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行李箱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2322发布日期:2020-09-08 13:44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客车行李箱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尤其涉及一种客车行李舱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率也在快速增长,便捷快速且舒适的城际往返客车,成了人们最好的选择之一。但客车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有许多的问题:大部分旅客会随身携带行李前往目的地,有时候行李舱处于装满状态,但更多的时候客运汽车底部的行李放置区是非常空旷的,导致行李箱在旅途中摇晃影响到行李箱内的物品以及行李箱相互碰撞损坏,以及行李箱放置混乱会影响到站后乘客拿取行李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行李箱固定装置,以防止位于行李舱内的行李箱在旅途中摇晃以及行李箱相互碰撞损坏。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客车行李箱固定装置,该行李箱固定装置位于行李舱内,行李箱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横杠、第二横杠和隔板;第一横杠位于行李舱顶部两侧开口端,第二横杠位于行李舱顶部中间;第一横杠上开设有多个凹槽,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第一横杠和第二横杠穿过该通孔,隔板通过通孔在第一横杠和第二横杠上移动,隔板通过通孔固定在第一横杠凹槽上。

凹槽上开设有锯齿,以对隔板进行固定。

第二横杠为多个。

隔板厚度为2~3mm。

凹槽厚度与隔板厚度相同。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客车行李舱内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行李损坏率,防止行李箱在旅途中摇晃以及行李箱相互碰撞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总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孔与凹槽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客车行李箱固定装置位于行李舱内,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横杠1a,第二横杠1b和隔板2;具体为,在行李舱顶部安装有五根金属横杠,其中靠近行李舱开口端的两根横杠为第一横杠1a,第二横杠1b位于行李舱顶部中间位置;隔板2上开设有通孔2-1,第一横杠和第二横杠穿过该通孔后,多个隔板2通过通孔在第一横杠和第二横杠上滑动。

如图2所示,第一横杠1a上开设有多个方形凹槽1a-1,凹槽底部为锯齿状;隔板通过通孔2-1固定在第一横杠的方形凹槽上。隔板厚度范围为2~3mm,凹槽厚度与隔板厚度相同。使用时,将隔板移动到所需固定的行李箱第一横杠的凹槽即可完成固定。

目前市场上的行李箱尺寸为24寸,即高为64cm,宽为41cm,厚度为23cm;而客车行李舱的尺寸普遍为3m*2m*1m,因此此实施例中的隔板2尺寸为2m*1m,行李箱统一站立侧向摆放。

同时,考虑到部分乘客携带的行李可能是不规则的形状,本实用新型还增设了一个专门固定不规则行李的可推拉活板,高度为30cm,根据不规则的行李长度尺寸不同,进而放置背包、袋装物品,从而避免物品在行李区滑动造成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客车行李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固定装置位于行李舱内,所述行李箱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横杠(1a)、第二横杠(1b)和隔板(2);所述第一横杠位于行李舱顶部两侧开口端,所述第二横杠位于行李舱顶部中间;所述第一横杠上开设有多个凹槽(1a-1),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1),所述第一横杠和第二横杠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隔板通过通孔在第一横杠和第二横杠上移动,所述隔板通过通孔固定在第一横杠的凹槽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行李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部为锯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行李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杠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行李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厚度为2~3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客车行李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厚度与隔板厚度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行李箱固定装置,该行李箱固定装置位于行李舱内,行李箱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横杠、第二横杠和隔板;第一横杠位于行李舱顶部两侧开口端,第二横杠位于行李舱顶部中间;第一横杠上开设有多个方形凹槽,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第一横杠和第二横杠穿过通孔,隔板通过通孔在第一横杠和第二横杠上移动,隔板通过通孔固定在第一横杠凹槽上。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行李区空间利用率,降低了行李损坏率,防止行李箱在旅途中摇晃以及行李箱相互碰撞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清;吴鼎新;杨思佳;冯倩;白明圆;夏晶晶;许兆美;李伯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阴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19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