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防溺水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2818发布日期:2020-07-07 13:5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智能防溺水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防溺水座椅。



背景技术:

现在生活中车、船等载具小概率会发生涉水、倾覆等事故,使乘客处于危险中,即便乘客提前穿着救生衣,也不能避免载具因碰撞、倾覆等因素稳定身体坐姿,目前普通座椅无法满足在载具发生涉水事故时,对乘客进行保障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安全的智能防溺水座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防溺水座椅;

包括座椅架、座椅套、救生衣、锁止组件和液位控制电路;

座椅套套装在座椅架外侧,锁止组件包括壳体、管状直线电机和锁杆,壳体固定连接在座椅架上,壳体侧壁开供锁杆进入的锁孔,锁杆侧壁开有与管状直线电机的滑块动子配合的定位槽,管状直线电机固定在壳体内,管状直线电机的滑块动子的移动轨迹与锁杆的径向方向一致,锁杆一端从壳体的锁孔内伸入壳体内,并且锁杆的定位槽与管状直线电机的滑块动子配合,锁杆另一端贯穿座椅套与救生衣固定;

液位控制电路包括液位传感器和通用液位控制器,通用液位控制器外接电源,液位传感器安装在座椅架下部,液位传感器发送信号至通用液位控制器,通用液位控制器与管状直线电机连接,通用液位控制器控制管状直线电机的滑块动子移动。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乘客将救生衣穿在身上,发生涉水事故时,救生衣相当于安全座椅,防止乘客由于事故的巨大惯性脱离座椅位置,发生涉水事故后,水进入载具内,液位传感器触发,通用液位控制器控制管状直线电机的滑块动子移动,管状直线电机的滑块动子脱离锁杆的定位槽,锁杆可以脱离壳体,乘客可以穿着救生衣自由移动,减少乘客因不会游泳发生溺水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提升乘客的安全性。

本智能防溺水座椅的座椅套的靠背处设有收纳救生衣的隔层,隔层上设有拉链;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隔层用于救生衣收纳,在不使用时救生衣放置在隔层中,不影响座椅的美观。

本智能防溺水座椅的锁杆端部通过拉环与救生衣背部固定;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拉环更方便锁杆与救生衣之间连接。

本智能防溺水座椅的液位传感器为电极式液位计;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即便乘客在无意中将水洒落在本智能防溺水座椅周围,也只能与电极式液位计的下限电极接触,只有真正发生涉水事故时,水位同时触发电极式液位计的上限电极和下限电极,避免日常使用中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智能防溺水座椅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是本智能防溺水座椅实施例一座椅架、锁止组件和液位控制电路的主视图。

图3是本智能防溺水座椅实施例一救生衣、锁止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智能防溺水座椅实施例一液位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5是本智能防溺水座椅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4所示

本智能防溺水座椅包括座椅架1、座椅套2、救生衣4、锁止组件和液位控制电路。

座椅架1为金属框架结构,座椅套2套装在座椅架1外侧,座椅套2为海绵、皮质等复合软套,座椅套2的靠背处设有收纳救生衣4的隔层21,隔层21上设有拉链22。

锁止组件包括壳体31、管状直线电机32和锁杆33,壳体31固定连接在座椅架1上,壳体31侧壁开供锁杆33进入的锁孔31a,锁杆33侧壁开有与管状直线电机32的滑块动子32a配合的定位槽33a,管状直线电机32固定在壳体31内,管状直线电机32的滑块动子32a移动轨迹经过锁杆33的定位槽33a,管状直线电机32的滑块动子32a的移动轨迹与锁杆33的径向方向一致,锁杆33一端从壳体31的锁孔31a内伸入壳体31内,并且锁杆33的定位槽33a与管状直线电机32的滑块动子32a配合,锁杆33另一端贯穿座椅套2,此锁杆33的端部通过拉环34与救生衣4背部固定;

液位控制电路包括电极式液位计52和通用液位控制器51,通用液位控制器51也放置在锁止组件的壳体31内,通用液位控制器51通过交流接触器53外接电源,电极式液位计52设置在座椅架1下部,通用液位控制器51与管状直线电机32连接,通用液位控制器51控制管状直线电机32的滑块动子32a移动,电极式液位计52具有上限电极52a和下限电极52b。

使用时,先将救生衣4从座椅套2的隔层21中取出,乘客将救生衣4穿在身上,发生涉水事故时,救生衣4相当于安全座椅,防止乘客由于事故的巨大惯性脱离座椅位置,发生涉水事故后,水进入载具内,电极式液位计52触发,通用液位控制器51控制管状直线电机32的滑块动子32a移动,管状直线电机32的滑块动子32a脱离锁杆33的定位槽33a,锁杆33可以脱离壳体31,乘客可以穿着救生衣4自由移动,减少乘客因不会游泳发生溺水事故。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隔层21’上设有与座椅套2’配合的暗扣23’,其他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一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防溺水座椅,其特征为:

包括座椅架、座椅套、救生衣、锁止组件和液位控制电路;

座椅套套装在座椅架外侧,锁止组件包括壳体、管状直线电机和锁杆,壳体固定连接在座椅架上,壳体侧壁开供锁杆进入的锁孔,锁杆侧壁开有与管状直线电机的滑块动子配合的定位槽,管状直线电机固定在壳体内,管状直线电机的滑块动子的移动轨迹与锁杆的径向方向一致,锁杆一端从壳体的锁孔内伸入壳体内,并且锁杆的定位槽与管状直线电机的滑块动子配合,锁杆另一端贯穿座椅套与救生衣固定;

液位控制电路包括液位传感器和通用液位控制器,通用液位控制器外接电源,液位传感器安装在座椅架下部,液位传感器发送信号至通用液位控制器,通用液位控制器与管状直线电机连接,通用液位控制器控制管状直线电机的滑块动子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溺水座椅,其特征是:

所述座椅套的靠背处设有收纳救生衣的隔层,隔层上设有拉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溺水座椅,其特征是:

所述锁杆端部通过拉环与救生衣背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溺水座椅,其特征是:

所述液位传感器为电极式液位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智能防溺水座椅;包括座椅架、座椅套、救生衣、锁止组件和液位控制电路;座椅套套装在座椅架外侧,锁止组件的壳体固定连接在座椅架上,壳体侧壁开供锁杆进入的锁孔,锁杆侧壁开有与管状直线电机的滑块动子配合的定位槽,管状直线电机固定在壳体内,锁杆一端从壳体的锁孔内伸入壳体内,锁杆另一端贯穿座椅套与救生衣固定;液位控制电路包括液位传感器和通用液位控制器,通用液位控制器外接电源,液位传感器安装在座椅架下部,液位传感器发送信号至通用液位控制器,通用液位控制器与管状直线电机连接,通用液位控制器控制管状直线电机的滑块动子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提升乘客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慧宝
技术研发日:2019.11.08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