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梁吸能结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4851发布日期:2023-04-26 21:1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梁吸能结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零件,尤其涉及一种防撞梁吸能结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一般车辆比较贵重,而且也为了乘客的安全,所以为了减少撞击对车身的损坏,通常在车身上设置有吸能装置。

2、吸能装置包括防撞梁、吸能盒和安装板,吸能盒安装在防撞梁与安装板之间。现有的吸能盒与防撞梁材料不同,焊接时连接不够牢固。

3、有鉴于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牢固的防撞梁吸能结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

2、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防撞梁吸能结构,包括安装板和吸能盒,所述吸能盒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吸能盒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连接有用于与防撞梁通过螺栓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吸能盒焊接。

3、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包括吸能外板,所述吸能外板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与所述螺栓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有朝向所述吸能外板延伸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覆盖在所述吸能外板上,并与所述吸能外板焊接。

4、进一步地,所述吸能外板上连接有外板凹槽,所述外板凹槽自所述吸能外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

5、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包括与所述吸能外板连接的吸能内板,所述吸能内板与所述吸能外板首尾连接,所述吸能内板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吸能内板上连接有内板加强筋,所述内板加强筋自所述吸能内板的外表面向外凸出。

7、进一步地,所述吸能外板上连接有外板翻边,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的部分覆盖在所述外板翻边上,并与所述外板翻边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朝向所述吸能盒延伸的延展板,所述延展板覆盖在所述吸能盒上,与所述吸能盒连接。

9、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防撞梁组件,包括防撞梁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结构,所述防撞梁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梁上设置有沉头孔,所述螺栓的头部位于所述沉孔内。

11、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梁组件。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吸能盒通过连接件和螺栓实现了与防撞梁连接。连接件与吸能盒材料相同,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连接件与吸能盒采用螺栓的方式连接。如此在不改变吸能盒材料的同时使吸能盒与防撞梁连接牢固。提高了防撞梁组件和车辆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撞梁吸能结构,包括安装板和吸能盒,所述吸能盒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包括吸能外板,所述吸能外板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外板上连接有外板凹槽,所述外板凹槽自所述吸能外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包括与所述吸能外板连接的吸能内板,所述吸能内板与所述吸能外板首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内板上连接有内板加强筋,所述内板加强筋自所述吸能内板的外表面向外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外板上连接有外板翻边,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的部分覆盖在所述外板翻边上,并与所述外板翻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朝向所述吸能盒延伸的延展板,所述延展板覆盖在所述吸能盒上,与所述吸能盒连接。

8.一种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梁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梁吸能结构,所述防撞梁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上设置有沉头孔,所述螺栓的头部位于所述沉头孔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梁组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吸能结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防撞梁吸能结构包括安装板和吸能盒,吸能盒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吸能盒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连接有用于与防撞梁通过螺栓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与吸能盒焊接。吸能盒通过连接件和螺栓实现了与防撞梁连接。连接件与吸能盒材料相同,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连接件与吸能盒采用螺栓的方式连接。如此在不改变吸能盒材料的同时使吸能盒与防撞梁连接牢固。提高了防撞梁组件和车辆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