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皮膜助力器侧面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31365发布日期:2022-03-12 13:4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皮膜助力器侧面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皮膜助力器侧面进气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助力器双皮膜助力器侧面进气结构。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双膜片助力器结构,其前后大气腔的进气方式为独立的进气通道,需要额外的进气通道零配件,有装配繁琐,密封性差,不易装配,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传统双膜片进气方式,结构及工艺复杂,重量大,装配效率低,成本高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皮膜助力器侧面进气结构,实现结构简化、成本降低、重量减轻。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壳体、后壳体、第一皮膜、第二皮膜和中间壳体,前壳体、后壳体分别位于助力器总成的前部和后部,助力器总成内设有中间壳体,中间壳体和前壳体之间设有第二皮膜,中间壳体和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皮膜,第一皮膜和后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大气腔,第二皮膜和中间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大气腔;所述的中间壳、第一皮膜和第二皮膜均设有缺口槽,通过缺口槽将第一大气腔和第二大气腔连通。
6.所述的中间壳体外缘沿圆周开设间隔均布的多个缺口槽;所述的第一皮膜外缘处于中间壳体的外缘和后壳体内壁之间,所述的第一皮膜外缘沿圆周开设间隔均布的多个缺口槽;第一皮膜的缺口槽和中间壳体的缺口槽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通,每一个第一皮膜的缺口槽和对应的中间壳体上的一个缺口槽连通后构成一个通道,第一大气腔通过通道与位于中间壳体和后壳体之间的内腔连通;
7.所述的第二皮膜外缘部连接在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第二皮膜外缘部和中间壳体接触,所述的第二皮膜外缘部在靠近中间壳体的内侧壁缘沿圆周开设间隔均布的多个缺口槽,位于中间壳体和后壳体之间的内腔经第二皮膜外缘部的缺口槽后与第二大气腔连通。
8.所述的第一皮膜外缘设置为径向向外呈s弯折结构,s弯折结构最外部位于中间壳体的外援和后壳体内壁之间并开设缺口槽。
9.所述的第二皮膜缺口槽形状是三角形或矩形形状。
10.所述的中间壳体外缘设置为向外弯折的l形结构。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将助力器的第一大气腔与第二大气腔连通,结构能够减少配件,提高装配效率,结构简化、装配流程简化、成本降低、重量减轻、密封性更稳定可靠,同时能够改善进气均衡性。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详细图;
16.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17.图4为第二皮膜轴测图;
18.图5为第一皮膜轴测图及轴测剖面图;
19.图6为中间壳轴测剖面图。
20.图中:1、前壳体,2、第二皮膜,3、中间壳体,4、后壳体,5、第一皮膜,6、助力器总成,7、第一大气腔,8、第二大气腔,9、l形结构,10、s弯折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如图1和图2所示,侧面进气结构,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4、第一皮膜5、第二皮膜2和中间壳体3,前壳体1、后壳体4分别位于助力器总成6的前部和后部,助力器总成6内设有中间壳体3,中间壳体3和前壳体1之间设有第二皮膜2,中间壳体3和后壳体4之间设有第一皮膜5,第一皮膜5和后壳体4之间形成第一大气腔7,第二皮膜2和中间壳体3之间形成第二大气腔8;中间壳3、第一皮膜5和第二皮膜2均设有缺口槽,通过缺口槽将第一大气腔7和第二大气腔8连通。
23.如图6所示,中间壳体3外缘设置为向外弯折的l形结构9,外缘沿圆周开设间隔均布的多个缺口槽,多个缺口槽沿外缘一圈均列;如图5所示,第一皮膜5外缘处于中间壳体3的外援和后壳体4内壁之间,第一皮膜5外缘沿圆周开设间隔均布的多个缺口槽;第一皮膜5的缺口槽和中间壳体3的缺口槽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通,每一个第一皮膜5的缺口槽和对应的中间壳体3上的一个缺口槽连通后构成一个通道,从而在第一皮膜5和中间壳体3周围之间形成了多个沿圆周间隔均布的通道,第一大气腔7通过多个通道与位于中间壳体3 和后壳体4之间的内腔连通。
