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赛车车身用调节倾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55332发布日期:2022-11-11 22:3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赛车车身用调节倾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赛车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赛车车身用调节倾角装置。


背景技术:

2.卡丁车为竞技类装备,属于多赛车种类中的微型赛车,其外型小巧,结构简单,作为赛车起步运动的车型使用,有着广泛的市场;
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卡丁车,公开号:cn203864416u,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龙门架、控制卡丁车的控制器,以及提供卡丁车动力的电池,所述龙门架位于卡丁车的前端并用于安装卡丁车的前叉转向组件,所述前叉转向组件与卡丁车的驱动前轮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池均设置于所述龙门架处。该卡丁车的控制器和电池均靠近卡丁车的前端设置,前叉转向组件安装于龙门架,则控制器、电池、前叉转向组件均位于车体前端,使得电源线路短、布线设计简单,且不容易出现线路故障;
4.但是不同的驾驶者驾驶同一样卡丁车时,需要不断上下车进行坐垫的调整来提升舒适度,调节麻烦,因此提出一种赛车车身用调节倾角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赛车车身用调节倾角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赛车车身用调节倾角装置,包括与卡丁车底盘连接的底架,所述底架的中间部分开设有座椅槽,所述座椅槽的前后槽面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座椅槽内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底架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半圆杆和两个固定块,所述底架的上表面开设有板槽,所述板槽与位于前端的连接槽接通,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坐垫,所述坐垫的端部开设有长槽,所述坐垫的右端固定套接有长杆。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长槽内通过长杆固定套接有背垫,所述长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齿盘,所述长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槽转动套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盘活动设置在板槽内,所述齿盘的上端高于底架的上表面,所述半圆杆的两端和两个固定块均与底架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靠近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杆。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杆和转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均与半圆杆活动套接,所述半圆杆的中间部分固定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活动端与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与齿盘上的齿槽可以活动卡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2.其一,操作人员坐在坐垫上,可以通过左手拉动握杆,通过握杆带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移动过程中带动转杆转动,使得转杆在脱离齿盘,齿盘失去转杆的限制后使得操作
人员可以通过后背抵住背垫来调节坐垫的倾角来达到舒服的坐姿,然后再通过转杆卡住齿盘即可固定坐垫的位置,调节方便,无需操作人员下车调节;
13.其二,在齿盘与转杆卡合时,弹簧的弹力使得转杆保持与齿盘上的齿槽的卡合,提高了稳定性,有效避免了车辆颠簸时转杆与齿盘分离。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半圆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背垫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底架;2、坐垫;3、半圆杆;4、连接槽;5、座椅槽;6、板槽;7、背垫;8、长槽;9、长杆;10、齿盘;11、固定块;12、转杆;13、弹簧;14、移动杆;15、握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0.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赛车车身用调节倾角装置,包括与卡丁车底盘连接的底架1,底架1的中间部分开设有座椅槽5,座椅槽5的前后槽面均开设有连接槽4,座椅槽5内设置有转动机构,底架1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半圆杆3和两个固定块11,底架1的上表面开设有板槽6,板槽6与位于前端的连接槽4接通,转动机构包括坐垫2,坐垫2的端部开设有长槽8,坐垫2的右端固定套接有长杆9,长槽8内通过长杆9固定套接有背垫7,长杆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齿盘10,长杆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槽4转动套接,齿盘10活动设置在板槽6内,齿盘10的上端高于底架1的上表面,操作人员坐在坐垫2上,可以通过左手拉动握杆15,通过握杆15带动移动杆14移动,移动杆14移动过程中带动转杆12转动,使得转杆12在脱离齿盘10,齿盘10失去转杆12的限制后使得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后背抵住背垫7来调节坐垫2的倾角来达到舒服的坐姿,然后再通过转杆12卡住齿盘10即可固定坐垫2的位置,调节方便,无需操作人员下车调节,在齿盘10与转杆12卡合时,弹簧13的弹力使得转杆12保持与齿盘10上的齿槽的卡合,提高了稳定性,有效避免了车辆颠簸时转杆12与齿盘10分离,半圆杆3的两端和两个固定块11均与底架1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块11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12,转杆12靠近固定块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4,移动杆14远离固定块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杆15;
21.移动杆14和转杆12远离固定块11的一端均与半圆杆3活动套接,半圆杆3的中间部分固定套接有弹簧13,弹簧13的活动端与转杆12固定连接,转杆12与齿盘10上的齿槽可以活动卡接。
22.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坐在坐垫2上,可以通过左手拉动握杆15,通过握杆15带动移
动杆14移动,移动杆14移动过程中带动转杆12转动,使得转杆12在脱离齿盘10,齿盘10失去转杆12的限制后使得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后背抵住背垫7来调节坐垫2的倾角来达到舒服的坐姿,然后再通过转杆12卡住齿盘10即可固定坐垫2的位置,调节方便,无需操作人员下车调节,在齿盘10与转杆12卡合时,弹簧13的弹力使得转杆12保持与齿盘10上的齿槽的卡合,提高了稳定性,有效避免了车辆颠簸时转杆12与齿盘10分离。
2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赛车车身用调节倾角装置,包括与卡丁车底盘连接的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中间部分开设有座椅槽(5),所述座椅槽(5)的前后槽面均开设有连接槽(4);所述座椅槽(5)内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底架(1)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半圆杆(3)和两个固定块(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赛车车身用调节倾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上表面开设有板槽(6),所述板槽(6)与位于前端的连接槽(4)接通,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坐垫(2),所述坐垫(2)的端部开设有长槽(8),所述坐垫(2)的右端固定套接有长杆(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赛车车身用调节倾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8)内通过长杆(9)固定套接有背垫(7),所述长杆(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齿盘(10),所述长杆(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槽(4)转动套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赛车车身用调节倾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10)活动设置在板槽(6)内,所述齿盘(10)的上端高于底架(1)的上表面,所述半圆杆(3)的两端和两个固定块(11)均与底架(1)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赛车车身用调节倾角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块(11)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靠近固定块(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4),所述移动杆(14)远离固定块(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杆(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赛车车身用调节倾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4)和转杆(12)远离固定块(11)的一端均与半圆杆(3)活动套接,所述半圆杆(3)的中间部分固定套接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活动端与转杆(12)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2)与齿盘(10)上的齿槽可以活动卡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赛车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赛车车身用调节倾角装置,包括底架,底架的中间部分开设有座椅槽,座椅槽的前后槽面均开设有连接槽,座椅槽内设置有转动机构,底架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底架的上表面开设有板槽,板槽与位于前端的连接槽接通,转动机构包括坐垫,坐垫的端部开设有长槽,坐垫的右端固定套接有长杆,操作人员坐在坐垫上,可以通过左手拉动握杆,通过握杆带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移动过程中带动转杆转动,使得转杆在脱离齿盘,齿盘失去转杆的限制后使得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后背抵住背垫来调节坐垫的倾角来达到舒服的坐姿,然后再通过转杆卡住齿盘即可固定坐垫的位置,调节方便,无需操作人员下车调节。调节。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吴记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赛赛赛车俱乐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0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