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1322发布日期:2022-08-12 19:3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车内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2.以往的车载座椅均为空间填充式安装结构,将绝大多数的空间都占用后适配于使用者;但是现有技术中作为运输人员单位的运兵车,则是为了有效节约空间,以便于随时作战的特殊车辆。该种车辆对比以往的将舒适体验调整为人体活动灵活性体验。而以往的运兵车仅仅是为了强调车载座位的灵活性而忽略了座椅的舒适性;在长期颠簸运输的过程中,不够舒适的座椅也同样会消磨人员的体力。因此运兵车的舒适体验感也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重板块加强组合结构,添加网制结构的坐垫适配使用者,提高使用体验以及舒适度,节省空间以及操作简单的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包括垫板和支撑臂;所述垫板通过栓钉固定安装在组合板上端面,所述组合板左侧端头通过固定端头折叠安装车载内壁上,所述组合板右侧端头通过螺栓活动安装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通过支撑端头固定安装在车载内壁底部;
5.所述组合板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顶部通过卡扣均匀安装有装配环,所述装配环内部填充安装有垫网,所述垫网与下板上端面安装的坐垫机构挤压接触。
6.进一步,所述装配环包括上环盖和下环盖,所述上环盖和下环盖内部均呈空腔状态,所述下环盖内壁通过限位关节卡装有网环,所述网环外圈缠绕有垫网。
7.更进一步,所述上环盖内圈外侧留有网口,垫网沿网口向上环盖和下环盖内腔延展。
8.更进一步,所述装配环前端开设有腿槽,所述腿槽呈广角式开口状态。
9.更进一步,所述坐垫机构包括泡沫垫和拉伸带,下板上端面前后两侧竖直连接有两组加强筋,两组加强筋与下板之间留有装配空腔,所述装配空腔内部横向安装有两根拉伸带,所述拉伸带带体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组泡沫垫,所述泡沫垫通过耳件与拉伸带固定连接,所述泡沫垫与垫网上下位置对应。
10.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叠贴壁式的装配结构安装座椅,解决了再非使用状态下无法折叠节省空间的技术问题;同时组合板块上端面通过装配环固定安装的网垫结构,可增加座位的舒适度。网垫结构属于内陷弹性结构,可避免在人员运输的过程中,因颠簸而导致无法坐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的左视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的局部俯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装配环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下板的俯视图。
15.附图标记列表:1为固定端头、2为垫板、3为栓钉、5为支撑端头、6为支撑臂、7为组合板、8为加强筋、9为装配环、10为垫网、11为腿槽、12为网口、13为网环、14为卡扣、15为限位关节、16为泡沫垫、17为耳件、18为拉伸带;
16.7-1为上板、7-2为下板、9-1为上环盖、9-2为下环盖。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8.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包括垫板和支撑臂;所述垫板2通过栓钉3固定安装在组合板7上端面,所述组合板7左侧端头通过固定端头1折叠安装车载内壁上,所述组合板7右侧端头通过螺栓活动安装有支撑臂6,所述支撑臂6通过支撑端头5固定安装在车载内壁底部;所述支撑端头5通过与车厢侧壁及车厢底板相抵接触,从而固定在车载内壁底部的车角处(即车厢侧壁与车厢底板连接端形成的夹角处),此时组合板7与支撑臂6以及车厢侧壁形成稳定三角形,从而固定住整个车载座椅;当使用车载座椅时,将支撑端头5通过上述方式固定安装在车内壁底部,当不需要使用时,提起组合板7,便会使支撑臂6来带支撑端头5一起脱离车载内壁,从而折叠存放;所述组合板7包括上板7-1和下板7-2,所述上板7-1顶部通过卡扣14均匀安装有装配环9,所述装配环9内部填充安装有垫网10,所述垫网10与下板7-2上端面安装的坐垫机构挤压接触。其中,本实用新型以节省人员单位运输车车载座椅节省空间以及提升使用舒适度为中心。由于长期颠簸会损耗车内运输人员的体力,从而加深疲劳感。以往的条件下添加座椅舒适条件的同时,座椅本身的成本以及使用空间,最终还是无法避免舍本求末的情况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改造车载折叠椅本身,将折叠椅由单层一体式结构修改为双层组合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将双层结构的组合板7由上板7-1和下板7-2组合固定构成,上板7-1作为使用者直接接触的板件,而下板7-2为支撑上板的底部垫板结构。组合板7先通过固定端头1固定安装在车载内壁上,便于在非使用状态下折叠存放。而为了增加上板7-1的使用舒适度,将连同垫网10的装配环9安装在上板7-1顶部的卡扣14安装位置。而使用人员可通过接触网垫10完成车辆运行的震动。
