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63208发布日期:2023-05-06 13:3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用于判断车轮定位是否合格的监测系统通常在车轮设置有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的位置为特定位置。传感器能够监测车轮的三轴(x轴、y轴和z轴)的各自的加速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多个加速度再通过计算模拟,从而对车轮定位是否合格进行判断。但现有的监测系统计算复杂,单传感器测量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

3、第一监测装置,所述第一监测装置用于固定至轮毂,所述第一监测装置用于测量第一径向力并发送第一径向力值;

4、第二监测装置,所述第二监测装置用于固定至所述轮毂,所述第二监测装置用于测量第二径向力并发送第二径向力值,所述第一监测装置和所述第一监测装置沿所述轮毂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

5、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监测装置和所述第二监测装置均无线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监测装置发出的所述第一径向力值和所述第二监测装置发出的所述第二径向力值,所述控制装置中存储有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

6、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径向力值和所述第一预设值进行对比,以及将所述第二径向力值和所述第二预设值进行对比,以判断车轮定位是否合格。

7、根据本发明的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第一监测装置、第二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第一监测装置用于固定至轮毂,第一监测装置用于测量第一径向力并发送第一径向力值,第二监测装置用于固定至轮毂,第二监测装置用于测量第二径向力并发送第二径向力值,第一监测装置和第一监测装置沿轮毂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控制装置与第一监测装置和第二监测装置均无线连接,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第一监测装置发出的第一径向力值和第二监测装置发出的第二径向力值,控制装置中存储有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控制装置将第一径向力值和第一预设值进行对比,以及将第二径向力值和第二预设值进行对比,以判断车轮定位是否合格。这样,轮毂上间隔设置第一监测装置和第二监测装置,能够减少误差,并且控制装置直接将第一径向力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对比,以及控制装置直接将第二径向力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对比,判断车轮定位是否合格,计算简单且准确,能够减少监测过程中的冗杂的步骤,快速判断车轮定位是否合格。

8、可选地,所述轮毂的中心点位于中心径向面上,所述第一监测装置和所述第二监测装置沿所述轴向方向至所述中心径向面的距离不相等。由此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9、可选地,所述第一监测装置沿所述轴向方向位于所述轮毂的中部,所述第二监测装置位于所述轮毂的边缘。这样,第一径向力值和第二径向力值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值,扩大了第一径向力值和第二径向力值的范围,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10、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值的范围为(a1,a2),当所述第一径向力值未在所述第一预设值的范围内,则判定所述车轮定位不合格。由此能够方便快捷地判断出车轮定位是否合格。

11、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值的范围为(b1,b2),当所述第二径向力值未在所述第二预设值的范围内,则判定所述车轮定位不合格。由此能够方便快捷地判断出车轮定位是否合格。

12、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中还存储有预设差值,所述第一径向力值和所述第二径向力值之间的差值为实际差值,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实际差值和所述预设差值进行对比,以判断车轮定位是否合格。由此进一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13、可选地,所述预设差值的范围为(c1,c2),当所述实际差值未在所述预设差值的范围内,则判定所述车轮定位不合格。由此能够方便快捷地判断出车轮定位是否合格。

14、可选地,所述第一监测装置和所述第二监测装置均构造为单轴加速度计,所述第一径向力和第二径向力均包括向心力和所述单轴加速度计的重力的径向分量。由此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的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所述监测方法包括:

16、所述第一监测装置测量第一径向力并发送第一径向力值,所述第二监测装置测量第二径向力并发送第二径向力值;

17、所述第一监测装置将所述第一径向力值传输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第二监测装置将所述第二径向力值传输至所述控制装置;

18、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径向力值和所述第一预设值进行对比,以及将所述第二径向力值和所述第二预设值进行对比,以判断车轮定位是否合格。

19、根据本发明的监测方法,监测方法使用上述的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第一监测装置、第二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第一监测装置用于固定至轮毂,第一监测装置用于测量第一径向力并发送第一径向力值,第二监测装置用于固定至轮毂,第二监测装置用于测量第二径向力并发送第二径向力值,第一监测装置和第一监测装置沿轮毂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控制装置与第一监测装置和第二监测装置均无线连接,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第一监测装置发出的第一径向力值和第二监测装置发出的第二径向力值,控制装置中存储有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控制装置将第一径向力值和第一预设值进行对比,以及将第二径向力值和第二预设值进行对比,以判断车轮定位是否合格。这样,轮毂上间隔设置第一监测装置和第二监测装置,能够减少误差,并且控制装置直接将第一径向力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对比,以及控制装置直接将第二径向力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对比,判断车轮定位是否合格,计算简单且准确,能够减少监测过程中的冗杂的步骤,快速判断车轮定位是否合格。

20、可选地,所述第一径向力值未在所述第一预设值的范围内,和/或所述第二径向力值未在所述第二预设值的范围内,则判定所述车轮定位不合格。由此能够方便快捷地判断出车轮定位是否合格。



技术特征:

1.一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中心点位于中心径向面上,所述第一监测装置和所述第二监测装置沿所述轴向方向至所述中心径向面的距离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装置沿所述轴向方向位于所述轮毂的中部,所述第二监测装置位于所述轮毂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范围为(a1,a2),当所述第一径向力值未在所述第一预设值的范围内,则判定所述车轮定位不合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范围为(b1,b2),当所述第二径向力值未在所述第二预设值的范围内,则判定所述车轮定位不合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中还存储有预设差值,所述第一径向力值和所述第二径向力值之间的差值为实际差值,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实际差值和所述预设差值进行对比,以判断车轮定位是否合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差值的范围为(c1,c2),当所述实际差值未在所述预设差值的范围内,则判定所述车轮定位不合格。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装置和所述第二监测装置均构造为单轴加速度计,所述第一径向力和第二径向力均包括向心力和所述单轴加速度计的重力的径向分量。

9.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监测系统包括第一监测装置、第二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第一监测装置用于测量第一径向力并发送第一径向力值,第二监测装置用于测量第二径向力并发送第二径向力值,第一监测装置和第一监测装置沿轮毂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第一径向力值和第二径向力值,控制装置中存储有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控制装置将第一径向力值和第一预设值进行对比,以及将第二径向力值和第二预设值进行对比,以判断车轮定位是否合格。根据本发明的监测系统,控制装置能够直接通过第一径向力值和第二径向力值判断车轮定位是否合格,计算简单且准确,能够减少监测过程中的冗杂的步骤,快速判断车轮定位是否合格。

技术研发人员:扈秀萍,廖银生,黄泰硕,黄流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