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64749发布日期:2022-01-19 17:1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提供的带无线充的手机重力支架都没有线圈自动对位的功能,一种是无线充发射线圈与底托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由于各种手机的长度不一样,而手机接收线圈一般是设计在手机的中心位置,这样会导致不同长度的手机放在支架上进行无线充电时,手机的接收线圈与支架的发射线圈没有中心对正,发生偏移,导致充电效率低下,充电速度慢,发热量大等问题。另一种是底托可以调节长度的无线充重力支架,这种支架在放置不同长度的手机时,需要手动调节底托的长度来保证手机接收线圈与支架发射线圈中心对正,这样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体验感极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解决了无线充电时,为对准线圈而操作繁琐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包括:底壳1、线圈支架2、左夹臂3和右夹臂4;
6.所述底壳1下方设有底托5,所述底壳1上设有齿轮6,所述线圈支架2、左夹臂3和右夹臂4均与所述齿轮6啮合;
7.所述左夹臂3和右夹臂4与所述齿轮6往左右方向上啮合,所述线圈支架2与齿轮6往竖直方向上啮合。
8.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支架7,所述固定支架7与底壳1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7与所述齿轮6往竖直方向上啮合。
9.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7底部设有若干拉簧10,所述拉簧10的一端与固定支架7连接,另一端与底壳1连接。
10.优选的,还包括夹臂盖板8,所述夹臂盖板8的一面设置在所述底壳1上,另一面设有滑槽,所述线圈支架2与夹臂盖板8通过滑槽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左夹臂3和右夹臂4与所述底壳1滑动连接,所述左夹臂3和右夹臂4设置在所述底壳1和夹臂盖板8之间。
12.优选的,所述线圈支架2上设有无线发射线圈9。
13.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7上设有螺纹连接件,用于固定在汽车上。
14.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不需要其他多余的操作,手机放上去即可使手机的接收线圈对准支架的发射线圈,使起来非常方便快捷,保证手机实现高效率,快速充电。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爆炸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19.实施例一
20.如图1所示,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包括:底壳1、线圈支架2、左夹臂3和右夹臂4;所述底壳1下方设有底托5,所述底壳1上设有齿轮6,所述线圈支架2、左夹臂3和右夹臂4均与所述齿轮6啮合;所述左夹臂3和右夹臂4与所述齿轮6往左右方向上啮合,所述线圈支架2与齿轮6往竖直方向上啮合。还包括固定支架7,所述固定支架7与底壳1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7与所述齿轮6往竖直方向上啮合。所述固定支架7底部设有若干拉簧10,所述拉簧10的一端与固定支架7连接,另一端与底壳1连接。还包括夹臂盖板8,所述夹臂盖板8的一面设置在所述底壳1上,另一面设有滑槽,所述线圈支架2与夹臂盖板8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左夹臂3和右夹臂4与所述底壳1滑动连接,所述左夹臂3和右夹臂4设置在所述底壳1和夹臂盖板8之间。所述线圈支架2上设有无线发射线圈9。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支架7上设有螺纹连接件,用于固定在汽车上。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6固定在底壳1的中心轴上,可以绕中心轴转动,所述底壳1下方设有底托5,固定支架7与底壳1背部滑动连接,固定支架7设上有第二齿条与齿轮6啮合,其下端左右两边各有一根拉簧10与底壳1连接,左夹臂3和右夹臂4与底壳1滑动连接,左夹臂3和右夹臂4上均设有齿条与齿轮6啮合,所述夹臂盖板8的一面与底壳1连接,使左夹臂3和右夹臂4保持在底壳1与夹臂盖板8间滑动,夹臂盖板8的另一面上设有滑动槽,线圈支架2与夹臂盖板8滑动连接。
22.如图2所示,自然待机状态时,拉簧10收缩,使左夹臂3和右夹臂4保持张开状态,线圈支架2保持在最顶端。当把手机放入支架时,手机底部压在底壳1的底托5上,由于固定支架7固定在汽车上,支架整体在手机重力的作用下,使其克服拉簧10拉力往下移动,固定支架7上的第二齿条带动齿轮6转动,齿轮6带动左夹臂3和右夹臂4往中间合拢,齿轮6同时通过第一齿条带动线圈支架2往下移动,当左夹臂3和右夹臂4夹住手机不再往中心合拢时,齿轮6停止转动,线圈支架2也停止往下移动,此时线圈支架2上的无线充发射线圈正好对准手机中心的无线充接收线圈。
23.由于不同大小的手机其长度和宽度的比例大致不变,所以当放入比较小的手机时,由于手机宽度窄,左夹臂3和右夹臂4就合得更拢,无线充支架就往下移动更多,无线充发射线圈就更靠下,又因为手机长度较短,所以手机无线充接收线圈也会更靠下,这样发射线圈始终和接收线圈能很好的中心对正,反之亦然。所以不论放入的手机大小如何,都能保
证支架的无线充发射线圈和手机的无线充接收线圈能很好的中心对正,不需要通过去调节某个部件来实现两个线圈中心对正,这样使用起来就非常方便快捷并能保证手机高效率地快速充电。
2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线圈支架(2)、左夹臂(3)和右夹臂(4);所述底壳(1)下方设有底托(5),所述底壳(1)上设有齿轮(6),所述线圈支架(2)、左夹臂(3)和右夹臂(4)均与所述齿轮(6)啮合;所述左夹臂(3)和右夹臂(4)与所述齿轮(6)往左右方向上啮合,所述线圈支架(2)与齿轮(6)往竖直方向上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7),所述固定支架(7)与底壳(1)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7)与所述齿轮(6)往竖直方向上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7)底部设有若干拉簧(10),所述拉簧(10)的一端与固定支架(7)连接,另一端与底壳(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臂盖板(8),所述夹臂盖板(8)的一面设置在所述底壳(1)上,另一面设有滑槽,所述线圈支架(2)与夹臂盖板(8)通过滑槽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臂(3)和右夹臂(4)与所述底壳(1)滑动连接,所述左夹臂(3)和右夹臂(4)设置在所述底壳(1)和夹臂盖板(8)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支架(2)上设有无线发射线圈(9)。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7)上设有螺纹连接件,用于固定在汽车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包括:底壳、线圈支架、左夹臂和右夹臂;所述底壳下方设有底托,所述底壳上设有齿轮,所述线圈支架、左夹臂和右夹臂均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与所述齿轮往左右方向上啮合,所述线圈支架与齿轮往竖直方向上啮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自动对位的手机重力支架,不需要其他多余的操作,手机放上去即可使手机的接收线圈对准支架的发射线圈,使起来非常方便快捷,保证手机实现高效率,快速充电。电。电。


技术研发人员:陈谷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凯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6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