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铁路用防腐复合坠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4137发布日期:2020-04-07 22:10阅读:951来源:国知局
新型铁路用防腐复合坠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配套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铁路用防腐复合坠坨。



背景技术:

坠砣是铁路接触网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下锚补偿装置中,其作用是调整承力索或接触线的补偿张力。铁制坠坨存在成本高、防盗难、易丢失等问题难以克服;混凝土材质制作的坠砣,由于混凝土坠坨(砂石、水泥组成)体积大,存在易破碎的问题,并且在酸、碱、潮湿、高温等环境下,现有混凝土坠坨容易出现龟裂、掉渣、腐蚀等问题,对铁路接触线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混凝土坠砣和铁制坠坨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钢筋骨架、氧化铁粉料、水泥、胶粉和纤维复合制成坠砣本体,并在外侧涂覆环氧封闭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和丙烯酸聚氨酯面漆三层防腐涂层,制得的成品强度大,且在使用中有效防止了龟裂、掉渣、腐蚀等问题的发生,延长了使用寿命,还能起到美观的效果,并能有效保证铁路接触线正常运行的新型铁路用防腐复合坠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铁路用防腐复合坠坨,其特征在于坠坨本体由钢筋骨架、氧化铁粉料、水泥、胶粉和纤维复合制成,在坠坨本体的中部到外侧端有开口,在坠坨本体的中部左右两端各有由上至下分布的通孔,每个坠坨本体的下端有内凹的凹槽,每个坠坨本体的上端有外凸的固定块,凹槽的形状和固定块的形状一致,凹槽的体积大于固定块的体积,在坠坨本体的外层设置有防腐涂层,由内到外分别是环氧封闭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和丙烯酸聚氨酯面漆,上下两个坠坨本体之间,下端坠坨本体的上部固定块位于上端相邻坠坨本体的下端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骨架和坠坨本体的形状一致,体积小于坠坨本体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铁粉料、水泥、德国瓦克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和聚丙烯腈纤维按不同比例混合,通过水调匀,和钢筋骨架凝结在一起,钢筋骨架位于内侧被包裹。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和固定块的外形满足固定块放在凹槽内前提下,能采用任何形状,坠坨本体能采用任何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略大于固定块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若干只本新型由上至下通过开口插入和铁路接触网调整承力索或接触线连接垂直分布的挂杆上,每上下两个坠坨本体之间,下端坠坨本体的上部固定块位于上端相邻坠坨本体的下端凹槽内,保证坠坨本体之间安装的整齐及牢固,且摩擦力增大,防止坠坨本体之间安装过程中发生滑移,以及后续使用中因各种外力的滑移,使用更加安全。安装中通过穿杆由上至下穿过若干只坠坨本体左右两端的通孔,能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还能防止坠坨本体被偷盗的情况发生。本新型采用多种材料复合成型、强度大,且外层设置有防腐涂层,在使用中有效防止了龟裂、掉渣、腐蚀等问题的发生,延长了使用寿命,还能起到美观的效果,并能有效保证铁路接触线正常运行。基于以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中所示,新型铁路用防腐复合坠坨,坠坨本体由钢筋骨架1、氧化铁粉料、水泥、胶粉和纤维(2)复合制成,在坠坨本体的中部到外侧端有一道开口11,在坠坨本体的中部左右两端各有一个由上至下分布的通孔12,每个坠坨本体的下端有一个内凹的凹槽13,每个坠坨本体的上端有一个外凸的固定块14,凹槽13的形状和固定块14的形状一致,凹槽13的体积略大于固定块14的体积,在坠坨本体的外层设计有防腐涂层,由内到外分别是环氧封闭底漆3、环氧云铁中间漆4和丙烯酸聚氨酯面漆5,上下两个坠坨本体之间,下端坠坨本体的上部固定块14位于上端相邻坠坨本体的下端凹槽13内。

