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97291发布日期:2022-08-12 18:4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电源车车厢后防护栏的支架为平板结构,横栏杆多为截面形状呈c型、l型等开口型结构。电源车在下轮渡时,因坡道高度大于电源车离去角角度,其撞击能量会全部作用于后防护栏上,结果是车尾部防护栏受到猛烈撞击而造成弯曲变形。
3.因此,设计一款可以解决汽车下轮渡时撞击能量对其后防护栏造成的损失,起到有效防护车尾部,避免猛烈撞击造成弯曲变形的后防护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该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包括
7.一对支架,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车架纵梁的尾部外侧壁,所述支架的下末端向所述车架纵梁的下方延伸形成安装段;
8.一对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分别固接于相应的所述支架的安装段的下末端;
9.滚轮机构,横向转动安装在所述一对支架之间,所述滚轮机构包含内外套设且转动连接的滚轮轴和滚筒,所述滚轮轴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于相应的连接块上。
10.所述支架是宽度为上宽下窄的变截面平板结构。
11.所述支架的安装段的两侧均一体成型向内翻折形成置于所述车架纵梁下方的翻边。
12.所述连接块于所述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由上至下贯穿设置有相应的孔洞,通过第一螺栓组合贯穿相应的孔洞旋紧,将所述滚轮轴和相应的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
13.所述滚筒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滚轮轴转动连接,所述滚筒的两端于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圆螺母。
14.所述滚轮机构还包含分别套穿所述滚轮轴的两端的轴承盖,所述轴承盖通过相应的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与所述滚筒固定连接。
15.所述支架与所述车架纵梁连接的部分形成固定段,所述固定段和所述车架纵梁上均设置有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分布于所述固定段的上下两排直线上,通过第二螺栓组合贯穿相应的安装孔旋紧,将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纵梁尾部的外侧壁。
16.所述支架与所述车架纵梁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且焊接点分布于所述支架与所述车架纵梁连接区域的上下两排直线上。
1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安装方便,通过一对支架横向转动安装下
端面低于车架纵梁的滚轮机构,有效解决汽车下轮渡时撞击能量对其后防护栏造成的损失,起到防护汽车的作用。
19.2)当电源车下轮渡时,坡道高度大于电源车离去角角度,电源车开动时其后防护装置的滚筒接触坡道并可随电源车移动进而转动,从而将车尾部受到的猛烈撞击转化成滚轮机构的滚动,有效避免弯曲变形,提高后防护装置的防护性能和电源车的通过性。
20.3)本实用新型的支架采用宽度为上宽下窄的变截面平板结构,并一体成型向内翻折形成置于所述车架纵梁下方的翻边,通过上宽部位用于固定连接车架纵梁,并通过翻边将连接由平面状转变至立体状,增强后防护装置安装的稳固性和抗压强度。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省略车架纵梁)。
24.图4为滚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滚轮机构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7.实施例一:
28.参考图1-5,一种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包括
29.一对支架1,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车架纵梁2的尾部外侧壁,所述支架1的下末端向所述车架纵梁2的下方延伸形成安装段101;所述支架1为钣金折弯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30.一对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以焊接的方式分别固接于相应的所述支架1的安装段101的下末端;
31.滚轮机构,横向转动安装在所述一对支架1之间,所述滚轮机构包含内外套设且转动连接的滚轮轴5和滚筒6,所述滚轮轴5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于相应的连接块4上。
32.所述支架1是宽度为上宽下窄的变截面平板结构。
33.所述支架1的安装段101的两侧均一体成型向内翻折形成置于所述车架纵梁2下方的翻边3,所述翻边3宽度为80mm;翻边3设置可使得支架1与车架纵梁2的连接由平面状转变至立体状,增强支架1的连接稳固性和抗压强度。
34.所述连接块4于所述支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由上至下贯穿设置有相应的孔洞13,通过第一螺栓组合8贯穿相应的孔洞13旋紧,将所述滚轮轴5和相应的所述连接块4固定连接;利用螺栓组合的连接方式安装滚轮机构,便于其更换。
35.所述滚筒6通过圆锥滚子轴承7与所述滚轮轴5转动连接,所述滚筒6的两端于所述圆锥滚子轴承7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圆锥滚子轴承7的圆螺母9;在圆锥滚子轴承7处添加黄油,可使滚轮轴5转动灵活。
