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卸的平台化货车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2638发布日期:2022-12-02 21:4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装卸的平台化货车车厢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装卸的平台化货车车厢。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对货物进行装车工作中,其核心工作就是将货物从低平台举升至与车厢齐平的高平台,而目前对于上述工作,一般是由叉车或者悬吊装置完成,但是上述工作都需要通过外部的设备进行上料,还需要在车厢内安排员工进行辅助,效率一般且依旧占用人工,而且这些外设设备需要外购,增加物流成本,并且根据不同的环境需要使用不同的装置进行上货,适用性不佳。经检索,目前的上货装置一般都是在车厢以外的,即与车厢并无关联,而带有装卸货装置的车厢也基本上没有。因此,解决货车装卸货工作依靠外部设备效率一般且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装卸的平台化货车车厢,通过移动电机配合移动轮在纵向轨道上移动,进而带动装卸平台在纵向轨道上移动,进而实现货物的高度差的调整,很方便将货物从地面搬运至车厢同高度,再由人工在转珠的辅助下将货物移动至车厢内,在不使用时将装卸平台收到车厢顶部,不占用其它空间,解决了货车装卸货工作依靠外部设备效率一般且适应性不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装卸的平台化货车车厢,包括车厢和装卸平台,所述装卸平台两侧设置有纵向轨道,所述纵向轨道设置在车厢侧面,纵向轨道的上端位于车厢顶部,下端位于地面上方,所述装卸平台两端通过滑动块设置在纵向轨道上,且通过滑动块上设置的移动电机配合移动轮在纵向轨道上移动,所述装卸平台与滑动块之间设置有l型连接杆,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的转轴与l型连接杆的一端侧面连接,所述车厢内两侧设置有辅助电机,所述辅助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辅助拉绳,辅助拉绳穿过车厢上端的转向轮后连接在装卸平台两侧。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车厢顶部设置有缓冲软台,通过缓冲软台对装卸平台进行缓冲支撑。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装卸平台上端面上设置有转珠,通过转珠对途径装卸平台的货物进行辅助移动。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装卸平台上设置有固定钩,通过固定钩对货物两侧进行固定,防止装卸平台上升时货物移动。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装卸平台远离车厢的一端设置有斜板,通过斜板辅助上货。
9.工作原理:在货物上货前,装卸平台是翻转放置在缓冲软台上,在需要使用时,翻转电机工作,带动装卸平台翻转到车厢侧面,并且在翻转到位后移动电机工作,带动移动轮在纵向轨道内转动,进而带动装卸平台沿纵向轨道向下移动,当装卸平台移动到纵向轨道最下端时到达上货位置,工人将货物放置在装卸平台上的转珠上,并使用固定钩将货物固
定,完成固定后移动电机反转,移动轮在纵向轨道内转动,进而带动装卸平台沿纵向轨道向上移动,直至移动到与车厢下端面平齐,工人解开固定钩,并在转珠的辅助下将货物推入车厢中,装卸平台上下往复工作,依次完成货物的装车工作,卸车工作步骤正好相反。
10.在装卸平台翻转到车厢侧面后,装卸平台内设置的气缸推动连接杆伸出,插入滑动块上的凹槽内,实现位置锁定并承载装卸平台和货物的重量,减少翻转电机的转轴与l型连接杆之间所受的力。
11.在完成全部装卸工作后,装卸平台沿纵向轨道向上移动至纵向轨道的顶部,翻转电机工作,带动装卸平台翻转到车厢顶部,落在缓冲软台上。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移动电机配合移动轮在纵向轨道上移动,进而带动装卸平台在纵向轨道上移动,进而实现货物的高度差的调整,很方便将货物从地面搬运至车厢同高度,再由人工在转珠的辅助下将货物移动至车厢内,在不使用时将装卸平台收到车厢顶部,不占用其它空间,并且通过斜板辅助上货,可以使用手推车等工具实现大批装卸货工作。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车厢,2-装卸平台,3-纵向轨道,4-滑动块,5-移动电机,6-l型连接杆,7-翻转电机,8-辅助电机,9-辅助拉绳,10-转向轮,11-缓冲软台,12-转珠,13-固定钩,14-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装卸的平台化货车车厢,包括车厢1和装卸平台2,所述装卸平台2两侧设置有纵向轨道3,所述纵向轨道3设置在车厢1侧面,纵向轨道3的上端位于车厢1顶部,下端位于地面上方,所述装卸平台2两端通过滑动块4设置在纵向轨道3上,且通过滑动块4上设置的移动电机5配合移动轮在纵向轨道3上移动,所述装卸平台2与滑动块4之间设置有l型连接杆6,所述滑动块4上设置有翻转电机7,翻转电机7的转轴与l型连接杆6的一端侧面连接,所述车厢1内两侧设置有辅助电机8,所述辅助电机8的转轴上连接有辅助拉绳9,辅助拉绳9穿过车厢1上端的转向轮10后连接在装卸平台2两侧。所述车厢1顶部设置有缓冲软台11,通过缓冲软台11对装卸平台2进行缓冲支撑。所述装卸平台2上端面上设置有转珠12,通过转珠12对途径装卸平台2的货物进行辅助移动。所述装卸平台2上设置有固定钩13,通过固定钩13对货物两侧进行固定,防止装卸平台2上升时货物移动。所述装卸平台2远离车厢1的一端设置有斜板14,通过斜板14辅助上货。
