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进气格栅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84944发布日期:2023-01-17 22:3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主动进气格栅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主动进气格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及汽车。


背景技术:

2.进气格栅又名汽车前脸,鬼脸以及水箱护罩等。其主要作用在于水箱、发动机、空调等的进气通风,防止行驶中外来物对车厢内部部件的破坏以及装饰车头前脸、彰显个性。一般车型的进气格栅无法主动关闭,而主动进气格栅可以改变进气格栅,在刚启动冷车行驶时,空气会为温度并不高的水箱降温,从而使水温攀升缓慢,无法迅速使发动机进入较佳工作温度。主动进气格栅可改变进气格栅得开闭来控制进气量及风阻,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及快速达到发动机较佳工作温度。
3.现有主动进气格栅装配,一般装配顺序为先装前防撞梁,再装主动进气格栅,这样导致整车碰撞时,主动进气格栅被前防撞梁挡住,无法后退,影响行人保护。但是,如果仅简单的调换装配顺序,先装主动进气格栅,后装前防撞梁,又存在主动进气格栅导风罩胶皮与前防撞梁间隙较小,前防撞梁与主动进气格栅导风罩胶皮干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及汽车。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进气格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包括主动进气格栅本体和下导风罩,所述下导风罩可拆卸式设置在主动进气格栅本体上。
7.可选的,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本体上分布有多个卡块,所述下导风罩上开设有与卡块适配的卡槽,所述下导风罩通过卡槽与卡块卡接的方式安装在主动进气格栅上。
8.可选的,所述下导风罩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横截面为c型,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本体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与限位槽卡接,所述卡槽开设在限位板上。
9.可选的,所述下导风罩远离主动进气格栅本体的一端设置有l型翻边。
10.可选的,所述卡块沿主动进气格栅本体的滑动方向滑动配合设置在卡槽内。
11.可选的,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卡块接触后向限位板施加竖向向外的压力。
12.一种汽车,包括设置在汽车前端框架的防撞梁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本体位于汽车前防撞梁的后侧,所述下导风罩位于汽车前防撞梁的下部并从汽车前防撞梁突出。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4.1.主动进气格栅本体装配在前防撞梁之后,整车碰撞时,保证主动进气格栅本体可以后退,不被前防撞梁阻挡,满足行人保护要求;
15.2.将下导风罩单独拆分为一个件,装配完前防撞梁后,在装配下导风罩,解决装配
干涉问题;
16.3.下导风罩设计的l型翻边与限位板,保证下导风罩与主动进气格栅本体连接紧固。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1、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1、限位槽;2、下导风罩;21、卡槽;22、l型翻边;3、卡块;4、限位板;41、导向面;5、前防撞梁;6、上导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主动进气格栅。
23.参照图1、图2、图3,一种主动进气格栅的下导风罩2安装构造包括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和下导风罩2,下导风罩2可拆卸安装在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 上。工作人员先将汽车的前防撞梁5装配汽车的前端框架,然后再将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装配在汽车的前端框架上,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可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滑动配合设置在汽车的前端框架上,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装配顺序在前防撞梁5之后,整车碰撞时,保证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可以后退,也就是向靠近汽车的前框框架的方向移动,不被前防撞梁5阻挡,满足行人保护要求。
24.前防撞梁5和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分别装配在汽车的前端框架上是现有技术,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或者通过连接件连接的方式进行装配,在此不赘述具体装配结构。
25.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沿竖直方向上下分别安装有上导风罩6和下导风罩2,其中,上导风罩6一体成型在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上且位于下导风罩2的上方,下导风罩2则与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可拆卸连接,当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装配在汽车的前端框架后,再将下导风罩2装配在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上。
26.下导风罩2沿下导风罩2的侧壁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卡槽21,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上分布有多个卡块3,多个卡块3与多个卡槽21一一对应,卡块3 卡接在卡槽21内,下导风罩2通过卡槽21与卡块3卡接的方式安装在主动进气格栅上。
27.卡槽21的开槽长度大于卡块3的长度,使卡块3能沿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 的滑动方向滑动配合设置在卡槽21内,使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在整车碰撞时能够后退,而不受下导风罩2的阻碍,有效保障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的滑动。
28.下导风罩2远离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l型翻边22。l型翻边 22向上翻折,减少上导风罩6和下导风罩2之间的开口面积,提高与防撞梁的密封性。
29.下导风罩2靠近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4,限位板4 采用可发生弹性形变的合金材质制成,限位板4的横截面为c型,限位板4一体成型有两个,分别位于下导风罩2的顶部和底部,限位板4包括竖直板和一体成型在竖直板两端上的水平板,延长部安装在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上,其中,一个水平板上一体成型有延迟部、另一个水平板上未安装延迟部,两个限位板 4相互远离的一端设置有延迟部,且卡槽21开设在限位板4的
延长部上,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上开设有限位槽11,未安装延迟部的水平板与限位槽11卡接。限位板4限制了下导风罩2沿竖直方向的自由度,下导风罩2设计的l型翻边 22与限位板4的协同使用,保证下导风罩2与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连接紧固。
30.限位板4的延长部上设置有导向面41,所述导向面41与卡块3接触后向限位板4施加竖向向外的压力。使工作人员推动下导风罩2向靠近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导向面41与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上的卡块3接触后限位板4向远离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的方向弯折,当卡块3与卡槽21对齐后,限位板4向靠近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的方向移动,使卡块3卡接到卡槽21内,省去了工作人员手动将卡块3与卡槽21卡接的工作过程,安装更加方便。
3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设置在汽车前端框架的防撞梁和上述的主动进气格栅,主动进气格栅本体位于汽车前防撞梁的后侧,下导风罩位于汽车前防撞梁的下部并从汽车前防撞梁突出。由于该汽车采用了上述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32.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和下导风罩(2),所述下导风罩(2)可拆卸式设置在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上分布有多个卡块(3),所述下导风罩(2)上开设有与卡块(3)适配的卡槽(21),所述下导风罩(2)通过卡槽(21)与卡块(3)卡接的方式安装在主动进气格栅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风罩(2)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的横截面为c型,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上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板(4)与限位槽(11)卡接,所述卡槽(21)开设在限位板(4)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风罩(2)远离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l型翻边(2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沿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的滑动方向滑动配合设置在卡槽(21)内。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上设置有导向面(41),所述导向面(41)与卡块(3)接触后向限位板(4)施加竖向向外的压力。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汽车前端框架的防撞梁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本体(1)位于汽车前防撞梁(5)的后侧,所述下导风罩(2)位于汽车前防撞梁(5)的下部并从汽车前防撞梁(5)突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及汽车,包括主动进气格栅本体和下导风罩,所述下导风罩可拆卸配合设置在主动进气格栅本体上,主动进气格栅本体装配在前防撞梁之后,整车碰撞时,保证主动进气格栅本体可以后退,不被前防撞梁阻挡,满足行人保护要求;将下导风罩单独拆分为一个件,装配完前防撞梁后,在装配下导风罩,解决装配干涉问题。解决装配干涉问题。解决装配干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 余友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0
技术公布日:2023/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