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2127发布日期:2020-11-03 23:2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



背景技术:

汽车悬挂系统中,一般采用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进行减振缓冲、传递载荷。汽车悬挂控制臂的各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球头总成和衬套总成,其部件的结构合理性决定着汽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现有的球头总成中,球壳内壁一般采用圆形设计,对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的要求高,制造难度大,从而影响球头总成的力矩性能,另外防尘罩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跟着球头销的摆动而容易出现下滑,使得外界环境中的泥沙及尘土很容易进入球头销底部的球头上,出现球头松旷、发卡、异响或转向沉重失效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加工精度要求的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保证其球头力矩,同时还起到保护球头、限制防尘罩下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包括倒v型本体、球头总成、衬套总成,所述球头总成包括带开口的球壳、球座、球头销、压盖、防尘罩,球座设置在球壳内,球头销可转动设置在球座内并自开口处伸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壳的内腔包括自开口向底端方向依次连接的直筒段和锥形筒段,所述锥形筒段的直径自开口向底端方向逐渐缩小且锥形筒段的母线与锥形筒段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45度,所述球座外壁形状与球壳内腔相吻合;

所述球头销包括球头部、颈部和杆部,所述颈部呈倒圆台状且其高度位于球座开口处,颈部外侧套设有一个倒锥形筒状的限位套,所述防尘罩与球头销的连接端位于限位套上方;

上述结构中,球壳的90度锥度式设计可弥补各配件因加工精度不足及配合问题,保证了球头总成力矩要求;且颈部增加限位套结构,既能保护球头销与球壳直接撞击,又能防止防尘罩掉入球头销颈部,避免外界尘土进入球头部位干扰其运转。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中,所述衬套总成包括内管、外管和设于两者之间的橡胶衬套,所述橡胶衬套为两组且在内管、外管的空隙的轴向两端上对称设置;所述橡胶衬套包括在径向上内外依次套设的衬套挡盖、衬套内管、橡胶体,橡胶体位于衬套内管与外管之间且与衬套内管硫化成一体,所述衬套内管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一条轴向延伸的涨缩缝,所述衬套挡盖滑动配合于内管与衬套内管之间。衬套总成具有优良的减震缓冲作用,采用两组橡胶衬套的组合式设计,制造精度高,安装便利,结构耐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中,所述衬套内管、衬套挡盖均采用增强尼龙和玻纤30%注塑成型,提高衬套的耐久性要求及使用要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中,所述限位套采用聚氨酯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中所述防尘罩一端套设在球头销的杆部且其外侧箍设有单圈圆卡圈,防尘罩的另一端固定在球壳上且外侧箍设有双圈扁卡圈,保证防尘罩两端的连接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球壳根据力学原理采用90度锥度式设计,可弥补各配件因加工精度不足及配合问题,与传统的圆形结构相比,既保证了球头总成力矩要求,又缩短了产品的加工精度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2、球头销颈部增加聚氨酯注塑成型的限位套结构,既能保护球头销与球壳直接撞击,又能防止防尘罩掉入球头销颈部。

3、衬套总成具有优良的减震缓冲作用,衬套内管基于弹性涨套设计原理采用开口式结构,避免因配合衬套硫化时热胀冷缩因素造成尺寸变化;衬套内管采用增强尼龙+玻纤30%注塑成型,衬套挡盖的滑配设计有效提高了衬套的耐久性要求及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球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衬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衬套内管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包括倒v型本体1、球头总成2、衬套总成3,所述球头总成2包括带开口的球壳201、球座202、球头销、压盖、防尘罩208,球座202设置在球壳201内,球头销可转动设置在球座202内并自开口处伸出。

所述球壳201的内腔包括自开口向底端方向依次连接的直筒段206和锥形筒段207,所述锥形筒段207的直径自开口向底端方向逐渐缩小且锥形筒段207的母线与锥形筒段207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45度,所述球座202外壁形状与球壳201内腔相吻合。

所述球头销包括球头部203、颈部204和杆部205,所述颈部204呈倒圆台状且其高度位于球座202开口处,颈部204外侧套设有一个倒锥形筒状的限位套209,所述防尘罩208与球头销的连接端位于限位套209上方;所述限位套209采用采用聚氨酯注塑成型。所述防尘罩208一端套设在球头销的杆部205且其外侧箍设有单圈圆卡圈210,防尘罩的208另一端固定在球壳201上且外侧箍设有双圈扁卡圈211。

参照图3,所述衬套总成3包括内管301、外管302和设于两者之间的橡胶衬套。所述橡胶衬套为两组且在内管301、外管302的空隙的轴向两端上对称设置;所述橡胶衬套包括在径向上内外依次套设的衬套挡盖303、衬套内管304、橡胶体305,所述衬套内管304、衬套挡盖303均采用增强尼龙和玻纤30%注塑成型。橡胶体305位于衬套内管304与外管302之间且与衬套内管304硫化成一体,结合图4,所述衬套内管304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一条轴向延伸的涨缩缝306,所述衬套挡盖303滑动配合于内管301与衬套内管304之间。所述橡胶体305径向向外延伸出一翻沿307,所述翻沿307抵压在外管的端部上。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但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包括倒v型本体、球头总成、衬套总成,所述球头总成包括带开口的球壳、球座、球头销、压盖、防尘罩,球座设置在球壳内,球头销可转动设置在球座内并自开口处伸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壳的内腔包括自开口向底端方向依次连接的直筒段和锥形筒段,所述锥形筒段的直径自开口向底端方向逐渐缩小且锥形筒段的母线与锥形筒段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45度,所述球座外壁形状与球壳内腔相吻合;

所述球头销包括球头部、颈部和杆部,所述颈部呈倒圆台状且其高度位于球座开口处,颈部外侧套设有一个倒锥形筒状的限位套,所述防尘罩与球头销的连接端位于限位套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总成包括内管、外管和设于两者之间的橡胶衬套,所述橡胶衬套为两组且在内管、外管的空隙的轴向两端上对称设置;所述橡胶衬套包括在径向上内外依次套设的衬套挡盖、衬套内管、橡胶体,橡胶体位于衬套内管与外管之间且与衬套内管硫化成一体,所述衬套内管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一条轴向延伸的涨缩缝,所述衬套挡盖滑动配合于内管与衬套内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采用聚氨酯注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一端套设在球头销的杆部且其外侧箍设有单圈圆卡圈,防尘罩的另一端固定在球壳上且外侧箍设有双圈扁卡圈。

5.根据权利要求2的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体径向向外延伸出一翻沿,所述翻沿抵压在外管的端部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刚度减振式悬挂控制臂,包括倒V型本体、球头总成、衬套总成,所述球头总成包括带开口的球壳、球座、球头销、压盖、防尘罩,球座设置在球壳内,球头销可转动设置在球座内并自开口处伸出,球壳内腔包括自开口向底端方向依次连接的直筒段和锥形筒段,锥形筒段的直径自开口向底端方向逐渐缩小且锥形筒段的母线与锥形筒段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45度,球座外壁形状与球壳内腔相吻合;球头销包括球头部、颈部和杆部,所述颈部呈倒圆台状且其高度位于球座开口处,颈部外侧套设有一个倒锥形筒状的限位套,防尘罩与球头销的连接端位于限位套上方。本结构加工精度要求低,耐久度好。

技术研发人员:陈守福;陈守明;陈小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利福德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