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接口、换电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5971发布日期:2024-03-05 15:29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换电接口、换电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换电接口、换电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电池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进行充换电的方式受到广泛关注。

2、由于充电模式充电时间较长,换电模式逐渐受到重视。换电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整包换电模式,即整块电池更换的方式,但整包换电对于换电站的建设成本较高,且不同车企之间无法进行兼容,普及难,另一种分包换电模式应运而生,分包换电是指为电池设计更小的标准化模块,可以根据车型实现电池模块化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电接口、换电装置及车辆。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电接口,所述换电接口用于电池包,所述换电接口包括本体、电气接口和液冷接口,所述本体与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电气接口和所述液冷接口贯穿所述本体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所述电气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气器件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电气器件,所述液冷接口用于连接外部液冷管道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液冷管道。

3、可选地,所述换电接口包括插座端和插头端,所述插座端包括插座壳体、所述第一电气接口和所述第一液冷接口,所述插头端包括插头壳体、所述第二电气接口和所述第二液冷接口,所述插座壳体和所述插头壳体插接形成所述本体,所述插座壳体和/或所述插头壳体与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电气接口包括第一电气接口和第二电气接口,所述液冷接口包括第一液冷接口和第二液冷接口;

4、所述第一电气接口朝向所述插头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气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气接口背向所述插头端的一端穿过所述插座壳体后伸出所述插座壳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电气接口远离所述插座端的一端穿过所述插头壳体后伸出所述插头壳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

5、第一液冷接口朝向所述插头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冷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液冷接口背向所述插头端的一端穿过所述插座壳体后伸出所述插座壳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液冷接口远离所述插座端的一端穿过所述插头壳体后伸出所述插头壳体的第二侧。

6、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气接口构造为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二电气接口构造为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中空且所述第一接线柱朝向所述第二电气接口的一端构造为电气插孔,所述第二接线柱朝向所述第一电气接口的一端构造为与所述电气插孔配合的电气插针,所述电气插针与所述电气插孔插接,所述第二接线柱背向所述第一电气接口的一端构造为电气端子。

7、可选地,所述第一液冷接口两端分别构造为第一管道接头和第二管道接头,所述第二液冷接口两端分别构造为第三管道接头和第四管道接头;

8、所述第一管道接头背向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的一端穿过所述插座壳体后伸出所述插座壳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管道接头背向所述第一管道接头与所述第三管道接头连接,所述第四管道接头背向所述第三管道接头的一端穿过所述插头壳体后伸出所述插头壳体的第二侧。

9、可选地,所述第二管道接头或所述第三管道接头内设有截止阀。

10、可选地,所述插座壳体与所述插头壳体中的一者上设有导向套筒,所述插座壳体与所述插头壳体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可插入所述导向套筒中,以使所述插座壳体与所述插头壳体插接。

11、可选地,所述本体构造为内部形成有收容腔的外壳,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收容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电气接口位于所述本体内的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液冷接口位于所述本体内的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12、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电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换电装置包括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的换电接口;

13、所述换电装置还包括电池包、与外部电气器件连接的线束总成和与外部液冷器件连接的液冷管道总成,所述电池包与所述车辆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电池包与所述换电接口连接,所述换电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线束总成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电气器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液冷管道总成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液冷管道。

14、可选地,所述电池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换电接口收容于所述第一开口中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电接口与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连接。

15、可选地,所述换电接口包括插座端和插头端,所述插座端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头端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和所述插头壳体插接形成所述本体,其中,所述插头端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插头壳体与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连接,所述插座端位于所述壳体外。

16、可选地,所述换电装置包括n个所述电池包和n个所述换电接口,n大于或等于1,一个所述电池包与一个所述换电接口连接,每个所述电池包均与所述车辆可拆卸连接,且在n大于1时,n个所述电池包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

