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军用车辆内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2710发布日期:2020-09-08 13:4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军用车辆内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内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于一种军用车辆内饰。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军用车辆由于其工艺特殊性,车身多为焊接成型,误差较大且不易控制。内饰安装时多为简单对接方式,用于军用车辆时存在以下缺点:

(1)对偏差源敏感,内饰装配时,一旦车身偏差较大,容易导致内饰翘曲、内饰间隙或内饰面差过大,往往出现外观不良的问题;

(2)空间适应性差,没有调整的余地,对内饰的装配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生产效率低;

(3)增加美缝用装饰条的话,往往出现可靠性差或拆卸繁琐、复装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军用车辆内饰,使得内饰安装操作简单、可调整性大,能够修正装配偏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军用车辆内饰,所述内饰由两块以上内饰件搭接而成,上层内饰件搭接处设置高度调节台,所述高度调节台用于调节上、下层内饰件外露表面的高度差,下层内饰件搭接处设置与高度调节台配合的搭接结构,所述搭接结构适应车身内表面的形状变化,所述上层内饰件覆盖下层内饰件的部分搭接面。

进一步地,若车身内表面为水平面,则搭接后上、下层内饰外露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下层内饰件的搭接结构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开口朝外,水平部分竖直向内侧延伸,竖直部分表面为与所述凸起配合的搭接面。

进一步地,若车身内表面形状变化时,则搭接后上、下层内饰外露表面位于不同平面,所述下层内饰件的搭接结构为沿自身所在平面延伸的水平结构,所述水平结构表面为与所述凸起配合的搭接面。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位于上层内饰件的边缘。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内饰采用两块以上内饰件搭接而成,搭接处形成的搭接面具有较好的尺寸偏差吸收特性,上层内饰件高度调节台的表面为调整面,预留余量,根据过盈或间隙的安装情况可在装配时通过修配的方式调整上、下层内饰件外露表面的高度差,消除与车身垂直方向偏差;同时,可通过调整上、下层内饰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即调整上层内饰件覆盖下层内饰件的部分搭接面的面积大小,消除与车身平行方向偏差,能够实现内饰间隙的各个方向调整,解决车身偏差大的难题;空间适应性强,降低了内饰结构设计的局限性,可适应于各种内饰造型,为车辆的内部造型和设备布局提供了便利;

其次内饰件之间的搭接配合简单,降低了生产、装配难度,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内饰安装、拆卸简单便利,车辆维修性能好。

2、针对车身内表面形状变化的情况,搭接后上、下层内饰外露表面位于不同平面,本实用新型除了通过调整上层内饰件覆盖下层内饰件的部分搭接面的面积大小来消除与车身平行方向偏差,还可以通过修配下层内饰件搭接结构的外形轮廓,消除与车身平行方向偏差、内饰的外形偏差和定位偏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式搭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式搭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身,2-下层内饰件,3-上层内饰件,a面-调整面a,b面-调整面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军用车辆内饰,由两块以上内饰件搭接而成,上层内饰件3覆盖下层内饰件2。

如图1所示,车身内表面为水平面,搭接后上、下层内饰外露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为平面式搭接,上层内饰件3的搭接结构为边缘处设置的凸起,即高度调节台,凸起预留余量,用于调节上、下层内饰件外露表面的高度差。下层内饰件2的搭接结构为l型结构,l型结构开口朝外,水平部分竖直向内侧延伸,竖直部分位于内侧,表面为与凸起配合的搭接面。上层内饰件3覆盖下层内饰件2的部分搭接面,上层内饰件3的凸起与下层内饰件2竖直部分表面粘接,覆盖下层内饰件2的部分搭接面。

凸起表面a面为调整面a,可根据过盈或间隙的安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配调整,能够保证内饰间的面差符合要求,而且调整面a为非外露表面,修配后外观质量容易保证。其次,下层内饰件2和上层内饰件3水平方向的间隙可根据安装情况自由调整,只要上层内饰件3凸起边缘不超出下层内饰件2竖直部分表面,即可确保车身1被内饰有效覆盖,能够实现内饰间隙的各个方向调整,适用于简单分型线内饰的安装方式。

如图2所示,车身内表面形状变化时,搭接后上、下层内饰外露表面位于不同平面,为立体式搭接,上层内饰件3的搭接结构为边缘处设置的凸起,即高度调节台,凸起预留余量,用于调节上、下层内饰件外露表面的高度差。下层内饰件2的搭接结构为沿自身所在平面延伸的水平结构,该水平结构表面为与凸起配合的搭接面。上层内饰件3的凸起与下层内饰件2水平结构表面粘接,覆盖下层内饰件2的部分搭接面。

下层内饰件2的端面b面为调整面b,即水平结构的端面,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意修配,消除与车身1平行方向偏差、内饰的外形偏差和定位偏差。其次,通过调整上层内饰件3覆盖下层内饰件2的部分搭接面的面积大小来消除与车身1平行方向偏差,即调整凸起表面粘接在下层内饰件2水平结构表面的位置,能够实现内饰间隙的各个方向调整,适用于复杂分型线内饰的安装方式。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军用车辆内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由两块以上内饰件搭接而成,上层内饰件搭接处设置高度调节台,所述高度调节台用于调节上、下层内饰件外露表面的高度差,下层内饰件搭接处设置与高度调节台配合的搭接结构,所述搭接结构适应车身内表面的形状变化,所述上层内饰件覆盖下层内饰件的部分搭接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车辆内饰,其特征在于,若车身内表面为水平面,则搭接后上、下层内饰外露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下层内饰件的搭接结构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开口朝外,水平部分竖直向内侧延伸,竖直部分表面为与所述高度调节台配合的搭接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车辆内饰,其特征在于,若车身内表面形状变化时,则搭接后上、下层内饰外露表面位于不同平面,所述下层内饰件的搭接结构为沿自身所在平面延伸的水平结构,所述水平结构表面为与所述高度调节台配合的搭接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车辆内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台位于上层内饰件的边缘。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军用车辆内饰,由两块以上内饰件搭接而成,上层内饰件搭接处设置高度调节台,所述高度调节台用于调节上、下层内饰件外露表面的高度差,下层内饰件搭接处设置与高度调节台配合的搭接结构,所述搭接结构适应车身内表面的形状变化,所述上层内饰件覆盖下层内饰件的部分搭接面。本实用新型使得内饰安装操作简单、可调整性大,能够修正装配偏差。

技术研发人员:陈跃;杨帅;汪兴峰;高东鹏;程艾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方长龙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4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