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01896发布日期:2023-12-28 05:2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吹风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出行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吹风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无论传统车还是新能源车,在冬季前风挡会结霜或者结雾,霜或雾在前风挡会阻挡驾驶员视线,影响行车安全。所以,车载空调在冬季或外界温度较低时,需要开启除雾/除霜模式,空调箱会根据用户需求切换至除霜出风模式或除霜\吹脚出风模式,此时热风(除霜时)或冷风(除雾时)从空调箱吹出,经过仪表板的除霜风口,将风分配至前风挡玻璃。

2、热风或冷风会沿着前风挡流动,以对前风挡除霜或除雾。但是,由于前风档玻璃倾斜布置,空调箱送出的热风或冷风完成除霜或除雾操作后,热风或冷风会继续沿着前风挡玻璃吹至前排或后排乘员面部,使得乘员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影响乘员乘车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车载空调在除雾/除霜时的出风气流沿前风挡吹向乘员面部的问题,提供一种对车载空调除雾/除霜时的出风气流进行阻挡、避免出风气流吹向乘员面部的吹风装置及车辆。

2、一种吹风装置,设置于车辆内部的顶部,并靠近所述车辆的前风挡,所述吹风装置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前风挡;

3、所述车辆的车载空调执行除雾/除霜模式时,所述车载空调的出风气流沿所述前风挡流动,所述吹风装置送出对流气流,并与所述前风挡的出风气流对流中和。

4、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吹风装置包括壳体组件以及送风电机,所述壳体组件具有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前侧,并朝向所述前风挡设置,所述送风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中,并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

5、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蜗壳部以及送风部,所述蜗壳部与所述送风部连通,所述蜗壳部的中部具有所述进风口,所述送风部的前侧具有所述出风口,所述送风电机设置于所述送风部中。

6、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部中具有导风面,所述导风面连接所述出风口。

7、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与下壳,所述上壳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一蜗壳,所述下壳包括第二壳体以及第二蜗壳,所述第一蜗壳具有所述进风口,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对合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围设成所述送风部,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前风挡处张开形成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蜗壳与所述第二蜗壳对合形成所述蜗壳部。

8、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吹风装置还包括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中,所述加热部件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

9、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送风电机为无刷电机,所述加热部件为热敏电阻加热器。

10、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吹风装置还包括插接件,所述插接件电连接所述送风电机与所述加热部件,所述插接件插接连接至所述车载空调的控制器。

11、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吹风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通断连接所述送风电机与所述插接件,所述第二开关通断连接所述加热部件与所述插接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通断。

12、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吹风装置送出的对流气流的方向与所述前风挡的夹角范围为20°~45°。

13、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吹风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吹风装置对称设置于所述车辆内侧的顶部;

14、或者,所述吹风装置的所述出风口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为所述车辆宽度尺寸的1/2~4/5。

15、一种车辆,包括车身、车载空调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身内侧的顶部,所述车载空调设置于所述车身中。

16、本公开的吹风装置及车辆,该吹风装置安装于车辆,并安装于车辆内侧的车顶内饰板,该吹风装置靠近前风挡设置。吹风装置具有出风口,出风口朝向前风挡设置。吹风装置能够输出对流气流。当车辆的车载空调需要执行除雾/除霜模式时,车载空调输出出风气流,该出风气流沿前风挡流动,并对前风挡执行除雾/除霜操作。出风气流继续沿前风挡流动到车辆的顶部后,同时,吹风装置工作,通过出风口输出对流气流,对流气流会吹到前风挡,并与前风挡的出风气流对流中和,以改变前风挡上出风气流的流动方向。

17、该吹风装置设置在车辆内侧的顶部,在车载空调处于除雾/除霜模式时,吹风装置送出对流气流,以对车载空调除雾/除霜时输出的出风气流进行对流中和,解决目前车载空调在除雾/除霜时输出的出风气流沿前风挡流动后会吹向乘员面部的问题,防止车载空调输出的出风气流沿前风挡流动后吹向乘员的面部,提高乘员乘车的舒适性。同时,该吹风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乘员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车辆(10)内部的顶部,并靠近所述车辆(10)的前风挡(210),所述吹风装置(100)具有出风口(115),所述出风口(115)朝向所述前风挡(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100)包括壳体组件(110)以及送风电机(120),所述壳体组件(110)具有进风口(116)与所述出风口(115),所述出风口(115)位于所述壳体组件(110)的前侧,并朝向所述前风挡(210)设置,所述送风电机(120)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10)中,并连通所述进风口(116)与所述出风口(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10)包括蜗壳部(112)以及送风部(111),所述蜗壳部(112)与所述送风部(111)连通,所述蜗壳部(112)的中部具有所述进风口(116),所述送风部(111)的前侧具有所述出风口(115),所述送风电机(120)设置于所述送风部(1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部(111)中具有导风面,所述导风面连接所述出风口(1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10)包括上壳(113)与下壳(114),所述上壳(113)包括第一壳体(1131)以及第一蜗壳(1132),所述下壳(114)包括第二壳体(1141)以及第二蜗壳(1142),所述第一蜗壳(1132)具有所述进风口(116),所述上壳(113)与所述下壳(114)对合后,所述第一壳体(1131)与所述第二壳体(1141)围设成所述送风部(111),且所述第一壳体(1131)与所述第二壳体(1141)朝向所述前风挡(210)处张开形成所述出风口(115),所述第一蜗壳(1132)与所述第二蜗壳(1142)对合形成所述蜗壳部(1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100)还包括加热部件(130),所述加热部件(130)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10)中,所述加热部件(130)靠近所述出风口(115)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电机(120)为无刷电机,所述加热部件(130)为热敏电阻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100)还包括插接件(140),所述插接件(140)电连接所述送风电机(120)与所述加热部件(130),所述插接件(140)插接连接至所述车载空调的控制器(3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开关(150)与第二开关(160),所述第一开关(150)通断连接所述送风电机(120)与所述插接件(140),所述第二开关(160)通断连接所述加热部件(130)与所述插接件(140),所述第一开关(150)与所述第二开关(160)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300),所述控制器(300)控制所述第一开关(150)与所述第二开关(160)通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100)送出的对流气流的方向与所述前风挡(210)的夹角范围为20°~45°。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1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吹风装置(100)对称设置于所述车辆(10)内侧的顶部;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200)、车载空调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吹风装置(100),所述吹风装置(100)设置于所述车身(200)内侧的顶部,所述车载空调设置于所述车身(200)中。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吹风装置及车辆。该吹风装置设置于车辆内部的顶部,并靠近所述车辆的前风挡,所述吹风装置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前风挡;所述车辆的车载空调执行除雾/除霜模式时,所述车载空调的出风气流沿所述前风挡流动,所述吹风装置送出对流气流,并与所述前风挡的出风气流对流中和。设置在车辆内侧的顶部,在车载空调处于除雾/除霜模式时,吹风装置送出对流气流,以对车载空调除雾/除霜时输出的出风气流进行对流中和,解决目前车载空调在除雾/除霜时输出的出风气流沿前风挡流动后会吹向乘员面部的问题,防止车载空调输出的出风气流沿前风挡流动后吹向乘员的面部,提高乘员乘车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