24.第二皮膜2外缘部连接在前壳体1和后壳体4之间,第二皮膜2外缘部和中间壳体3接触,这样第二皮膜2外缘与后壳体4、前壳体1和中间壳体3配合,如图4所示,第二皮膜2外缘部在靠近中间壳体3的内侧壁缘沿圆周开设间隔均布的多个缺口槽,缺口槽沿外缘一圈均列,位于中间壳体3和后壳体4之间的内腔经第二皮膜2外缘部的缺口槽后与第二大气腔8连通。
25.这样,通过中间壳体3的缺口槽、第一皮膜5的缺口槽、第二皮膜2的缺口槽和后壳体4、中间壳体3形成的通道,将助力器第一大气腔7与第二大气腔 8连通,气流如图3所示流动。
26.第一皮膜5外缘设置为径向向外呈s弯折结构10,s弯折结构10最外部位于中间壳体3的外援和后壳体4内壁之间并开设缺口槽。
27.第二皮膜2缺口槽形状是三角形或矩形形状。
2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工作过程:
29.在助力器装配时,将第二皮膜2与助力器衬板装配,再装配中间壳体3,然后装配第一皮膜5和后壳体4,最后装配前壳体1,将前壳体1与后壳体4进行冲齿连接。
30.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
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皮膜助力器侧面进气结构,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4)、第一皮膜(5)、第二皮膜(2)和中间壳体(3),其特征在于:前壳体(1)、后壳体(4)分别位于助力器总成(6)的前部和后部,助力器总成(6)内设有中间壳体(3),中间壳体(3)和前壳体(1)之间设有第二皮膜(2),中间壳体(3)和后壳体(4)之间设有第一皮膜(5),第一皮膜(5)和后壳体(4)之间形成第一大气腔(7),第二皮膜(2)和中间壳体(3)之间形成第二大气腔(8);所述的中间壳体(3)、第一皮膜(5)和第二皮膜(2)均设有缺口槽,通过缺口槽将第一大气腔(7)和第二大气腔(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皮膜助力器侧面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壳体(3)外缘沿圆周开设间隔均布的多个缺口槽;所述的第一皮膜(5)外缘处于中间壳体(3)的外缘和后壳体(4)内壁之间,所述的第一皮膜(5)外缘沿圆周开设间隔均布的多个缺口槽;第一皮膜(5)的缺口槽和中间壳体(3)的缺口槽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通,每一个第一皮膜(5)的缺口槽和对应的中间壳体(3)上的一个缺口槽连通后构成一个通道,第一大气腔(7)通过通道与位于中间壳体(3)和后壳体(4)之间的内腔连通;所述的第二皮膜(2)外缘部连接在前壳体(1)和后壳体(4)之间,第二皮膜(2)外缘部和中间壳体(3)接触,所述的第二皮膜(2)外缘部在靠近中间壳体(3)的内侧壁缘沿圆周开设间隔均布的多个缺口槽,位于中间壳体(3)和后壳体(4)之间的内腔经第二皮膜(2)外缘部的缺口槽后与第二大气腔(8)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皮膜助力器侧面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皮膜(5)外缘设置为径向向外呈s弯折结构(10),s弯折结构(10)最外部位于中间壳体(3)的外援和后壳体(4)内壁之间并开设缺口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皮膜助力器侧面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皮膜(2)缺口槽形状是三角形或矩形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皮膜助力器侧面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壳体(3)外缘设置为向外弯折的l形结构(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皮膜助力器侧面进气结构。前壳体、后壳体分别位于助力器总成的前部和后部,助力器总成内设有中间壳体,中间壳体和前壳体之间设有第二皮膜,中间壳体和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皮膜,第一皮膜和后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大气腔,第二皮膜和中间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大气腔;所述的中间壳、第一皮膜和第二皮膜均设有缺口槽,通过缺口槽将第一大气腔和第二大气腔连通。本实用新型将助力器第一大气腔与第二大气腔连通,结构能够减少配件,降低成本,简化装配工艺,提高装配效率,同时能够改善进气均衡性。善进气均衡性。善进气均衡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卫春 陆国明 何东 姚鑫 顾江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6
技术公布日:2022/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