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58632发布日期:2023-04-26 16:0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具体为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


背景技术:

1、汽车,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之车辆,广义来说,通过本身机械能驱动行驶的车辆,普遍多称为汽车。

2、为了实现汽车左后组合灯的安装固定,中国专利“一种后组合灯的固定板装置”(专利号:201520953386.8),通过将后组合灯前角部的卡扣固定点与后组合灯的定位孔、安装孔集成在同一个后组合灯固定板上,提高了后组合灯安装的精度,有利于保证后组合灯与侧围外板的间隙、段差要求,但是,上述专利中的固定板没有将组合灯上不同灯的线束分开穿线,这样就造成组合灯的所有线束挤压缠绕在一起,不仅不便于后续的检修更换,还容易出现信号之间的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上述专利中的固定板没有将组合灯上不同灯的线束分开穿线,这样就造成组合灯的所有线束挤压缠绕在一起,不仅不便于后续的检修更换,还容易出现信号之间的干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包括组合灯固定板本体,所述组合灯固定板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且组合灯固定板本体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第一穿线孔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且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支撑柱,所述中心支撑柱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隔板,且中心支撑柱相邻于第一隔板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组合灯固定板本体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导线孔,且固定盘的一侧外壁上靠近导线孔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组合灯固定板本体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的一侧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紧固螺母。

3、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与卡槽相匹配契合。

4、优选的,所述卡槽共设置有八个,且八个卡槽每四个一组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的一侧内壁上。

5、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角度为度。

6、优选的,所述导线孔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

7、优选的,所述紧固螺母贯穿通过连接孔。

8、优选的,所述导线孔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穿线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组成区域的横截面面积。

9、优选的,所述组合灯固定板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安装左后组合灯的安装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通过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内部空间被中心支撑柱、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分隔,可以产生独立的穿线空间,可以在汽车左后组合灯在安装固定在组合灯固定板本体上之后可以将不同灯的线束单独穿线,不仅便于左后组合灯故障后进行精确排查,便于检修和更换,避免线束缠绕在一起造成后续扯出时造成其他线束拉扯损坏的问题,还减少了相邻线束之间的信号干扰。



技术特征:

1.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包括组合灯固定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灯固定板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2),且组合灯固定板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第一穿线孔(2)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穿线孔(3),所述第一穿线孔(2)和第二穿线孔(3)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4),且第一穿线孔(2)和第二穿线孔(3)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支撑柱(5),所述中心支撑柱(5)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隔板(6),且中心支撑柱(5)相邻于第一隔板(6)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隔板(7),所述组合灯固定板本体(1)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固定盘(8),所述固定盘(8)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导线孔(9),且固定盘(8)的一侧外壁上靠近导线孔(9)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连接孔(10),所述组合灯固定板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第一穿线孔(2)和第二穿线孔(3)的一侧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孔(11),所述螺纹孔(11)的内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紧固螺母(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均与卡槽(4)相匹配契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共设置有八个,且八个卡槽(4)每四个一组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穿线孔(2)和第二穿线孔(3)的一侧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之间的角度为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孔(9)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母(12)贯穿通过连接孔(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孔(9)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穿线孔(2)、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之间组成区域的横截面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灯固定板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安装左后组合灯的安装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包括组合灯固定板本体,所述组合灯固定板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且组合灯固定板本体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第一穿线孔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且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支撑柱,所述中心支撑柱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隔板。该汽车左后组合灯固定板,通过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内部空间被中心支撑柱、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分隔,可以产生独立的穿线空间,可以在汽车左后组合灯在安装固定在组合灯固定板本体上之后可以将不同灯的线束单独穿线,不仅便于左后组合灯故障后进行精确排查,便于检修和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张章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弘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