17、可选地,所述换电装置还包括换电框架,所述换电框架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体连接,所述换电框架包括至少一个框架臂,所述至少一个框架臂将所述换电框架围合形成的第一收容空间分隔为至n个收容子空间,一个所述收容子空间用于收容一个所述电池包,且每个所述电池包均与对应的所述收容子空间可拆卸连接。

18、可选地,电池包朝向所述收容子空间的侧面上设有锁紧件,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换电框架锁紧。

19、可选地,所述换电装置还包括固定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换电框架连接,所述固定架用于固定所述线束总成和所述液冷管道总成。

20、可选地,所述换电装置还包括n个第二连接件,一个所述换电接口通过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长度大于预设值,以使所述换电接口与所述固定架之间形成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线束总成和所述液冷管道总成。

21、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的换电装置。

22、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换电接口上集成设计有电气接口和液冷接口,使得换电接口不仅可以实现电池包与外部的电气连接,还可以实现电池包与外部的液冷连接,实现对每一个电池包进行单独的加热或冷却,节省了设置单独的液冷接口的空间和接线资源。

23、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接口用于电池包,所述换电接口包括本体、电气接口和液冷接口,所述本体与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电气接口和所述液冷接口贯穿所述本体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所述电气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气器件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电气器件,所述液冷接口用于连接外部液冷管道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液冷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接口包括插座端和插头端,所述插座端包括插座壳体、第一电气接口和第一液冷接口,所述插头端包括插头壳体、第二电气接口和第二液冷接口,所述插座壳体和所述插头壳体插接形成所述本体,所述插座壳体和/或所述插头壳体与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电气接口包括第一电气接口和第二电气接口,所述液冷接口包括第一液冷接口和第二液冷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气接口构造为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二电气接口构造为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中空且所述第一接线柱朝向所述第二电气接口的一端构造为电气插孔,所述第二接线柱朝向所述第一电气接口的一端构造为与所述电气插孔配合的电气插针,所述电气插针与所述电气插孔插接,所述第二接线柱背向所述第一电气接口的一端构造为电气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接口两端分别构造为第一管道接头和第二管道接头,所述第二液冷接口两端分别构造为第三管道接头和第四管道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接头或所述第三管道接头内设有截止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与所述插头壳体中的一者上设有导向套筒,所述插座壳体与所述插头壳体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可插入所述导向套筒中,以使所述插座壳体与所述插头壳体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构造为内部形成有收容腔的外壳,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收容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电气接口位于所述本体内的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液冷接口位于所述本体内的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8.一种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所述换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换电接口收容于所述第一开口中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电接口与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接口包括插座端和插头端,所述插座端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头端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和所述插头壳体插接形成所述换电接口的本体,其中,所述插头端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插头壳体与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连接,所述插座端位于所述壳体外。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装置包括n个所述电池包和n个所述换电接口,n大于或等于1,一个所述电池包与一个所述换电接口连接,每个所述电池包均与所述车辆可拆卸连接,且在n大于1时,n个所述电池包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装置还包括换电框架,所述换电框架与所述车辆的车体连接,所述换电框架包括至少一个框架臂,所述至少一个框架臂将所述框架围合形成的第一收容空间分隔为n个收容子空间,一个所述收容子空间用于收容一个所述电池包,且每个所述电池包均与对应的所述收容子空间可拆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包朝向所述收容子空间的侧面上设有锁紧件,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换电框架锁紧。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装置还包括固定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换电框架连接,所述固定架用于固定所述线束总成和所述液冷管道总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装置还包括n个第二连接件,一个所述换电接口通过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长度大于预设值,以使所述换电接口与所述固定架之间形成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线束总成和所述液冷管道总成。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电接口、换电装置及车辆,其中,换电接口用于电池包,所述换电接口包括本体、电气接口和液冷接口,所述本体与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电气接口和所述液冷接口贯穿所述本体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所述电气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气器件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电气器件,所述液冷接口用于连接外部液冷管道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液冷管道。本申请在换电接口上集成电气接口和液冷接口,节省了设置单独的液冷接口的空间和接线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漆辉,朱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集度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