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桩装置。
背景技术:2.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在对电动汽车的使用中,需要对其进行充电,在进行充电的时候,需要用到的装置叫做充电桩装置。
3.但是现有的充电桩装置技术还存在以下缺点:
4.1、现有的,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不便对其进行散热,从而使得其在长时间的工作下,因为内部堆积的稳定过高,进而影响装置的使用,甚至导致装置发生损坏,造成安全隐患;
5.2、现有的,不便对其进行固定,从而使得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容易因为力的作用,导致装置发生倾斜,进而使得装置发生损坏,无法正常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桩装置,以解决上述不便对其进行散热和不便对其进行固定提出的问题。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底壁安装有风机,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侧边开设有进风管,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散热管,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侧边固定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充电头,所述充电桩主体的背面设置有固定板。
8.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侧边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充电头和固定座卡合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插板与安装座的内壁滑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表面安装有显示器,所述充电桩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按钮。
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与安装座和插板贯穿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进风管和散热管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散热,避免了在长时间进行工作的情况下,因为装置内部温度过高,从而导致装置发生损坏,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座和插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在进行放置的时候,
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固定,进而使得其在进行放置的时候,更加稳定,避免了因为受到外力的作用,从而导致装置发生倾斜,以至于出现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充电桩主体和固定板连接示意图。
19.图中:1、充电桩主体;2、风机;3、进风管;4、安装板;5、散热管;6、承重板;7、电线;8、充电头;9、固定座;10、固定板;11、安装座;12、插板;13、显示器;14、操作按钮;15、固定弹簧;16、拉板;17、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
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主体1,充电桩主体1的内底壁安装有风机2,充电桩主体1的侧边开设有进风管3,充电桩主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散热管5,充电桩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6,充电桩主体1的侧边固定连接有电线7,电线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充电头8,充电桩主体1的背面设置有固定板10,通过设置的承重板6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重点,从而使得放置的时候更加平稳,通过设置的安装板4设置为多个,进而使得在进行散热的时候,散热的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的电线7和充电头8方便进行充电。
22.具体的,充电桩主体1的侧边安装有固定座9,充电头8和固定座9卡合连接,通过设置的固定座9方便对充电头8进行悬挂,避免了充电头8放置在地面上,容易因为意外导致充电头8发生损坏。
23.具体的,固定板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板12,充电桩主体1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插板12与安装座11的内壁滑动连接,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通过安装座11插入到插板12内,进而使得固定板10可以与充电桩主体1进行固定,使得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更加稳定牢靠。
24.具体的,充电桩主体1的表面安装有显示器13,充电桩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按钮14,通过设置的显示器13和操作按钮14,使得在对装置进行使用的时候,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轻松。
25.具体的,安装座11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15,固定弹簧1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板16,拉板16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插杆17,插杆17与安装座11和插板12贯穿连接,通过设置的固定弹簧15的回弹力对拉板16进行拉动,从而使得插杆17可以插入到安装座11和插板12后,从而对其进行固定的作用,有效的保证了安装座11和插板12连接的稳定。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通过启动风机2后,将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管3抽取到充电桩主体1中,然后通过安装板4进行喷出,进而达到对装置进行散热的作用,有效的保证了装置内的温度不会升高,避免了因为温度升高导致装置发生损坏,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通过将插板12插入到安装座11中,从而使得充电桩主体1和固定板10进行固定,避免了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因为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导致装置发生倾斜,进而导致装置发生损坏。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体(1),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内底壁安装有风机(2),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侧边开设有进风管(3),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散热管(5),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6),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侧边固定连接有电线(7),所述电线(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充电头(8),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背面设置有固定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侧边安装有固定座(9),所述充电头(8)和固定座(9)卡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板(12),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所述插板(12)与安装座(11)的内壁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表面安装有显示器(13),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按钮(1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1)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15),所述固定弹簧(1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板(16),所述拉板(16)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插杆(17),所述插杆(17)与安装座(11)和插板(12)贯穿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底壁安装有风机,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侧边开设有进风管,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散热管,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侧边固定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充电头,所述充电桩主体的背面设置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进风管和散热管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散热,避免了在长时间进行工作的情况下,因为装置内部温度过高,从而导致装置发生损坏,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鞠玲 丁安琪 翁蓓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2
技术公布日:202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