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2116发布日期:2020-11-03 23:2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汽车产业不断进步,市场上所使用的零件转运小车前牵引都是固定很普通机构,需要解锁时需要两个及以上的动作同时进行,才可解锁,加工制造安装繁琐;现有牵引活动臂容易由直立状态受外力旋转至非直立状态,极大影响使用,同时带来安全隐患,使用噪音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包括牵引底座板、牵引活动臂、锁块和解除踏板,所述牵引底座板固定在转运小车前横梁上,所述牵引活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牵引底座板上,牵引活动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牵引环,所述锁块通过螺丝和小扭簧与牵引底座板连接,所述解除踏板与牵引底座板、牵引活动臂由一根长销轴连接,解除踏板与牵引底座板由大扭簧连接配合,所述牵引活动臂通过锁块与牵引底座板上的凹槽配合达到竖直锁定状态,并通过解除踏板带动锁块围绕螺钉转动,直至离开凹槽,达到非锁紧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锁块上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解除踏板的一端具有拨叉,锁块的一侧具有凸轮,解除踏板转动带动拨叉拨动凸轮,进而实现锁块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活动臂主要由旋转板、牵引环、d型管材组焊而成,所述旋转板与牵引底座板转动连接,所述牵引底座板设为两组,分别位于旋转板底部两侧,所述锁块和解除踏板位于旋转板的一侧,d型管材与旋转板围城等腰三角形,牵引环位于三角形顶端。

进一步地,上述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还包括用于调整牵引活动臂角度限位的内六方螺杆和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活动臂与牵引底座板连接处设有聚氨酯静音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靠锁块扭簧扭力推动锁块向牵引底座凹陷槽旋转相配合达到自锁的目;解锁时,通过向下按压解除踏板时,解除踏板与锁块通过点面接触,达到锁块锁点旋转脱离牵引底座凹陷槽,达到解除自锁的目的,在解除自锁后,继续按压解除踏板,由于锁块与牵引活动臂通过轴连接,牵引活动臂会由直立状态旋转至非直立状态;用较小的力度及可解锁,操作方便,零件加工、安装调试简单,强度高,使用安全,几乎无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活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牵引底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解除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牵引锁紧状态图(无解除踏板)。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牵引锁紧状态图(有解除踏板)。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块脱离牵引座凹槽状态图(无解除踏板)。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块脱离牵引座凹槽状态图(有解除踏板)。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活动臂与地面平行状态图(无解除踏板)。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活动臂与地面平行状态图(有解除踏板)。

附图标记说明:

1、牵引活动臂;2、牵引底座板;3、锁块;4、解除踏板;5、凹槽;6、旋转板;7、牵引环;8、d型管材;9、拨叉;10、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12所示的一种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包括牵引底座板2、牵引活动臂1、锁块3和解除踏板4,所述牵引底座板2固定在转运小车前横梁上,所述牵引活动臂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牵引底座板2上,牵引活动臂1的另一端设置有牵引环7,所述锁块3通过螺丝和小扭簧与牵引底座板2连接,所述解除踏板4与牵引底座板2、牵引活动臂1由一根长销轴连接,解除踏板4与牵引底座板2由大扭簧连接配合,所述锁块3上设置有与凹槽5相配合的凸台,所述牵引活动臂1通过锁块3与牵引底座板2上的凹槽5配合达到竖直锁定状态,并通过解除踏板4带动锁块3围绕螺钉转动,直至离开凹槽5,达到非锁紧状态。

具体地,如图5和6所示,解除踏板4的一端具有拨叉9,锁块3的一侧具有凸轮10,解除踏板4转动带动拨叉9拨动凸轮10,进而实现锁块3的转动。

本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在牵引底座板2上设置有凹槽5,在锁块3上设置有与凹陷槽相配合的凸台。当牵引活动臂1与地面呈90度垂直时,在小扭簧的作用下锁块3上的凸台嵌入凹槽5中,达到锁紧状态,如图7和8;踏板4设置有斜面凸台,锁块3设置有与斜面凸台相配合的圆柱凸台,在锁紧状态时,按压踏板,锁块围绕螺钉转动,直至离开凹槽,达到非锁紧状态,如图9和10;此后,继续按压踏板4,牵引活动臂1围绕长销轴被间接转至于与地面非垂直状态,直至水平状态,如图3,期间,踏板按压围绕长销轴旋转至限位状态后,如图11和12;此后,踏板在大扭簧的作用下转至按压前的位置,如图7和8。

本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靠锁块扭簧扭力推动锁块向牵引底座凹陷槽旋转相配合达到自锁的目;解锁时,通过向下按压解除踏板时,解除踏板与锁块通过点面接触,达到锁块锁点旋转脱离牵引底座凹陷槽,达到解除自锁的目的,在解除自锁后,继续按压解除踏板,由于锁块与牵引活动臂通过轴连接,牵引活动臂会由直立状态旋转至非直立状态;用较小的力度及可解锁,操作方便,零件加工、安装调试简单,强度高,使用安全,几乎无噪音。

如图3所示,所述牵引活动臂由旋转板6、牵引环7、d型管材8和加强筋组焊而成,所述旋转板6与牵引底座板2转动连接,所述牵引底座板2设为两组,分别位于旋转板6底部两侧,所述锁块3和解除踏板4位于旋转板6的一侧,d型管材8与旋转板6围城等腰三角形,牵引环7位于三角形顶端。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还包括用于调整牵引活动臂1角度限位的内六方螺杆和螺母。

作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活动臂1与牵引底座板2的连接处设有聚氨酯静音片。

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部分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底座板、牵引活动臂、锁块和解除踏板,所述牵引底座板固定在转运小车前横梁上,所述牵引活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牵引底座板上,牵引活动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牵引环,所述锁块通过螺丝和小扭簧与牵引底座板连接,所述解除踏板与牵引底座板、牵引活动臂由一根长销轴连接,解除踏板与牵引底座板由大扭簧连接配合,所述牵引活动臂通过锁块与牵引底座板上的凹槽配合达到竖直锁定状态,并通过解除踏板带动锁块围绕螺钉转动,直至离开凹槽,达到非锁紧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块上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除踏板的一端具有拨叉,锁块的一侧具有凸轮,解除踏板转动带动拨叉拨动凸轮,进而实现锁块的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活动臂主要由旋转板、牵引环、d型管材组焊而成,所述旋转板与牵引底座板转动连接,所述牵引底座板设为两组,分别位于旋转板底部两侧,所述锁块和踏板位于旋转板的一侧,d型管材与旋转板围城等腰三角形,牵引环位于三角形顶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整牵引活动臂角度限位的内六方螺杆和螺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活动臂与牵引底座板连接处设有聚氨酯静音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前牵引翻转自锁机构,属于转运装置领域,包括牵引底座板、牵引活动臂、锁块和解除踏板,所述牵引底座板固定在转运小车前横梁上,所述牵引活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牵引底座板上,牵引活动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牵引环,所述锁块通过螺丝和小扭簧与牵引底座板连接,所述解除踏板与牵引底座板、牵引活动臂由一根长销轴连接,解除踏板与牵引底座板由大扭簧连接配合,所述牵引活动臂通过锁块与牵引底座板上的凹槽配合达到竖直锁定状态,并通过解除踏板带动锁块围绕螺钉转动,直至离开凹槽,达到非锁紧状态。本新型靠锁块扭簧扭力推动锁块向牵引底座凹陷槽旋转相配合达到自锁的目,并通过解除踏板解锁,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宋学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佳鸿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1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