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4002发布日期:2022-04-14 13:2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头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头枕。


背景技术:

2.汽车的座椅头枕,作为驾驶舒适性配置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在汽车内饰零件中占有重要地位。驾乘人员对头枕功能需求也不断提高,当驾乘人员在汽车座椅上睡觉时,由于进入睡眠状态后颈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一般会需要将头部靠向侧面的支撑物,而现有的乘用车头枕的前侧较为平坦,仅做到为头部提供后侧的支撑,缺少侧面的支撑物,驾乘人员容易失去平衡而惊扰睡眠,甚至在睡觉过程中造成落枕的情况,不利于后续的继续驾驶。
3.而在现有技术中,如专利cn201721093491.4,他可以很好的控制头枕进行相应得调整,以适用于以驾驶时与休息时两种不同的使用状态,但其控制过程中,自动化不足,且使用过程中稳定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在汽车正常行驶时,不用影响头枕使用,而在休息时,可以在头枕两侧提供保护的一种座椅头枕。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座椅头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驱动装置和两个用于调节本体倚靠舒适度的调节器,两个所述调节器分别设于驱动装置的两侧用于调节本体的倚靠弧度,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组件同时驱动两个调节器。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驾驶员正常行驶时,座椅头枕与普通头枕相同,保持平整的使用状态,在进行休息时,可以通过操作驱动装置,同时控制两个调节器,使两个调节器同时调节座椅头枕两侧的弧度,保护乘坐人员,保证乘坐人员的休息质量,充分体现了自动化控制的功能,同时通过精准的控制驱动装置,可以保证头枕使用的稳定性。
7.作为改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双向蜗杆,所述双向蜗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调节器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双向蜗杆的中部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通过所述改进,实现仅通过一个驱动装置,同时控制两个调节器的目的。
8.作为改进,所述双向蜗杆的两端均设有传动蜗杆,两个所述传动蜗杆的传动方向相反,所述调节器上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蜗杆与传动齿轮传动连接,通过所述改进,实现双向蜗杆与调节器的传动连接,同时实现两个调节器同向抬起或者展开的目的。
9.作为改进,所述调节器包括传动齿轮和调节杆,所述传动齿轮用于传动连接传动组件与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连接有用于倚靠的调节垫。
10.作为改进,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均设有与调节垫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调节垫通过与连接柱连接实现同步转动,通过所述改进,实现调节杆与调节垫的连接,同时调节杆的两端同时与一个调节垫进行连接,可以保证调节垫在调节时的稳定性。
11.作为改进,所述传动齿轮与调节杆之间通过摩擦力进行传动连接,通过所述改进,
可以实现调节杆在调节过程中的过载预防能力,当调节垫在调节过程中与头相抵时,调节垫将无法继续转动。
12.作为改进,所述调节杆沿轴向上设有第一抵块和第二抵块,所述传动齿轮的一端与第一抵块相抵,所述传动齿轮的另一端与第二抵块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传动齿轮的另一端相抵,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抵块相抵,通过所述改进,可以保证传动齿轮与调节杆之间摩擦力的有效性,保证两者传动的有效性。
13.作为改进,所述传动齿轮与第一抵块相抵的一端设有圆台形凸起,所述第一抵块设有与圆台形凸起相配合的圆台形凹槽,通过所述改进,不仅增加了摩擦面积,同时还保证了传动齿轮与调节杆的同轴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调节垫未示出)。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壳体后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动齿轮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杆安装结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所示:1、驱动装置,2、调节器,2.1、传动齿轮,2.1.1、圆台形凸起,2.2、调节杆,2.2.1、连接柱,2.2.2、第一抵块,2.2.3、第二抵块,2.2.4、圆台形凹槽,2.4、弹簧,3、传动组件,3.1、双向蜗杆,3.1.1、传动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21.