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快充报文数据采集端。
背景技术:2.充电桩是电动汽车与供电电源之间的重要连接部件,是实现电动汽车高效,快速充电过程必不可少的设备,目前,我国在充电桩的建设方面基本制定了较为全面的标准体系,这极大地促进了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同时,高速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对于充电桩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3.现有直流快充充电系统的设计中,只有充电桩与车辆之间的通讯,并没有对外检修的通讯接口,所以在遇到充电故障的时候,车辆既无法充电,也无法获取充电故障的原因,而大多数充电故障的原因,可以通过截获报文的形式,分析出充电故障的原因,目前在实际维修作业中,如果想要获取充电报文,只能通过把充电线缆破皮,并联一组线束在原先的通讯线上面,这样相当危险,因为直流快充属于高压大电流充电,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并且,即使采取破皮并线的方式获取充电报文,操作难度也是相当大的,实际操作当中,很容易造成利器割伤的事故,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快充报文数据采集端。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快充报文数据采集端,以解决现有的问题:现有直流快充充电系统的设计中,遇到充电故障的时候,车辆既无法充电,也无法获取充电故障的原因,降低了维修的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快充报文数据采集端,包括转接口主体,所述转接口主体的上端固定有接线端主体,所述转接口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源组件和通讯组件,所述电源组件用于电源导线的连接,所述通讯组件用于通讯导线的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组件包括dc+电极、dc-电极和pe电极,所述dc+电极固定在转接口主体的内部,所述dc-电极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的内部,所述pe电极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的内部。
8.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组件包括a+电极、a-电极、cc1电极、cc2电极、s+电极和s-电极,所述a+电极固定在转接口主体的内部,所述a-电极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的内部,所述cc1电极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的内部,所述cc2电极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的内部,所述s+电极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的内部,所述s-电极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的内部。
9.进一步地,所述a+电极、a-电极、cc1电极、cc2电极、s+电极和s-电极分别与接线端主体电性连接。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接口主体、接线端主体、电源组件和通讯组件的结构设计,能有效的获取快充充电时,充电桩与车辆之间的通讯的数据报文,能够从报文中解析出充电故障的原因,为维修充电故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不破坏原充电系统的线路设施,不增加高压电泄露危险,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母头端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公头端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1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8.1、转接口主体;2、接线端主体;3、dc+电极;4、dc-电极;5、pe电极;6、a+电极;7、a-电极;8、cc1电极;9、cc2电极;10、s+电极;11、s-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快充报文数据采集端,包括转接口主体1,转接口主体1的上端固定有接线端主体2,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源组件和通讯组件,电源组件用于电源导线的连接,通讯组件用于通讯导线的连接;
21.电源组件包括dc+电极3、dc-电极4和pe电极5,dc+电极3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dc-电极4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pe电极5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
22.通讯组件包括a+电极6、a-电极7、cc1电极8、cc2电极9、s+电极10和s-电极11,a+电极6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a-电极7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cc1电极8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cc2电极9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s+电极10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s-电极11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
23.a+电极6、a-电极7、cc1电极8、cc2电极9、s+电极10和s-电极11分别与接线端主体2电性连接,便于数据数文的采集。
24.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时,在原先的直流快充系统中,将采集端串联在直流快充的充电枪插口和车辆充电插口之间,通过仪器与接线端主体2的电性连接,从而方便通讯数据的采集,不破坏原充电系统的线路设计,并且降低以往原始采集方式的高压触电风险,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2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
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6.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快充报文数据采集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口主体(1),所述转接口主体(1)的上端固定有接线端主体(2),所述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源组件和通讯组件,所述电源组件用于电源导线的连接,所述通讯组件用于通讯导线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快充报文数据采集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dc+电极(3)、dc-电极(4)和pe电极(5),所述dc+电极(3)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所述dc-电极(4)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所述pe电极(5)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快充报文数据采集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组件包括a+电极(6)、a-电极(7)、cc1电极(8)、cc2电极(9)、s+电极(10)和s-电极(11),所述a+电极(6)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所述a-电极(7)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所述cc1电极(8)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所述cc2电极(9)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所述s+电极(10)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所述s-电极(11)也固定在转接口主体(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快充报文数据采集端,其特征在于,所述a+电极(6)、a-电极(7)、cc1电极(8)、cc2电极(9)、s+电极(10)和s-电极(11)分别与接线端主体(2)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快充报文数据采集端,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转接口主体,转接口主体的上端固定有接线端主体,转接口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源组件和通讯组件,电源组件用于电源导线的连接,通讯组件用于通讯导线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转接口主体、接线端主体、电源组件和通讯组件的结构设计,能有效的获取快充充电时,充电桩与车辆之间的通讯的数据报文,能够从报文中解析出充电故障的原因,为维修充电故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不破坏原充电系统的线路设施,不增加高压电泄露危险,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创鸿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1
技术公布日:20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