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稳固挂车后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9015发布日期:2020-06-20 14:1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稳固挂车后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稳固挂车后杠。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挂车后杠的防撞梁一般采用圆管式或方管式,两种方式主要具有以下缺陷:第一,碰撞时后方车辆与圆管式防撞梁的接触面为线接触,不利于碰撞力的传递,容易扩大事故损失;第二,为了保证强度,方管式防撞梁宽度较大,造成车辆的离去角较小,不便于使用;第三,发生侧部碰撞时,后杠与挂车的连接处受剪切力较大,连接螺栓易发生断裂,从而降低后杠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连接稳固挂车后杠。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稳固挂车后杠,包括两根支撑臂、防撞梁,支撑臂顶部与挂车车架尾部固定连接,支撑臂位于与挂车车架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两根支撑臂均为板状且所在平面竖直设置,两根支撑臂与挂车的行进方向平行,支撑臂顶部向挂车前侧倾斜设置,支撑臂底部与防撞梁固定连接,防撞梁的截面为多边形,多边形位于挂车后侧的边竖直设置且底部设有倒角,支撑臂中部冲有用于加强和减重作用的翻边孔,防撞梁两端均设有橡胶封板。

优选的,每根支撑臂通过四根螺栓与挂车车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支撑臂的后侧和顶部设有起加强作用的翻边。

优选的,防撞梁空心设置,防撞梁的截面为四边形且前侧和后侧均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朝后侧的面为竖直平面,发生碰撞时后方车辆与防撞梁的接触面为面接触,有利于碰撞力的传递,降低了事故损失;防撞梁后侧底部的倒角设置增加了车辆的离去角,使车辆使用更加便捷;加强板的设置增加了支撑臂与挂车车架连接处的厚度,发生侧部碰撞时,支撑臂与挂车的连接处的剪切力承受能力更大,连接更加稳固,避免了连接螺栓发生断裂,从而降低后杠的保护作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中:1-支撑臂;2-防撞梁;3-加强板;4-翻边孔;5-橡胶封板;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连接稳固挂车后杠,包括两根支撑臂1、防撞梁2,支撑臂1顶部与挂车车架尾部固定连接,支撑臂1位于与挂车车架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3,两根支撑臂1均为板状且所在平面竖直设置,两根支撑臂1与挂车的行进方向平行,支撑臂1顶部向挂车前侧倾斜设置,支撑臂1底部与防撞梁2固定连接,防撞梁2的截面为多边形,多边形位于挂车后侧的边竖直设置且底部设有倒角,支撑臂1中部冲有用于加强和减重作用的翻边孔4,防撞梁2两端均设有橡胶封板5。

优选的,每根支撑臂1通过四根螺栓与挂车车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支撑臂1的后侧和顶部设有起加强作用的翻边。

优选的,防撞梁2空心设置,防撞梁2的截面为四边形且前侧和后侧均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2朝后侧的面为竖直平面,发生碰撞时后方车辆与防撞梁2的接触面为面接触,有利于碰撞力的传递,降低了事故损失;防撞梁2后侧底部的倒角设置增加了车辆的离去角,使车辆使用更加便捷,以现有某型号车为例,与现有的方管式后杠相比,离去角由原来的35°增加到39°;加强板3的设置增加了支撑臂1与挂车车架连接处的厚度,发生侧部碰撞时,支撑臂1与挂车的连接处的剪切力承受能力更大,连接更加稳固,避免了连接螺栓发生断裂,从而降低后杠的保护作用的情况。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稳固挂车后杠,包括两根支撑臂(1)、防撞梁(2),其特征在于,支撑臂(1)顶部与挂车车架尾部固定连接,支撑臂(1)位于与挂车车架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3),两根支撑臂(1)均为板状且所在平面竖直设置,两根支撑臂(1)与挂车的行进方向平行,支撑臂(1)顶部向挂车前侧倾斜设置,支撑臂(1)底部与防撞梁(2)固定连接,防撞梁(2)的截面为多边形,多边形位于挂车后侧的边竖直设置且底部设有倒角,支撑臂(1)中部冲有用于加强和减重作用的翻边孔(4),防撞梁(2)两端均设有橡胶封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稳固挂车后杠,其特征在于,每根支撑臂(1)通过四根螺栓与挂车车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稳固挂车后杠,其特征在于,支撑臂(1)的后侧和顶部设有起加强作用的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稳固挂车后杠,其特征在于,防撞梁(2)空心设置,防撞梁(2)的截面为四边形且前侧和后侧均设有倒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连接稳固挂车后杠,包括两根支撑臂、防撞梁,支撑臂位于与挂车车架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防撞梁的截面为多边形,多边形位于挂车后侧的边竖直设置且底部设有倒角,支撑臂中部冲有用于加强和减重作用的翻边孔,防撞梁两端均设有橡胶封板。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朝后侧的面为竖直平面,发生碰撞时后方车辆与防撞梁的接触面为面接触,有利于碰撞力的传递,降低了事故损失;防撞梁后侧底部的倒角设置增加了车辆的离去角,使车辆使用更加便捷;加强板的设置增加了支撑臂与挂车车架连接处的厚度,发生侧部碰撞时,支撑臂与挂车的连接处的剪切力承受能力更大,连接更加稳固,避免了连接螺栓发生断裂,从而降低后杠的保护作用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斌;乔立强;丁金达;曹英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星马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