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微压氧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2652发布日期:2022-06-14 23:3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微压氧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式氧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式微压氧舱。


背景技术:

2.氧舱通过管道及控制系统把高浓度氧气和净化压缩空气输入,在舱内部形成大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并且具有比外界较高的氧浓度,形成有利于人体吸收氧气的环境,用于医疗、运动员、高原缺氧等状态下的人员吸氧补充,传统的氧舱不便于进行移动,不能及时有效的对吸氧者进行诊疗,使得无法正常进行科研、施工、旅游和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微压氧舱,包括设备柜、工作间、压力舱、外舱体,外舱体安装在车体车厢位置,设备柜、工作间、压力舱安装在外舱体内部,压力舱对称安装在外舱体内部,两个压力舱之间设有设备柜和工作间,压力舱在工作间的位置安装有内舱门;压力舱外侧设有观察窗,观察窗对应的外舱体位置开有窗口,便于吸氧者观察舱外情况及欣赏舱外风景;工作间内设置有控制显示屏、边柜和翻板凳,边柜和翻板凳便于工作人员登记录入信息,控制显示屏控制压力舱的运行、集中控制压力舱内压力、温度及氧浓度等的调节,控制显示屏旁边设有紧急泄压阀,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紧急泄压,便于吸氧者及时出压力舱。
4.进一步的,设备柜为制氧系统、空气压缩系统、空调系统、降噪系统、热量排泄系统、电控系统集成到设备柜内,前后两个压力舱共用一个设备柜,实现轻量化的目标,既美观又实用,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
5.进一步的,外舱体前侧设置有发电机组,可以采用市电接口供电,在没有市电接口的情况下使用,还可以采用太阳能储能。
6.进一步的,外舱体在工作间的位置设置有进出门,压力舱舱体采用三明治式复合板结构,压力舱最外层覆盖铝合金板材和型材,充分减轻了整体产品的重量,节约能耗,提高车辆的机动性能。
7.有益效果:
8.1.本实用新型为可移动的氧舱装置,舱体可整体运输和安装,当吸氧者人数较多时,启动两个压力舱工作,吸氧者人数少时,启动一个压力舱工作即可,布局合理美观,更加灵活批次安排吸氧人员;设备柜采用高铁高度集成性和模块化技术,结构可靠、降噪性能优良。
9.2.本实用新型采用铝合金轻量化结构设计及模块化的安装方式,大大降低了运输能耗,具有高承载、高密封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特点,兼具美观和轻量化。
10.3.本实用新型针对高原的极端气候特点,采用了舱中舱布局,外舱体既满足国军标gjb6109要求,又能承受大范围的温度冲击,具有扛强太阳辐射,高耐湿热、霉菌、盐雾、沙尘、风力等,高抗跌落、抗冲击的性能,还满足了隔热保温、降噪的特点。
11.4.本实用新型针对高海拔地区使用环境设计开发的,改善高原地区生活、工作人员的高原病、亚健康、组织缺氧等问题;可供多人使用的车载微高压氧舱,融合多年高铁车辆产品的设计经验,结合智能化、模块化、轻量化的特点,发挥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等优势。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压力舱和外舱体侧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压力舱和外舱体上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如图所示:外舱体1、进出门2、压力舱3、控制显示屏4、内舱门5、观察窗6、设备柜7、工作间8、发电机组9。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一种移动式微压氧舱,包括设备柜7、工作间8、压力舱3、外舱体1,外舱体1安装在车体车厢位置,设备柜7、工作间8、压力舱3安装在外舱体1内部,压力舱3对称安装在外舱体1内部,两个压力舱之间设有设备柜7和工作间8,压力舱在工作间8的位置安装有内舱门5;压力舱外侧设有观察窗6,观察窗6对应的外舱体1位置开有窗口,便于吸氧者观察舱外情况及欣赏舱外风景;工作间8内设置有控制显示屏4、边柜和翻板凳,边柜和翻板凳便于工作人员登记录入信息,控制显示屏4控制压力舱的运行、集中控制压力舱内压力、温度及氧浓度等的调节,控制显示屏4旁边设有紧急泄压阀,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紧急泄压,便于及时出舱。
18.设备柜7为制氧系统、空气压缩系统、空调系统、降噪系统、热量排泄系统、电控系统集成到设备柜7内,前后两个压力舱共用一个设备柜7,实现轻量化的目标,既美观又实用,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
19.外舱体1前侧设置有发电机组9,可以采用市电接口供电,在没有市电接口的情况下使用,功率20kw,还可以采用太阳能储能;外舱体1在工作间8的位置设置有进出门2,压力舱舱体1采用三明治式复合板结构,最外层覆盖铝合金板材和型材,充分减轻了整体产品的重量,节约能耗,提高车辆的机动性能。
20.出厂时氧舱系统和车辆集成,货车运输,起重机装卸,将舱体作为单独的部件进行运输,通过设备上的液压设备与支撑杆,实现压力舱的自装卸功能。
21.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2.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柜、工作间、压力舱、外舱体,所述外舱体安装在车体车厢位置,所述设备柜、工作间、压力舱安装在外舱体内部,所述压力舱对称安装在外舱体内部,两个压力舱之间设有设备柜和工作间,所述压力舱在工作间的位置安装有舱门;所述压力舱外侧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对应的外舱体位置开有窗口;所述工作间内设置有控制显示屏、边柜和翻板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柜为制氧系统、空气压缩系统、空调系统、降噪系统、热量排泄系统、电控系统集成到设备柜内,前后两个压力舱共用一个设备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舱体前侧设置有发电机组或市电接口供电或采用太阳能储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舱体在工作间的位置设置有进出门,所述压力舱舱体采用三明治式复合板结构,所述压力舱最外层覆盖铝合金板材和型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显示屏旁边设有紧急泄压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式氧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微压氧舱,包括设备柜、工作间、压力舱、外舱体,外舱体安装在车体车厢位置,设备柜、工作间、压力舱安装在外舱体内部,压力舱对称安装在外舱体内部,两个压力舱之间设有设备柜和工作间,压力舱在工作间的位置安装有内舱门;压力舱外侧设有观察窗,观察窗对应的外舱体位置开有窗口;工作间内设置有控制显示屏、边柜和翻板凳,控制显示屏旁边设有紧急泄压阀,本实用新型舱体可整体运输和安装,可以灵活启动两个压力舱,批次安排吸氧人员;设备柜采用高铁高度集成性和模块化技术,结构可靠、降噪性能优良;采用舱中舱布局、外舱体满足国军标要求,满足了隔热保温、降噪的特点。降噪的特点。降噪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皓峰 胡立群 郭英莲 邵白白 王耀武 冯冰 李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威奥轨道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4
技术公布日:2022/6/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