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的调整方法、装置、车辆、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76225发布日期:2023-09-08 17:4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座椅的调整方法、装置、车辆、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座椅的调整方法、装置、车辆、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逐渐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的代步工具。用户对车辆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车辆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座椅作为车辆舒适度最直观的体现,对其所要求的性能越来越高。为此,在开始驾驶汽车之前,需要对汽车座椅进行调整以适应乘员。

2、如果汽车座椅无法适应乘员,则乘员在驾驶过程中可能需要保持很蜷缩的姿势,会增加驾驶或乘坐疲劳感。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为了缓解疲劳,通常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该种调节效率比较低,即舒适度需要通过不断重复调整获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座椅的调整方法、装置、车辆、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的调整方法,其中,包括:

3、采集座椅上乘客的脸部图像信息及心率信息;

4、基于所述当前姿态信息及心率信息判断乘客是否为睡眠状态;

5、若确定为睡眠状态,则将所述座椅调整为睡眠模式。

6、可选的,所述采集座椅上乘客的当前姿态信息及心率信息包括:

7、基于预设毫米波雷达采集第一乘客的第一心率信息;所述第一乘客为除驾驶员位的其他乘客;

8、基于预设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一乘客的第一脸部图像信息。

9、可选的,基于所述当前姿态信息及心率信息判断乘客是否为睡眠状态包括:

10、确认所述第一脸部图像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睡眠特征;

11、确认所述第一心率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心率;

12、若所述当前姿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睡眠特征,和所述第一心率信息符合所述预设心率,则确认所述第一乘客当前处于所述第一睡眠姿态。

13、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座椅调整为睡眠模式包括:

14、在确所述定第一乘客当前处于所述第一睡眠姿态的前提下,控制所述座椅调整为第一睡眠模式;

15、所述第一睡眠模式包含控制座椅预设角度、控制座椅震动器关闭、控制车载音响调低音量、控制空调调低风速中的至少一项。

16、可选的,所述采集座椅上乘客的当前姿态信息及心率信息包括:

17、基于所述预设毫米波雷达采集第二乘客的第二心率信息;所述第二乘客为驾驶员;

18、基于所述预设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二乘客的第二脸部图像信息。

19、可选的,基于所述当前姿态信息及心率信息判断乘客是否为睡眠状态包括:

20、若所述第二心率信息符合预设睡眠特征,和/或所述第二脸部图像信息符合预设心率,则确认所述第二乘客当前处于所述第二睡眠姿态。

21、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座椅调整为睡眠模式包括:

22、在确所述定第二乘客当前处于所述第二睡眠姿态的前提下,控制所述座椅调整为第二睡眠模式;

23、所述第二睡眠模式包含控制座椅震动器启动、控制发出预警提示音中的至少一项。

24、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的调整装置,包括:

25、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座椅上乘客的脸部图像信息及心率信息;

26、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当前姿态信息及心率信息判断乘客是否为睡眠状态;

27、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确定为睡眠状态时,将所述座椅调整为睡眠模式。

28、可选的,所述采集单元包括:

29、第一采集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毫米波雷达采集第一乘客的第一心率信息;所述第一乘客为除驾驶员位的其他乘客;

30、第二采集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一乘客的第一脸部图像信息。

31、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包括:

32、第一确认模块,用于确认所述第一脸部图像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睡眠特征;

33、第二确认模块,用于确认所述第一心率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心率;

34、第三确认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确认模块确认所述当前姿态信息符合所述预设睡眠特征,和所述第二确认模块确认所述第一心率信息符合所述预设心率时,确认所述第一乘客当前处于第一睡眠姿态。

35、可选的,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在确所述定第一乘客当前处于所述第一睡眠姿态的前提下,控制所述座椅调整为第一睡眠模式;

36、所述第一睡眠模式包含控制座椅预设角度、控制座椅震动器关闭、控制车载音响调低音量、控制空调调低风速中的至少一项。

37、可选的,所述采集单元包括:

38、第三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设毫米波雷达采集第二乘客的第二心率信息;所述第二乘客为驾驶员;

39、第四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设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二乘客的第二脸部图像信息。

40、可选的,所述采集单元还包括:

41、第三确认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三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第二心率信息符合预设睡眠特征,和/或所述第四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第二脸部图像信息符合预设心率时,确认所述第二乘客当前处于第二睡眠姿态。

42、可选的,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在确所述定第二乘客当前处于所述第二睡眠姿态的前提下,控制所述座椅调整为第二睡眠模式;

43、所述第二睡眠模式包含控制座椅震动器启动、控制发出预警提示音中的至少一项。

44、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45、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46、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47、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8、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9、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50、本公开提供的座椅的调整方法、装置、车辆、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采集座椅上乘客的脸部图像信息及心率信息之后,基于所述当前姿态信息及心率信息判断乘客是否为睡眠状态,若确定为睡眠状态,则将所述座椅调整为睡眠模式。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自动基于乘客的脸部图像信息及心率信息识别该乘客是否当前处于睡眠状态,无需乘客的手动调整即可完成座椅的调整,简单便捷。

51、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座椅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座椅上乘客的当前姿态信息及心率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当前姿态信息及心率信息判断乘客是否为睡眠状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座椅调整为睡眠模式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座椅上乘客的当前姿态信息及心率信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当前姿态信息及心率信息判断乘客是否为睡眠状态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座椅调整为睡眠模式包括:

8.一种座椅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的调整装置。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11.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公开公开了座椅的调整方法、装置、车辆、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技术领域,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在采集座椅上乘客的脸部图像信息及心率信息之后,基于所述当前姿态信息及心率信息判断乘客是否为睡眠状态,若确定为睡眠状态,则将所述座椅调整为睡眠模式。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自动基于乘客的脸部图像信息及心率信息识别该乘客是否当前处于睡眠状态,无需乘客的手动调整即可完成座椅的调整,简单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傅强,丁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