如图1-2所示,一种座椅头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驱动装置1和两个用于调节本体倚靠舒适度的调节器2,两个所述调节器2分别设于驱动装置1的两侧用于调节本体的倚靠弧度,所述驱动装置1通过传动组件3同时驱动两个调节器2,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双向蜗杆3.1,所述双向蜗杆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调节器2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双向蜗杆3.1的中部设有与驱动装置1进行蜗轮蜗杆传动连接齿轮,所述双向蜗杆3.1的两端均设有传动蜗杆3.1.1,两个所述传动蜗杆3.1.1的传动方向相反,所述调节器2上设有传动齿轮2.1,所述传动蜗杆3.1.1与传动齿轮2.1之间通过一个传动蜗轮传动连接。
22.所述调节器2包括传动齿轮2.1和调节杆2.2,所述传动齿轮2.1用于传动连接传动组件3与调节杆2.2,所述调节杆2.2上连接有用于倚靠的调节垫,所述调节杆2.2的两端均设有与调节垫连接的连接柱2.2.1,所述调节垫通过与连接柱2.2.1连接实现同步转动,当调节杆2.2进行转动时,调节垫就进行绕调节杆2.2转动,实现倚靠弧度的变化。
23.如图2-5所示,所述传动齿轮2.1与调节杆2.2之间通过摩擦力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调节杆2.2沿轴向上设有第一抵块2.2.2和第二抵块2.2.3,所述传动齿轮2.1的一端与第一抵块2.2.2相抵,所述传动齿轮2.1的另一端与第二抵块2.2.3之间设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的一端与传动齿轮2.1的另一端相抵,所述弹簧2.4的另一端与第二抵块2.2.3相抵,所述传动齿轮2.1与第一抵块2.2.2相抵的一端设有圆台形凸起2.1.1,所述第一抵块2.2.2设有与圆台形凸起2.1.1相配合的圆台形凹槽2.2.4,弹簧2.4套接在调节杆2.2上。
24.上述驱动装置1为电机。
25.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驱动装置(1)和两个用于调节本体倚靠舒适度的调节器(2),两个所述调节器(2)分别设于驱动装置(1)的两侧用于调节本体的倚靠弧度,所述驱动装置(1)通过传动组件(3)同时驱动两个调节器(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双向蜗杆(3.1),所述双向蜗杆(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调节器(2)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双向蜗杆(3.1)的中部与驱动装置(1)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蜗杆(3.1)的两端均设有传动蜗杆(3.1.1),两个所述传动蜗杆(3.1.1)的传动方向相反,所述调节器(2)上设有传动齿轮(2.1),所述传动蜗杆(3.1.1)与传动齿轮(2.1)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2)包括传动齿轮(2.1)和调节杆(2.2),所述传动齿轮(2.1)用于传动连接传动组件(3)与调节杆(2.2),所述调节杆(2.2)上连接有用于倚靠的调节垫。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2)的两端均设有与调节垫连接的连接柱(2.2.1),所述调节垫通过与连接柱(2.2.1)连接实现同步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2.1)与调节杆(2.2)之间通过摩擦力进行传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2)沿轴向上设有第一抵块(2.2.2)和第二抵块(2.2.3),所述传动齿轮(2.1)的一端与第一抵块(2.2.2)相抵,所述传动齿轮(2.1)的另一端与第二抵块(2.2.3)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传动齿轮(2.1)的另一端相抵,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抵块(2.2.3)相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2.1)与第一抵块(2.2.2)相抵的一端设有圆台形凸起(2.1.1),所述第一抵块(2.2.2)设有与圆台形凸起(2.1.1)相配合的圆台形凹槽(2.2.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驱动装置(1)和两个用于调节本体倚靠舒适度的调节器(2),两个所述调节器(2)分别设于驱动装置(1)的两侧用于调节本体的倚靠弧度,所述驱动装置(1)通过传动组件(3)同时驱动两个调节器(2)。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在汽车正常行驶时,不用影响头枕使用,而在休息时,可以在头枕两侧提供保护的一种座椅头枕。种座椅头枕。种座椅头枕。


技术研发人员:叶仙波 姜正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7
技术公布日:2022/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