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2651发布日期:2023-05-11 09:16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


背景技术:

1、智能控制器作为新能源车辆的大脑,在监测和保护各系统的同时也肩负着对各个指令的请求与发送,车内各控制器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在特定情况下主控制器可以向副控制器发送指令使其禁用某些功能,其中车门智能控制器接收各车门的开合信号,并将该信号送入bcm控制器中,再通过车辆can总线传输至车辆仪表上。

2、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智能控制器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多数智能控制器多是安装在左车门里,其安装空间密闭,导致控制器的散热速度较慢,同时该类控制器在安装完毕后,后期维护较为困难,需要对车门进行拆装,为工作人员的后期调试维护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多数智能控制器多是安装在左车门里,其安装空间密闭,导致控制器的散热速度较慢,同时该类控制器在安装完毕后,后期维护较为困难,需要对车门进行拆装,为工作人员的后期调试维护带来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有车门控制器主体,所述车门控制器主体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车门控制器主体的两侧外壁上皆开自由散热孔,所述车门控制器主体的两内侧壁上皆安装有防尘网,所述底板的两侧外壁上皆滑动安装有u型抱架,所述u型抱架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u型抱架和连接板的顶端分别开设有主定位孔和安装孔,所述车门控制器主体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四组车门接触器信号接头,所述车门接触器信号接头一侧的车门控制器主体外壁上安装有can总线接头,所述can 总线接头一侧的车门控制器主体外壁上安装有车身控制器接头。

3、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外壁上皆开设有配合槽。

4、优选的,所述底板底端的一侧安装有散热翅片。

5、优选的,所述u型抱架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和配合槽滑动配合,所述底板顶端的两侧开设有与主定位孔相对应的内螺纹孔。

6、优选的,所述u型抱架共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u型抱架关于底板的中心点呈对称结构。

7、优选的,所述车门控制器主体底部的一侧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表面的两侧分别安装有mcu微处理器和can收发器,所述mcu微处理器和can 收发器之间的电路板表面安装有车辆通讯模块。

8、优选的,所述车门控制器主体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一侧的车门控制器主体顶部安装有输入电路模块,所述电路板表面的一侧安装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一侧的电路板表面安装有电容器。

9、优选的,所述车门接触器信号接头、can总线接头以及车身控制器接头分别与车门接触器的输出端、车辆总线以及bcm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不仅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后期拆分,提高控制器的装配便捷性,低控制器的工作温度,为其内部的电器零部件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延长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11、(1)通过设置有底板和u型抱架等相互配合的结构,将该控制器的两组连接板安装于车门安装点上,取出底板,使得底板、u型抱架滑动配合,随后利用螺栓以及主定位孔的配合,对u型抱架、底板以及车门控制器主体进行锁止,即完成该控制器的安装工作,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后期拆分,提高控制器的装配便捷性;

12、(2)通过设置有车门接触器信号接头和车辆通讯模块等相互配合的结构,车门接触器信号接头接收后的信号通过mcu微处理器、车辆通讯模块送入can 总线中,can总线的车门信号送至bcm中,分析后的车门信号通过can总线配送至车辆仪表盘上,从而显示车门开合信息;

13、(3)通过设置有散热风扇和散热翅片等相互配合的结构,散热风扇将车门控制器主体中的热量通过散热孔送出,该过程中由防尘网进行除尘,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到车门控制器主体中,该过程中散热翅片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从而降低控制器的工作温度,为其内部的电器零部件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延长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侧外壁上皆开设有配合槽(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端的一侧安装有散热翅片(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抱架(3)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定位块(4),所述定位块(4)和配合槽(5)滑动配合,所述底板(1)顶端的两侧开设有与主定位孔(301)相对应的内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抱架(3)共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u型抱架(3)关于底板(1)的中心点呈对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控制器主体(7)底部的一侧安装有电路板(12),所述电路板(12)表面的两侧分别安装有mcu微处理器(14)和can收发器(15),所述mcu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控制器主体(7)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电源模块(13),所述电源模块(13)一侧的车门控制器主体(7)顶部安装有输入电路模块(19),所述电路板(12)表面的一侧安装有二极管(18),所述二极管(18)一侧的电路板(12)表面安装有电容器(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接触器信号接头(8)、can总线接头(9)以及车身控制器接头(10)分别与车门接触器的输出端、车辆总线以及bcm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有车门控制器主体,所述车门控制器主体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车门控制器主体的两侧外壁上皆开自由散热孔,所述车门控制器主体的两内侧壁上皆安装有防尘网,所述底板的两侧外壁上皆滑动安装有U型抱架,所述U型抱架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U型抱架和连接板的顶端分别开设有主定位孔和安装孔,所述车门控制器主体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四组车门接触器信号接头。本技术不仅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后期拆分,提高控制器的装配便捷性,低控制器的工作温度,为其内部的电器零部件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延长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隆全,周江,刘有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智能控制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