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加热系统和车辆动力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1435发布日期:2023-09-20 20:1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智能加热系统和车辆动力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包括电机的智能加热系统和车辆动力模块。


背景技术:

1、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的车辆动力模块在例如-40度以下的低温下,会存在电池续航能力下降、密封性能下降、供油滞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考虑针对车辆动力模块新增辅助加热系统。但是,这样的辅助加热系统需要额外费用,并且需要额外的安装空间。

2、另外,可以考虑利用电机的堵转加热来维持电池温度等。但是,这需要一个复杂的热管理系统,而且需要投入巨额研发资金来改变原有系统。此外,并非每个系统都可以利用电机进行堵转加热。例如,在离合器常开,驱动系统在低温下无法实现功能时,由于电机与发动机、车轮分离,电机无法进入堵转模式。

3、此外,中国发明专利cn112787568b公开了对电机的主动短路(简称asc,即activeshort circuit)进行控制的方法,其在系统功能出现故障时,为确保车辆动力模块进入安全工作状态而使电机主动短路。但是,该专利并未涉及车辆动力模块的低温运行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加热系统和车辆动力模块。

2、本申请提出一种智能加热系统,其包括:电机,其具有定子;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电机执行主动短路加热模式,在所述主动短路加热模式下,使所述电机主动短路,从而对浸泡所述定子的热媒进行加热。

3、在至少一个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主动短路加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对逆变器进行控制,从而使所述电机主动短路。

4、在至少一个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主动短路加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定子的两相绕组主动短路,从而对所述热媒进行加热。

5、在至少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加热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定子的绕组的温度。

6、在至少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加热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定子的母线中的热继电器。

7、在至少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加热系统还包括对加热后的所述热媒进行输送的泵。

8、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车辆动力模块,其包括上述的智能加热系统。

9、在至少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辆动力模块是p1混合动力模块或p2混合动力模块,所述电机是设于所述车辆动力模块的同轴电机。

10、在至少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是电机控制器。

11、在至少一个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主动短路加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电机主动短路,从而对作为所述热媒的变速箱油进行加热。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无需对现有系统进行大幅的设计变更且制造成本低的智能加热系统和包括该智能加热系统的车辆动力模块。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动短路加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2)对逆变器进行控制,从而使所述电机(1)主动短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动短路加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2)使所述定子(11)的两相绕组主动短路,从而对所述热媒(3)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用于测量所述定子(11)的绕组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定子(11)的母线(14)中的热继电器(6)。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加热后的所述热媒(3)进行输送的泵(4)。

7.一种车辆动力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加热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动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动力模块是p1混合动力模块或p2混合动力模块,所述电机(1)是设于所述车辆动力模块的同轴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动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2)是电机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动力模块,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加热系统和车辆动力模块,智能加热系统包括:电机(1),其具有定子(11);以及控制单元(2),其控制所述电机(1)执行主动短路加热模式,在所述主动短路加热模式下,使所述电机(1)主动短路,从而对浸泡所述定子(1)的热媒(3)进行加热。由此,无需对现有系统进行大幅的设计变更且制造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李希意,黄婉婧,龚文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