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箍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2832发布日期:2020-09-25 18:2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箍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卡箍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悬架侧倾卡箍总成用于固定悬架侧倾杆总成,一般卡箍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设置防错装置,因此导致安装时间较长,且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安装错误的情况,最终导致侧倾杆安装不到位,影响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箍总成及汽车,现有的卡箍总成在固定悬架侧倾杆总成时,安装时间较长,且容易出现安装错误,从而导致侧倾杆安装不到位,影响使用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卡箍总成,包括:

卡箍本体和固定支架;

其中,所述卡箍本体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卡箍本体的下端设有挂钩结构;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设有凸起结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挂钩结构的圆弧状凹部结构。

其中,所述卡箍本体与所述固定支架通过螺栓连接。

其中,所述卡箍本体的上部开设有长方孔,下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长方孔和所述圆孔分别对应的安装孔。

其中,所述卡箍本体与所述固定支架的材质为金属。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卡箍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利用在所述卡箍总成的固定支架上设置防错结构的形式,有效的解决了装配中安装错误的问题,提高了安装效率的同时保障了车辆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箍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箍总成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卡箍本体;2-挂钩结构;3-长方孔;4-圆孔;5-侧倾杆总成;6-固定支架;7-安装孔;8-圆弧状凹部结构;9-凸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一种卡箍总成,包括如图1所示的卡箍本体1和如图2所示的固定支架6,其中,所述卡箍本体1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6上,所述卡箍本体1的下端设有挂钩结构2;所述固定支架6的上端设有凸起结构9,作为防止所述挂钩结构2装错的防错结构,所述固定支架6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挂钩结构2的圆弧状凹部结构8。

如图3所示,所述卡箍本体1与所述固定支架6通过螺栓连接。

其中,所述卡箍本体1的上部开设有长方孔3,下部开设有圆孔4;所述固定支架6上开设有与所述长方孔3和所述圆孔4分别对应的安装孔7。所述卡箍本体1和所述固定支架6通过所述长方孔3以及圆孔4和所述安装孔7配合安装而成。在安装过程中,应将所述挂钩结构2安装在所述圆弧状凹部结构8中;如果上下颠倒安装,将所述挂钩结构2安装在所述凸起结构9上,此时所述长方孔3以及圆孔4将和所述安装孔7错开,导致无法安装。

其中,所述卡箍本体1与所述固定支架6的材质为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卡箍总成。

上述方案,利用在所述卡箍总成的固定支架上设置防错结构的形式,有效的解决了装配中安装错误的问题,提高了安装效率的同时保障了车辆的使用性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卡箍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箍本体和固定支架;

其中,所述卡箍本体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卡箍本体的下端设有挂钩结构;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设有凸起结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挂钩结构的圆弧状凹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本体与所述固定支架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本体的上部开设有长方孔,下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长方孔和所述圆孔分别对应的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本体与所述固定支架的材质为金属。

5.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卡箍总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卡箍总成及汽车,所述卡箍总成,包括:卡箍本体和固定支架;其中,所述卡箍本体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卡箍本体的下端设有挂钩结构;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设有凸起结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挂钩结构的圆弧状凹部结构。上述方案,利用在所述卡箍总成的固定支架上设置防错结构的形式,有效的解决了装配中安装错误的问题,提高了安装效率的同时保障了车辆的使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于慧;王炜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1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