36.所述滚轮机构还包含分别套穿所述滚轮轴5的两端的轴承盖10,所述轴承盖10通
过相应的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1与所述滚筒6固定连接;轴承盖10对圆锥滚子轴承7和滚轮轴5起到较好的防护,确保滚轮轴5的转动性能。
37.所述支架1与所述车架纵梁2连接的部分形成固定段102,所述固定段102和所述车架纵梁2上均设置有相适配的安装孔103,所述安装孔103分布于所述固定段102的上下两排直线上,通过第二螺栓组合贯穿相应的安装孔103旋紧,将所述支架1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纵梁2尾部的外侧壁;利用螺栓组合方式旋紧安装支架1,利于后防护装置的便捷拆装,而安装孔103分布于固定段102的上下两排直线上设置,可保证支架1安装的稳固性能。
38.实施例二:
3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架1与所述车架纵梁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且焊接点分布于所述支架1与所述车架纵梁2连接区域的上下两排直线上,即实施例1中安装孔103的分布位置;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支架1与车架纵梁2,以确保滚轮机构安装连接到车架纵梁2上的稳固性。
40.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一中相应内容。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支架(1),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车架纵梁(2)的尾部外侧壁,所述支架(1)的下末端向所述车架纵梁(2)的下方延伸形成安装段(101);一对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分别固接于相应的所述支架(1)的安装段(101)的下末端;滚轮机构,横向转动安装在所述一对支架(1)之间,所述滚轮机构包含内外套设且转动连接的滚轮轴(5)和滚筒(6),所述滚轮轴(5)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于相应的连接块(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是宽度为上宽下窄的变截面平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安装段(101)的两侧均一体成型向内翻折形成置于所述车架纵梁(2)下方的翻边(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于所述支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由上至下贯穿设置有相应的孔洞(13),通过第一螺栓组合(8)贯穿相应的孔洞(13)旋紧,将所述滚轮轴(5)和相应的所述连接块(4)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6)通过圆锥滚子轴承(7)与所述滚轮轴(5)转动连接,所述滚筒(6)的两端于所述圆锥滚子轴承(7)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圆锥滚子轴承(7)的圆螺母(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机构还包含分别套穿所述滚轮轴(5)的两端的轴承盖(10),所述轴承盖(10)通过相应的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1)与所述滚筒(6)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与所述车架纵梁(2)连接的部分形成固定段(102),所述固定段(102)和所述车架纵梁(2)上均设置有相适配的安装孔(103),所述安装孔(103)分布于所述固定段(102)的上下两排直线上,通过第二螺栓组合贯穿相应的安装孔(103)旋紧,将所述支架(1)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纵梁(2)尾部的外侧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与所述车架纵梁(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且焊接点分布于所述支架(1)与所述车架纵梁(2)连接区域的上下两排直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源车的后防护装置,包括一对支架,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车架纵梁的尾部外侧壁;一对连接块,分别固接于相应的所述支架的下末端;滚轮机构,横向转动安装在所述一对支架之间,所述滚轮机构包含内外套设且转动连接的滚轮轴和滚筒,所述滚轮轴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于相应的连接块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当电源车下轮渡时,坡道高度大于电源车离去角角度,电源车开动时其后防护装置的滚筒接触坡道并可随电源车移动进而转动,从而将车尾部受到的猛烈撞击转化成滚轮机构的滚动,有效的避免弯曲变形,提高后防护装置的防护性能和电源车的通过性。的通过性。的通过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炜勇 方金顺 张红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岩畅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2
技术公布日:2022/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