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散热装置及井下铲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4064发布日期:2020-11-20 09:3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散热装置及井下铲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散热装置及井下铲运车。



背景技术:

地下铲运车作为一种在大型矿山地下采矿工程中装运环节的重要设备,是铲装转运的常用工程车辆,特别是一些采空区的物料转运,铲运车更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地下铲运车的重要部份就是散热系统,散热系统是车辆系统稳定工作的重要保证。

传统水箱散热器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散热部件,在工程车辆中,大多采用柴油发动机驱动,因此热负荷高,设置变矩器油冷却器冷却变矩器油,设置水冷散热器冷却发动机冷却液,设置中冷器冷却增压空气,设置液压油冷却器冷却液压系统。目前市场上这四种装置都是用专门空间布置的,由于井下铲运车上的空间有限,且四种冷却装置的成本高,不能有效改善工程车辆的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式散热装置及井下铲运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中冷器、水冷散热器、变矩器油冷却器、液压油冷却器使用专门空间设置而导致的散热效果差、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集成式散热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中冷器、水冷散热器、变矩器油冷却器、液压油冷却器;

所述中冷器的两侧分别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连通;

所述变矩器油冷却器的左侧设置变矩器油进油口,右侧设置变矩器油出油口,所述变矩器油进油口和变矩器油出油口分别与变矩器热油输出口、变矩器冷却油输入口对应设置;

所述水冷散热器的右上方设置出水口,左下方设置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与发动机热冷却液输出口、发动机冷却液输入口对应设置;

所述液压油冷却器的右上方设置液压油出油口,左下方设置液压油进油口,所述液压油进油口与液压油出油口分别与冷却系统回油管、油箱回油口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变矩器油冷却器的变矩器油进油口上加装油路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油路单向阀与变矩器油出油口分别与冷却系统进油口、变矩器油进油口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冷器设有散热芯体。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散热器设有放水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一种井下铲运车,所述井下铲运车包括上述所述的集成式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散热装置,变矩器油冷却器、水冷散热器、液压油冷却器、中冷器集中设置在一起后,无需再设置专门的装置分别进行冷却,有效地节省了井下铲运车内的空间;发动机风扇吹出的风对四种冷却装置同时进行冷却散热,热风从井下铲运车的排风口排出,散热效果理想,使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集成水箱散热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冷器;2-水冷散热器;3-变矩器油冷却器;4-液压油冷却器;5-进气口;6-出气口;7-出水口;8-进水口;9-放水阀;10-变矩器油出油口;11-变矩器油进油口;12-油路单向阀;13-液压油进油口;14-液压油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集成式散热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中冷器1、水冷散热器2、变矩器油冷却器3、液压油冷却器4;

中冷器1的两侧分别设置进气口5和出气口6,进气口5和出气口6分别与发动机连通;

变矩器油冷却器3的左侧设置变矩器油进油口11,右侧设置变矩器油出油口10,变矩器油进油口11和变矩器油出油口10分别与变矩器热油输出口、变矩器冷却油输入口对应设置;

水冷散热器2的右上方设置出水口7,左下方设置进水口8,进水口8与出水口7分别与发动机热冷却液输出口、发动机冷却液输入口对应设置;

液压油冷却器4的右上方设置液压油出油口14,左下方设置液压油进油口13,液压油进油口13与液压油出油口14分别与冷却系统回油管、油箱回油口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散热装置,变矩器油冷却器3、水冷散热器2、液压油冷却器4、中冷器1集中设置在一起后,无需再设置专门的装置分别进行冷却,有效地节省了井下铲运车内的空间;发动机风扇吹出的风对四种冷却装置同时进行冷却散热,热风从井下铲运车的排风口排出,散热效果理想,使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转。

为了控制变矩器油的输入量,在变矩器油冷却器3的变矩器油进油口11上加装油路单向阀12。

为了控制变矩器油的流向,油路单向阀12与变矩器油出油口10分别与冷却系统进油口、变矩器油进油口11对应设置。

为了实现对发动机的压缩热气体进行冷却散热,中冷器1设有散热芯体。

为了实现将冷却液输送到水冷散热其中,水冷散热器2设有放水阀9。

实施例2

为了节省井下铲运车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铲运车,井下铲运车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集成式散热装置。

工作原理

变矩器热油由变矩器油进油口11输入到变矩器油冷却器3中,通过变矩油冷却器的芯体散热后,冷却的变矩器油由变矩器油出油口10输送到变矩器中。

发动机热冷却液由进水口8输送到水冷散热器2中,通过水冷散热器2后,冷却的冷却液经出水口7输送回发动机。

发动机的压缩热气体由进气口5输入中冷器1,在增压器的压力作用下通过中冷器1的两块散热芯体散热后,压缩冷却气体由出气口6输送到发动机内。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中冷器(1)、水冷散热器(2)、变矩器油冷却器(3)、液压油冷却器(4);

所述中冷器(1)的两侧分别设置进气口(5)和出气口(6),所述进气口(5)和出气口(6)分别与发动机连通;

所述变矩器油冷却器(3)的左侧设置变矩器油进油口(11),右侧设置变矩器油出油口(10),所述变矩器油进油口(11)和变矩器油出油口(10)分别与变矩器热油输出口、变矩器冷却油输入口对应设置;

所述水冷散热器(2)的右上方设置出水口(7),左下方设置进水口(8),所述进水口(8)与出水口(7)分别与发动机热冷却液输出口、发动机冷却液输入口对应设置;

所述液压油冷却器(4)的右上方设置液压油出油口(14),左下方设置液压油进油口(13),所述液压油进油口(13)与液压油出油口(14)分别与冷却系统回油管、油箱回油口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矩器油冷却器(3)的变矩器油进油口(11)上加装油路单向阀(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单向阀(12)与变矩器油出油口(10)分别与冷却系统进油口、变矩器油进油口(11)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1)设有散热芯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散热器(2)设有放水阀(9)。

6.一种井下铲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铲运车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散热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散热装置及井下铲运车,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中冷器、水冷散热器、变矩器油冷却器、液压油冷却器;所述中冷器的两侧分别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连通;所述变矩器油冷却器的左侧设置变矩器油进油口,右侧设置变矩器油出油口,所述变矩器油进油口和变矩器油出油口分别与变矩器热油输出口、变矩器冷却油输入口对应设置;所述水冷散热器的右上方设置出水口,左下方设置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与发动机热冷却液输出口、发动机冷却液输入口对应设置;所述液压油冷却器的右上方设置液压油出油口,左下方设置液压油进油口;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效果良好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川;孙国敏;徐延枫;张玉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戈特(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7
技术公布日:2020.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