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2365发布日期:2020-07-07 13:5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中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充电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集中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电动车越来越多,给电动车电池充电成了一个重大的问题,现有一种集成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设有直流电源输出线加长,方便同时给尽可能多的电动车进行充电。

但是现有的集成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其输出线在停车场中以悬挂或环绕在停车场区域无法避免直流输出在线缆上的衰减造成电流损耗,很难控制对电动车的有效充电且存在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集成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其输出线在停车场中以悬挂或环绕在停车场区域无法避免直流输出在线缆上的衰减造成电流损耗,很难控制对电动车的有效充电且存在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中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集中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其结构包括充电箱、顶板、底座,所述充电箱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上方,所述顶板嵌固于充电箱顶部,所述底座置于停车场地面上,所述充电箱内部安装有充电腔。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充电腔设有控制板、开关、充电头、通线管、地线管,所述控制板嵌设于充电腔内部,所述开关安装在控制板表面,所述充电头置于充电腔内,所述通线管通过焊接连接于充电腔内壁,所述地线管置于通线管一侧,所述充电头背部安装有充电装置,所述地线管背面设有散热腔。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定位杆、螺杆、进电管、收线腔、充电线,所述定位杆安装在充电装置两侧,所述螺杆通过间隙连接两个定位杆,所述进电管安装于充电装置底部,所述收线腔置于充电装置四周,所述充电线配合安装于收线腔内部,所述收线腔内部设有拉线腔。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散热腔设有散热机、转轴、风叶,所述散热机嵌设于散热腔内壁,所述转轴置于散热机中心,所述风叶通过焊接连接于转轴四周。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拉线腔设有固定板、拉环,所述固定板嵌固于拉线腔内壁,所述拉环一端通过焊接连接于固定板上且另一端连接于充电线末端。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集中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充电箱上安装的多个充电腔,使得能够同时对多个电动车电池进行充电,且在充电腔上安装有控制板,通过控制板上的开关对充电装置进行控制;

2.本实用新型通过充电装置内的充电线将电输送至充电头,且通过拉动充电线使得充电线伸出,使得在较远出也可以充电,充电都松开充电线,在拉环的拉力下,使得充电线缩回收线腔,从而避免充电线悬挂或环绕导致电流损耗及避免漏电发生火灾;

3.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机上的转轴带动风叶转动,使得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腔排出,避免损坏设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中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箱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箱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充电箱1、顶板2、底座3、充电腔a、控制板a1、开关a2、充电头a3、通线管a4、地线管a5、充电装置b、散热腔c、定位杆b1、螺杆b2、进电管b3、收线腔b4、充电线b5、拉线腔d、散热机c1、转轴c2、风叶c3、固定板d1、拉环d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中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其结构包括充电箱1、顶板2、底座3,所述充电箱1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3上方,所述顶板2嵌固于充电箱1顶部,所述底座3置于停车场地面上,所述充电箱1内部安装有充电腔a。

所述充电腔a设有控制板a1、开关a2、充电头a3、通线管a4、地线管a5,所述控制板a1嵌设于充电腔a内部,所述开关a2安装在控制板a1表面,所述充电头a3置于充电腔a内,所述通线管a4通过焊接连接于充电腔a内壁,所述地线管a5置于通线管a4一侧,所述充电头a3背部安装有充电装置b,所述地线管a5背面设有散热腔c。

所述充电装置b包括定位杆b1、螺杆b2、进电管b3、收线腔b4、充电线b5,所述定位杆b1安装在充电装置b两侧,所述螺杆b2通过间隙连接两个定位杆b1,所述进电管b3安装于充电装置b底部,所述收线腔b4置于充电装置b四周,所述充电线b5配合安装于收线腔b4内部,所述收线腔b4内部设有拉线腔d。

所述散热腔c设有散热机c1、转轴c2、风叶c3,所述散热机c1嵌设于散热腔c内壁,所述转轴c2置于散热机c1中心,所述风叶c3通过焊接连接于转轴c2四周。

所述拉线腔d设有固定板d1、拉环d2,所述固定板d1嵌固于拉线腔d内壁,所述拉环d2一端通过焊接连接于固定板d1上且另一端连接于充电线b5末端。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通过在充电箱1上安装的多个充电腔a,使得能够同时对多个电动车电池进行充电,且在充电腔a上安装有控制板a1,通过控制板a1上的开关a2对充电装置b进行控制,通过充电装置b内的充电线b5将电输送至充电头,且通过拉动充电线b5使得充电线b5伸出,使得在较远出也可以充电,充电都松开充电线b5,在拉环d2的拉力下,使得充电线b5缩回收线腔b4,从而避免充电线b5悬挂或环绕导致电流损耗及避免漏电发生火灾,通过散热机c1上的转轴c2带动风叶c3转动,使得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腔c排出,避免损坏设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集中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其结构包括充电箱(1)、顶板(2)、底座(3),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箱(1)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3)上方,所述顶板(2)嵌固于充电箱(1)顶部,所述底座(3)置于停车场地面上,所述充电箱(1)内部安装有充电腔(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腔(a)设有控制板(a1)、开关(a2)、充电头(a3)、通线管(a4)、地线管(a5),所述控制板(a1)嵌设于充电腔(a)内部,所述开关(a2)安装在控制板(a1)表面,所述充电头(a3)置于充电腔(a)内,所述通线管(a4)通过焊接连接于充电腔(a)内壁,所述地线管(a5)置于通线管(a4)一侧,所述充电头(a3)背部安装有充电装置(b),所述地线管(a5)背面设有散热腔(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中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b)包括定位杆(b1)、螺杆(b2)、进电管(b3)、收线腔(b4)、充电线(b5),所述定位杆(b1)安装在充电装置(b)两侧,所述螺杆(b2)通过间隙连接两个定位杆(b1),所述进电管(b3)安装于充电装置(b)底部,所述收线腔(b4)置于充电装置(b)四周,所述充电线(b5)配合安装于收线腔(b4)内部,所述收线腔(b4)内部设有拉线腔(d)。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中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c)设有散热机(c1)、转轴(c2)、风叶(c3),所述散热机(c1)嵌设于散热腔(c)内壁,所述转轴(c2)置于散热机(c1)中心,所述风叶(c3)通过焊接连接于转轴(c2)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中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腔(d)设有固定板(d1)、拉环(d2),所述固定板(d1)嵌固于拉线腔(d)内壁,所述拉环(d2)一端通过焊接连接于固定板(d1)上且另一端连接于充电线(b5)末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中式电动车电池充电器,其结构包括充电箱、顶板、底座,充电箱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上方,顶板嵌固于充电箱顶部,底座置于停车场地面上,充电箱内部安装有充电腔,充电腔设有控制板、开关、充电头、通线管、地线管,散热腔置于地线管背面,充电装置设有定位杆、螺杆、进电管、收线腔、充电线,收线腔包括拉线腔,散热腔设有散热机、转轴、风叶,拉线腔设有固定板、拉环,通过充电装置内的充电线将电输送至充电头,且通过拉动充电线使得充电线伸出,使得在较远出也可以充电,充电都松开充电线,在拉环的拉力下,使得充电线缩回收线腔,从而避免充电线悬挂或环绕导致电流损耗及避免漏电发生火灾。

技术研发人员:郑连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风火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