图1、2、3中所示,钢筋骨架1和坠坨本体的形状一致,体积小于坠坨本体的体积。氧化铁粉料、水泥、胶粉和纤维(2)按不同比例混合,通过水调匀,和钢筋骨架1凝结在一起后干燥制得成品,钢筋骨架1位于内侧被包裹,多种材料按不同比例复合成型,可满足现场对不同厚度坠坨的需求。凹槽13和固定块14的外形满足固定块14放在凹槽13内前提下,能采用任何形状(本实施例采用矩形),坠坨本体能采用任何形状(本实施例采用圆形)。凹槽13的深度大于固定块14的高度10mm。环氧封闭底漆3、环氧云铁中间漆4和丙烯酸聚氨酯面漆5涂装工艺如下:将坠坨本体表面清理干净,清理好的表面尽快涂覆环氧封闭底漆3,涂覆间隔一段时间,涂装环氧云铁中间漆4,涂覆后在间隔一段时间,涂装丙烯酸聚氨酯面漆5,涂装间隔时间根据施工环境温度和漆的使用说明书确定。

图1、2、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若干只坠坨本体由上至下通过坠坨本体开口11插入和铁路接触网调整承力索或接触线连接垂直分布的挂杆上,每上下两个坠坨本体之间,下端坠坨本体的上部固定块14位于上端相邻坠坨本体的下端凹槽13内,保证了若干只坠坨本体安装后的整齐及牢固,且若干只坠坨本体之间摩擦力增大,防止坠坨本体安装过程中发生滑移,以及后续使用中因各种外力(比如地震等,或无关人员拉动)的滑移,使用更加安全。安装中通过两只穿杆(金属杆)由上至下穿过若干只坠坨本体左右两端的通孔12,能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还能避免坠坨本体被偷盗的情况发生。本新型采用多种材料复合成型、强度大,且外层设计有防腐涂层,在使用中有效防止了龟裂、掉渣、腐蚀等问题的发生,延长了使用寿命,还能起到美观的效果,并能有效保证铁路接触线正常运行。基于以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新型铁路用防腐复合坠坨,其特征在于坠坨本体由钢筋骨架、氧化铁粉料、水泥、胶粉和纤维复合制成,在坠坨本体的中部到外侧端有开口,在坠坨本体的中部左右两端各有由上至下分布的通孔,每个坠坨本体的下端有内凹的凹槽,每个坠坨本体的上端有外凸的固定块,凹槽的形状和固定块的形状一致,凹槽的体积大于固定块的体积,在坠坨本体的外层设置有防腐涂层,涂层由内到外分别是环氧封闭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和丙烯酸聚氨酯面漆,上下两个坠坨本体之间,下端坠坨本体的上部固定块位于上端相邻坠坨本体的下端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铁路用防腐复合坠坨,其特征在于,钢筋骨架和坠坨本体的形状一致,体积小于坠坨本体的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铁路用防腐复合坠坨,其特征在于,氧化铁粉料、水泥、胶粉和纤维按不同比例混合,通过水调匀,和钢筋骨架凝结在一起,钢筋骨架位于内侧被包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铁路用防腐复合坠坨,其特征在于,凹槽和固定块的外形能采用任何形状,坠坨本体能采用任何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铁路用防腐复合坠坨,其特征在于,凹槽的深度略大于固定块的高度。


技术总结
新型铁路用防腐复合坠坨,其坠坨本体由钢筋骨架、氧化铁粉料、水泥、胶粉和纤维复合制成,坠坨本体的中部到外侧端有开口,在坠坨本体的中部左右两端各有通孔,每个坠坨本体的上端有外凸的凸起,每个坠坨本体的下端有内凹的凹槽,在坠坨本体的外层设置有防腐涂层,由内层到外层分别是环氧封闭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和丙烯酸聚氨酯面漆,下端坠坨本体的凸起嵌入到相邻上端坠坨本体的内凹槽内。本新型采用多种材料复合成型、强度大,且外层设置有防腐涂层,在使用中有效防止了龟裂、掉渣、腐蚀等问题的发生,延长了使用寿命,还能起到美观的效果,并能有效保证铁路接触线正常运行。基于以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冉惟可;贺毅;肖琨;王志强;李朝阳;杨佳;唐元方;邓云川;阙明;陈科;刘涛;高保;王尧;代文平;阳伍龙;黎仕强;方鸿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5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