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8378发布日期:2020-09-23 00:4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充电桩(交流充电桩)行业,大功率充电,热量很高,需要快速散热。目前充电桩大多塑胶外壳(导热系数低)导热效果不好,而且考虑使用环境户外居多,需要防水功能,桩体封闭环境,无法使用风扇散热(空气对流散热)。

目前交流充电桩塑胶外壳,导热系数低,散热效果不明显,户外使用时,增加散热铝板(安装形式),采用安装铝板的形式散热,会有漏水风险,并且多一个零件的安装,会增加公司的组装成本和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以解决塑胶外壳散热慢和分离铝板安装费时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包括:

塑胶外壳,所述塑胶外壳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发热元器件的空腔,所述塑胶外壳背部形成凹陷区,所述空腔与所述凹陷区的位置对应;

金属散热板,所述凹陷区的底部至少一部分为所述金属散热板,所述金属散热板的内侧表面安装有导热垫并相互贴合,所述导热垫上安装所述发热元器件,所述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所述导热垫和金属散热板导至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垫可拆卸地安装在金属散热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属散热板为金属铝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陷区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属散热板与所述塑胶外壳一体注塑成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陷区的底部开设安装口,所述金属散热板卡扣到所述安装口内与所述塑胶外壳形成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金属散热板与塑胶外壳一体成型,金属散热板相对于塑胶外壳具有更好的导热和散热的性能,因此将塑胶外壳的一部分制作为金属散热板,并利用金属散热板进行散热,可以大大提高充电桩的散热效果;

2、塑胶外壳背部形成有凹陷区,凹陷区的位置与空腔对应,且凹陷区的底部至少一部分制作为上述的金属散热板,凹陷区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口,这样在充电桩安装到墙面上之后,凹陷区会形成一个散热区,该区域内的热空气可以通过通风口与外界的大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保证金属散热板导出的热量能够通过空气的冷热交换带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散热板;2、塑胶外壳;3、发热元器件;4、导热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桩散热结构包括金属散热板1与塑胶外壳2,金属散热板1形成为塑胶外壳2的一部分,其中,塑胶外壳2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发热元器件3的空腔且空腔与金属散热板1对应,金属散热板1的内侧表面安装有导热垫4并相互贴合,导热垫4上安装发热元器件3,发热元器件3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导热垫4和金属散热板1导至外部以实现散热。

众所周知,金属散热板1相对于塑胶外壳2具有更好的导热和散热的性能,因此将塑胶外壳2的一部分制作为金属散热板1,并利用金属散热板1进行散热,可以大大提高充电桩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散热效果,塑胶外壳2背部形成有凹陷区,凹陷区的位置与空腔对应,且凹陷区的底部至少一部分制作为上述的金属散热板1,优选的,凹陷区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口,这样在充电桩安装到墙面上之后,凹陷区会形成一个散热区,该区域内的热空气可以通过通风口与外界的大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保证金属散热板1导出的热量能够通过空气的冷热交换带走。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金属散热板1为金属铝板,金属铝板易加工、轻薄且散热性能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导热垫4可拆卸地安装在金属散热板1上,例如在金属散热板上1一体铸造形成定位凸起,导热垫4上设置对应的定位孔,导热垫4的定位孔扣合于对应的定位凸起,优选的,定位凸起的端部具有限位用的弹性凸缘,避免导热垫4扣合后脱离。

本实施例中的发热元器件3以pcb元器件为主,发热元器件3首先安装在导热垫4上,再通过导热垫4整体安装在金属散热板1上,导热垫4可以选用不同导热系数的材料,这样不需要更换金属散热板1即可以满足不同发热元器件3的导热需求,并且可快速拆换。优选的,导热垫4优选为导热硅胶垫xk-p20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金属散热板1与塑胶外壳2一体注塑成形,具体地,先将金属散热板1铸造成形,然后将成形后的金属散热板1与塑胶外壳2一体注塑成形,使得金属散热板1与塑胶外壳2形成一体式结构,一方面不需要通过螺钉和密封件进行安装,减少了充电桩的安装步骤,另一方面降低了充电桩金属散热板1与塑胶外壳2连接部分漏水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凹陷区的底部开设安装口,金属散热板1卡扣到安装口内与塑胶外壳2形成一体结构,该结构有利于更换不同材质的金属散热板1。或者,在塑胶壳体2注塑时在安装口的边缘形成两条相互平行的卡槽,金属散热板1卡入卡槽中,这样拆装更便捷。

以上仅为

本技术:
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塑胶外壳(2),所述塑胶外壳(2)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发热元器件(3)的空腔,所述塑胶外壳(2)背部形成凹陷区,所述空腔与所述凹陷区的位置对应;

金属散热板(1),所述凹陷区的底部至少一部分为所述金属散热板(1),所述金属散热板(1)的内侧表面安装有导热垫(4)并相互贴合,所述导热垫(4)上安装所述发热元器件(3),所述发热元器件(3)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所述导热垫(4)和金属散热板(1)导至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4)可拆卸地安装在金属散热板(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散热板(1)为金属铝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散热板(1)与所述塑胶外壳(2)一体注塑成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的底部开设安装口,所述金属散热板(1)卡扣到所述安装口内与所述塑胶外壳(2)形成一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包括:塑胶外壳,所述塑胶外壳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发热元器件的空腔,所述塑胶外壳背部形成凹陷区,所述空腔与所述凹陷区的位置对应;金属散热板,所述凹陷区的底部至少一部分为所述金属散热板,所述金属散热板的内侧表面安装有导热垫并相互贴合,所述导热垫上安装所述发热元器件,所述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所述导热垫和金属散热板导至外部;本实用新型金属散热板与塑胶外壳一体成型,金属散热板相对于塑胶外壳具有更好的导热和散热的性能,因此将塑胶外壳的一部分制作为金属散热板,并利用金属散热板进行散热,可以大大提高充电桩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赵启兵;安红磊;仲明龙;王植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万帮德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2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