕1和水杯架总成2,其中水杯架总成2中的螺丝孔ⅱ206与头枕1中的螺丝孔ⅰ107通过自攻钉连接,而头枕1中的四个螺丝孔108与汽车的后中扶手通过自攻钉连接。当需要打开水杯架总成2时,先将整个后中扶手放下,再通过解锁按钮210进行解锁,最后抓住水杯架前板201将水杯架总成2拽出。

而通过解锁按钮210实现用户可开启关闭水杯架总成2的功能,无论何种水杯架总成2的布置角度,均能保证水杯架总成2开启后适用于客户使用的角度.

所述的水杯架总成2的布置角度与用户使用角度存在夹角。

所述的头枕1内部布置了水杯架总成2,通过epp发泡103和pur发泡101镶嵌注塑能够满足头碰试验要求及最小圆角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水杯架总成2通过2个卡爪204与头枕1中的卡爪槽106卡接和2个自攻钉与头枕1中的螺丝孔ⅰ107通过自攻钉连接,保证水杯架总成2与头枕的连接强度,保证满足头碰等安全试验;头枕1通过4个自攻钉与汽车的后中扶手连接,保证头枕1能合理均匀的传递碰撞能量给扶手,达到整个扶手的安全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豪华车中具有固定头枕的后中扶手的水杯架布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带水杯架的后中扶手头枕结构在扶手开启和关闭的侧视图;

图2是一种带水杯架的后中扶手头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带水杯架的后中扶手头枕结构的侧视剖面图;

图4是一种带水杯架的后中扶手头枕结构在扶手开启状态时水杯架打开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图1中头枕1在不包含水杯架总成2的侧视剖面图;

图6是图1中头枕1与汽车的中后扶手搭接处的正视图;

图7是图1中水杯架总成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水杯架总成2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带水杯架的后中扶手头枕结构,其组成包括头枕1和水杯架总成2,其中水杯架总成2中的螺丝孔ⅱ206与头枕1中的螺丝孔ⅰ107通过自攻钉连接,而头枕1中的四个螺丝孔108与汽车的后中扶手通过自攻钉连接。当需要打开水杯架总成2时,先将整个后中扶手放下,再通过解锁按钮210进行解锁,最后抓住水杯架前板201将水杯架总成2拽出。

2.参阅图5和图6,头枕1由pur发泡101、头枕下支撑杆102、epp发泡103、皮革104、头枕壳105、卡爪槽106、螺丝孔ⅰ107和螺丝孔108组成,其中pur发泡101、epp发泡103通过皮革104与头枕下支撑杆102、头枕壳105进行包覆连接,头枕下支撑杆102与头枕壳105通过卡接连接,头枕壳105与卡爪槽106、螺丝孔ⅰ107和螺丝孔108为一体注塑成型。

3.参阅图7和图8,水杯架总成2由水杯架前板201、水杯架面板202、四连杆203、卡爪204、齿条205、螺丝孔ⅱ206、水杯架壳207、齿轮阻尼208、水杯托盘209和解锁按钮210组成,其中水杯架前板201与水杯架面板202通过5个金属卡子连接,四连杆203与水杯架面板202通过销轴连接,四连杆203与水杯托盘209通过销轴连接,齿轮阻尼208与四连杆203通过销轴连接,并可以自由转动,齿轮阻尼208与齿条205相互啮合,实现四连杆203的伸出与收缩,卡爪204、齿条205、螺丝孔ⅱ206与水杯架壳207为一体注塑成型,解锁按钮210与水杯架前板201通过卡接连接,可以通过解锁按钮210进行水杯架总成2与头枕1的解锁。

本实用新型在布置水杯架总成2时,需满足水杯架总成2在头枕1中的布置,打开后的使用及用户最小发泡厚度的舒适性要求;在考虑固有水杯架总成2的参数化后,调整头枕1发泡厚度,头枕下支撑杆102和头枕壳105的参数,达到目前用户使用时的水平面与水杯架布置平面存在39°夹角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考虑乘客安全方面,使用了epp发泡103与pur发泡101一体注塑的工艺,即满足法律法规对于最小圆角大于r5的要求,也用pur发泡101满足了头枕1的软质舒适性要求。同时,epp发泡103的加入也更容易实现低速头碰试验和静压试验的目标值。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水杯架的后中扶手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头枕(1)和水杯架总成(2)组成,其中水杯架总成(2)中的螺丝孔ⅱ(206)与头枕(1)中的螺丝孔ⅰ(107)通过自攻钉连接,而头枕(1)中的四个螺丝孔(108)与汽车的后中扶手通过自攻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水杯架的后中扶手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头枕(1)由pur发泡(101)、头枕下支撑杆(102)、epp发泡(103)、皮革(104)、头枕壳(105)、卡爪槽(106)、螺丝孔ⅰ(107)和螺丝孔(108)组成,其中pur发泡(101)、epp发泡(103)通过皮革(104)与头枕下支撑杆(102)、头枕壳(105)进行包覆连接,头枕下支撑杆(102)与头枕壳(105)通过卡接连接,头枕壳(105)与卡爪槽(106)、螺丝孔ⅰ(107)和螺丝孔(108)为一体注塑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水杯架的后中扶手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水杯架总成(2)由水杯架前板(201)、水杯架面板(202)、四连杆(203)、卡爪(204)、齿条(205)、螺丝孔ⅱ(206)、水杯架壳(207)、齿轮阻尼(208)、水杯托盘(209)和解锁按钮(210)组成,其中水杯架前板(201)与水杯架面板(202)通过5个金属卡子连接,四连杆(203)与水杯架面板(202)通过销轴连接,四连杆(203)与水杯托盘(209)通过销轴连接,齿轮阻尼(208)与四连杆(203)通过销轴连接,并可以自由转动,齿轮阻尼(208)与齿条(205)相互啮合,实现四连杆(203)的伸出与收缩,卡爪(204)、齿条(205)、螺丝孔ⅱ(206)与水杯架壳(207)为一体注塑成型,解锁按钮(210)与水杯架前板(201)通过卡接连接,可以通过解锁按钮(210)进行水杯架总成(2)与头枕(1)的解锁。


技术总结
一种带水杯架的后中扶手头枕结构,其组成包括头枕和水杯架总成,其中水杯架总成中的螺丝孔Ⅱ与头枕1中的螺丝孔Ⅰ通过自攻钉连接,而头枕中的四个螺丝孔与汽车的后中扶手通过自攻钉连接。当需要打开水杯架总成时,先将整个后中扶手放下,再通过解锁按钮进行解锁,最后抓住水杯架前板将水杯架总成拽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水杯架总成通过2个卡爪与头枕中的卡爪槽卡接和2个自攻钉与头枕中的螺丝孔Ⅰ通过自攻钉连接,保证水杯架总成与头枕的连接强度,保证满足头碰等安全试验;头枕通过4个自攻钉与汽车的后中扶手连接,保证头枕能合理均匀的传递碰撞能量给扶手,达到整个扶手的安全性能指标。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元在万;武艳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拉默车辆内饰(长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