17.在货物上货前,装卸平台2是翻转放置在缓冲软台11上,在需要使用时,翻转电机7工作,带动装卸平台2翻转到车厢1侧面,并且在翻转到位后移动电机5工作,带动移动轮在纵向轨道3内转动,进而带动装卸平台2沿纵向轨道3向下移动,当装卸平台2移动到纵向轨道3最下端时到达上货位置,工人将货物放置在装卸平台2上的转珠12上,并使用固定钩13将货物固定,完成固定后移动电机5反转,移动轮在纵向轨道3内转动,进而带动装卸平台2
沿纵向轨道3向上移动,直至移动到与车厢1下端面平齐,工人解开固定钩13,并在转珠12的辅助下将货物推入车厢1中,装卸平台2上下往复工作,依次完成货物的装车工作,卸车工作步骤正好相反。在装卸平台2翻转到车厢1侧面后,装卸平台2内设置的气缸推动连接杆伸出,插入滑动块4上的凹槽内,实现位置锁定并承载装卸平台2和货物的重量,减少翻转电机7的转轴与l型连接杆6之间所受的力。在完成全部装卸工作后,装卸平台2沿纵向轨道3向上移动至纵向轨道3的顶部,翻转电机7工作,带动装卸平台2翻转到车厢1顶部,落在缓冲软台11上。通过移动电机5配合移动轮在纵向轨道3上移动,进而带动装卸平台2在纵向轨道3上移动,进而实现货物的高度差的调整,很方便将货物从地面搬运至车厢1同高度,再由人工在转珠12的辅助下将货物移动至车厢1内,在不使用时将装卸平台2收到车厢1顶部,不占用其它空间,并且通过斜板14辅助上货,可以使用手推车等工具实现大批装卸货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装卸的平台化货车车厢,包括车厢(1)和装卸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平台(2)两侧设置有纵向轨道(3),所述纵向轨道(3)设置在车厢(1)侧面,纵向轨道(3)的上端位于车厢(1)顶部,下端位于地面上方,所述装卸平台(2)两端通过滑动块(4)设置在纵向轨道(3)上,且通过滑动块(4)上设置的移动电机(5)配合移动轮在纵向轨道(3)上移动,所述装卸平台(2)与滑动块(4)之间设置有l型连接杆(6),所述滑动块(4)上设置有翻转电机(7),翻转电机(7)的转轴与l型连接杆(6)的一端侧面连接,所述车厢(1)内两侧设置有辅助电机(8),所述辅助电机(8)的转轴上连接有辅助拉绳(9),辅助拉绳(9)穿过车厢(1)上端的转向轮(10)后连接在装卸平台(2)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卸的平台化货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顶部设置有缓冲软台(11),通过缓冲软台(11)对装卸平台(2)进行缓冲支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卸的平台化货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平台(2)上端面上设置有转珠(12),通过转珠(12)对途径装卸平台(2)的货物进行辅助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装卸的平台化货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平台(2)上设置有固定钩(13),通过固定钩(13)对货物两侧进行固定,防止装卸平台(2)上升时货物移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卸的平台化货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平台(2)远离车厢(1)的一端设置有斜板(14),通过斜板(14)辅助上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装卸的平台化货车车厢,包括车厢和装卸平台,装卸平台两侧设置有纵向轨道,纵向轨道设置在车厢侧面,纵向轨道的上端位于车厢顶部,下端位于地面上方,装卸平台两端通过滑动块设置在纵向轨道上,且通过滑动块上设置的移动电机配合移动轮在纵向轨道上移动,装卸平台与滑动块之间设置有L型连接杆,滑动块上设置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的转轴与L型连接杆的一端侧面连接,车厢内两侧设置有辅助电机,辅助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辅助拉绳,辅助拉绳穿过车厢上端的转向轮后连接在装卸平台两侧。实现货物的高度差的调整,很方便将货物从地面搬运至车厢同高度,在不使用时将装卸平台收到车厢顶部,不占用其它空间。不占用其它空间。不占用其它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任啟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华平物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31
技术公布日:2022/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