19.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装配环9包括上环盖9-1和下环盖9-2,所述上环盖9-1和下环盖9-2内部均呈空腔状态,所述下环盖9-2内壁通过限位关节15卡装有网环13,所述网环13外圈缠绕有垫网10。所述上环盖9-1内圈外侧留有网口12,垫网10沿网口12向上环盖9-1和下环盖9-2内腔延展。其中,装配环9属于双层组装上下拆分结构,可通过拆分的形式将套装垫网10的网环13卡装在上环盖9-1和下环盖9-2组合的空腔内。而为了配合垫网10的延展性,在上环盖9-1内侧保留了网口12,通过网口12将垫网10露出并且提供使用。
20.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装配环9前端开设有腿槽11,所述腿槽11呈广角式
开口状态。其中,腿槽11的设置可延伸装配环9以及垫网10的低水平平面,配合使用者腿部延伸,避免腿部与臀部的高度不一而产生中心不平衡的使用感。
2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坐垫机构包括泡沫垫16和拉伸带18,下板7-2上端面前后两侧竖直连接有两组加强筋8,两组加强筋8与下板7-2之间留有装配空腔,所述装配空腔内部横向安装有两根拉伸带18,所述拉伸带18带体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组泡沫垫16,所述泡沫垫16通过耳件17与拉伸带18固定连接,所述泡沫垫16与垫网10上下位置对应。其中,而由于使用者的臀部相对于垫网10压力较大,光靠垫网10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泡沫垫16作为底部辅助支撑组件。而为了固定泡沫垫16的位置,将拉伸带18水平安装在下板7-2上端面,从而进一步的固定泡沫垫16的位置。
22.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包括垫板和支撑臂;其特征是:所述垫板(2)通过栓钉(3)固定安装在组合板(7)上端面,所述组合板(7)左侧端头通过固定端头(1)折叠安装车载内壁上,所述组合板(7)右侧端头通过螺栓活动安装有支撑臂(6),所述支撑臂(6)通过支撑端头(5)固定安装在车载内壁底部;所述组合板(7)包括上板(7-1)和下板(7-2),所述上板(7-1)顶部通过卡扣(14)均匀安装有装配环(9),所述装配环(9)内部填充安装有垫网(10),所述垫网(10)与下板(7-2)上端面安装的坐垫机构挤压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装配环(9)包括上环盖(9-1)和下环盖(9-2),所述上环盖(9-1)和下环盖(9-2)内部均呈空腔状态,所述下环盖(9-2)内壁通过限位关节(15)卡装有网环(13),所述网环(13)外圈缠绕有垫网(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其特征是:所述上环盖(9-1)内圈外侧留有网口(12),垫网(10)沿网口(12)向上环盖(9-1)和下环盖(9-2)内腔延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装配环(9)前端开设有腿槽(11),所述腿槽(11)呈广角式开口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坐垫机构包括泡沫垫(16)和拉伸带(18),下板(7-2)上端面前后两侧竖直连接有两组加强筋(8),两组加强筋(8)与下板(7-2)之间留有装配空腔,所述装配空腔内部横向安装有两根拉伸带(18),所述拉伸带(18)带体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组泡沫垫(16),所述泡沫垫(16)通过耳件(17)与拉伸带(18)固定连接,所述泡沫垫(16)与垫网(10)上下位置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座椅内置调节支撑组件,包括垫板和支撑臂;所述垫板通过栓钉固定安装在组合板上端面,所述组合板左侧端头通过固定端头折叠安装车载内壁上,所述组合板右侧端头通过螺栓活动安装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通过支撑端头固定安装在车载内壁底部;所述组合板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顶部通过卡扣均匀安装有装配环,所述装配环内部填充安装有垫网,所述垫网与下板上端面安装的坐垫机构挤压接触。折叠贴壁式的装配结构安装座椅,解决非使用状态下无法折叠节省空间的技术问题;组合板块上端面通过装配环固定安装的网垫结构,增加座位的舒适度。网垫结构属于内陷弹性结构,解决在人员运输的过程中,因颠簸导致无法坐稳的技术问题。法坐稳的技术问题。法坐稳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 陈国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市九洲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1
技术公布日:2022/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