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箱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3296发布日期:2021-01-01 13:2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李箱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李箱轮。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可见轮胎耗用橡胶的能力。但目前市场上的轮胎,内部的支撑效果不佳,而且容易使得胎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且不易变形的行李箱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行李箱轮,包括:

胎体;

基盘,所述基盘通过多个支撑杆设置在所述胎体的中部;

其中,所述支撑杆包括:

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胎体的内侧相连接;

第三连接体,所述第三连接体与所述基盘的外侧相连接;

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三连接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体外部形成一侧弧面,所述侧弧面上端的中部设有一凸缘。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体包括u型部和一对弯曲部,所述u型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对弯曲部对称连接在所述u型部上,且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基盘的外侧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一对弯曲部与所述基盘之间形成一空腔。

更进一步地,所述u型部内开设有一半圆槽。

进一步地,所述基盘的中部穿设有一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第三连接体均采用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体、第三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对于胎体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且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基盘10、转轴11、胎体20、支撑杆30、第一连接体31、侧弧面311、凸缘312、第二连接体32、第三连接体33、u型部331、半圆槽3311、弯曲部332、空腔3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结合图1至图3,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行李箱轮,包括:胎体20和基盘10,所述基盘10通过多个支撑杆30设置在所述胎体20的中部;其中,所述支撑杆30包括第一连接体31、第三连接体33和第二连接体32,所述第一连接体31与所述胎体20的内侧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体33与所述基盘10的外侧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32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体31与所述第三连接体33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体31外部形成一侧弧面311,所述侧弧面311上端的中部设有一凸缘312。设置以上结构,可使第一连接体31对胎体20进行支撑,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凸缘312与所述第二连接体32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体33包括u型部331和一对弯曲部332,所述u型部331与所述第二连接体32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对弯曲部332对称连接在所述u型部331上,且所述弯曲部332与所述基盘10的外侧相连接。设置以上结构,有利于提升第三连接体33对胎体20内部的缓冲效果。

优选的,一对弯曲部332与所述基盘10之间形成一空腔333。

如图3所示,所述u型部331内开设有一半圆槽3311。

优选的,所述基盘10的中部穿设有一转轴11。

同时,为了进一步地提升支撑杆30对胎体20内部的缓冲效果,所述第二连接体32与所述第三连接体33均采用橡胶材料。

综上所述,由于支撑杆3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体31、第三连接体33和第二连接体32,对于胎体20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为了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第一连接体31外部形成一侧弧面311,所述侧弧面311上端的中部设有一凸缘312,为了提升第三连接体33对胎体20内部的缓冲效果,在第三连接体33上设有u型部331和一对弯曲部332,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且不易变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行李箱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胎体(20);

基盘(10),所述基盘(10)通过多个支撑杆(30)设置在所述胎体(20)的中部;

其中,所述支撑杆(30)包括:

第一连接体(31),所述第一连接体(31)与所述胎体(20)的内侧相连接;

第三连接体(33),所述第三连接体(33)与所述基盘(10)的外侧相连接;

第二连接体(32),所述第二连接体(32)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体(31)与所述第三连接体(3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31)外部形成一侧弧面(311),所述侧弧面(311)上端的中部设有一凸缘(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312)与所述第二连接体(32)的下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体(33)包括u型部(331)和一对弯曲部(332),所述u型部(331)与所述第二连接体(32)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对弯曲部(332)对称连接在所述u型部(331)上,且所述弯曲部(332)与所述基盘(10)的外侧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轮,其特征在于,一对弯曲部(332)与所述基盘(10)之间形成一空腔(33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部(331)内开设有一半圆槽(33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盘(10)的中部穿设有一转轴(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32)与所述第三连接体(33)均采用橡胶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李箱轮,包括胎体和基盘,所述基盘通过多个支撑杆设置在所述胎体的中部;其中,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三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胎体的内侧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体与所述基盘的外侧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三连接体之间。由于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体、第三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对于胎体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且不易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梁世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易智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2
技术公布日:2021.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