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风挡加热丝布置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07460发布日期:2021-09-29 02:44阅读:8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风挡加热丝布置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后风挡加热丝布置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风挡加热丝布置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2.汽车后风挡玻璃是重要的汽车功能件,汽车后风档玻璃上均匀分布多条线状“加热电阻丝”,主要作用就是给后风挡玻璃除霜,在汽车遇到雨、雪、雾天气时,驾驶员打开除霜/雾控制开关(驾驶室仪表台某位置)后,电阻丝通电加热,玻璃温度升高,附着在玻璃上的霜或雾受热融化,融化成水珠流下或成雾气状挥发,从而达到除霜、雾效果,让车主能够清晰辨别后方行车状况、倒车等安全操作。
3.现有汽车的后雨刮在低温地区,经常会被冻住,如果在后雨刮冻住时强行开启后雨刮刮刷功能,会造成后雨刮损坏,因此后风挡玻璃的除霜效果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特别是对后雨刮的解冻速度,后雨刮由于z向的装配公差以及自身初始位置的偏差,很难保证每台车后雨刮初始位置都在后风挡玻璃加热丝附近,且解冻速度不理想,顾客不得不为此要等待很长时间;同时,如果偏离后风挡玻璃加热丝,会造成后雨刮解冻速度下降,甚至造成误操作损坏后雨刮,影响顾客体验。
4.基于上述后风挡玻璃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汽车后风挡加热丝布置结构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汽车后风挡玻璃总成上加热丝偏移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风挡加热丝布置结构,包括后风挡玻璃总成、加热丝以及后雨刮总成;后雨刮总成包括后雨刮,后雨刮可转动设置于后风挡玻璃总成上;加热丝呈波浪形结构设置于后风挡玻璃总成上,并位于后雨刮的刮面区域内。
7.进一步地,波浪形结构为正弦波曲线。
8.进一步地,正弦波曲线的全振幅高度a大于后雨刮的装配公差。
9.进一步地,加热丝呈水平方向设置于后风挡玻璃总成上;后雨刮的装配公差为z向的装配公差。
10.进一步地,正弦波曲线的全振幅高度a为30mm。
11.进一步地,后雨刮的装配公差为15mm。
12.进一步地,正弦波曲线的波长距离b为52mm。
13.进一步地,加热丝的局部结构呈正弦波曲线设置于后风挡玻璃总成上。
14.进一步地,加热丝为电加热丝。
15.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后风挡加热丝布置结构,后风挡加热丝布置结构为上述所述的汽车后风挡加热丝布置结构。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后雨刮因为装配公差造成的解冻速度下降的问题,降低加热丝的装配成本,使得汽车后风挡玻璃总成在热车的同时对后雨刮进行解冻,提高解冻效率,提高汽车在恶劣天气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风挡加热丝布置结构示意图;
20.图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风挡加热丝布置结构局部示意图。
21.图中:1、后风挡玻璃总成;2、加热丝;3、后雨刮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7.如图 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风挡加热丝布置结构,包括后风挡玻璃总成1、加热丝2以及后雨刮总成3;后雨刮总成3包括后雨刮,后雨刮可转动设置于后风挡玻璃总成1上;加热丝2呈波浪形结构设置于后风挡玻璃总成1上,并位于后雨刮的刮面区域内,这样使得后风挡玻璃总成1上的加热丝2通电加热,玻璃温度升高,附着在玻璃上的霜或雾受热融化,融化成水珠流下或成雾气状挥发,从而达到除霜、雾效果,让车主能够清晰辨别后方行车状况、倒车等安全操作;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后雨刮位置的后风挡玻璃总成上的加热丝设计成波浪形,这样能够有效解决加热丝偏移的问题,提高加热丝在恶劣天气中的使用性能。
28.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2所示,波浪形结构为正弦波曲线;进一步地,正弦波曲线的全振幅高度a大于后雨刮的装配公差,这样使得整个正弦波曲线结构的加热丝能够覆盖后雨刮的刮面区域。
29.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2所示,加热丝2呈水平方向设置于后风挡玻璃总成1上;后雨刮的装配公差为z向的装配公差;因此,采用上述设计,使得后雨刮z向的装配公差不会造成后雨刮偏离加热丝、离加热丝越远或加热效率越差的问题;在低温地区,在后雨刮被冻住时,能够有效、快速解冻,正常开启后雨刮刮刷功能,不会造成后雨刮损坏;该后风挡玻璃总成上的加热丝采用正弦波曲线布置设计对后雨刮的装配起到了很好的容差效果,即使后雨刮z向装配公差较大,后雨刮的解冻速度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30.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2所示,由于后雨刮的位置z向装配公差是15mm(沿后风挡玻璃面上下方向),因此,正弦波曲线的全振幅高度a为30mm,这样比较理想,能够最小程度保护解冻面积。
31.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2所示,正弦波曲线的波长距离b为52mm,这样能够有效保证融化效率的同时(13min内,100%融化),也不会时玻璃局部过热,这样对后雨刮的装配起到了很好的容差效果,即使后雨刮z向装配公差较大,解冻速度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并且顾客在热车的同时就可以对后雨刮进行解冻,这样顾客在车辆行驶时就可以使用后雨刮了。
32.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2所示,加热丝2的局部结构呈正弦波曲线设置于后风挡玻璃总成1上;这样能够方便局部安装和针对性解冻,提高解冻效率。
33.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2所示,加热丝2为电加热丝。
34.相应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具体包括后风挡加热丝布置结构,后风挡加热丝布置结构为上述所述的汽车后风挡加热丝布置结构。
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后雨刮因为装配公差造成的解冻速度下降的问题,降低加热丝的装配成本,使得汽车后风挡玻璃总成在热车的同时对后雨刮进行解冻,提高解冻效率,提高汽车在恶劣天气驾驶的安全性。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