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面套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1726发布日期:2023-03-25 00:1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面套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座椅面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面套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为了实现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会在座椅底部设置有根据需要向前伸出或收回的腿托组件,在腿托组件伸出或收回时,需要保证面套能完整地覆盖在腿托伸出板上。现有技术中,座椅面套的后端固设在座框后方,座椅面套的前端先向前延伸到座框前端后,再向下越过腿托伸出板的前端后,向后折弯后固定在腿托伸出板的后端,同时座椅面套的左右两端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使座椅面套相对腿托伸出板静止,防止座椅面套的中部相对腿托伸出板左右移动。
3.上述结构在腿托伸出板伸缩时,座椅面套能覆盖在腿托伸出板上,但是实际使用时该结构只适用于腿托为旋转伸出结构,现有技术中,为减少腿托的占用空间,腿托结构部分设置为移动伸出结构。上述结构在腿托伸出板向前移动时,座椅面套与腿托伸出板之间会有相对滑动,使得座椅面套会出现拱起,导致座椅面套的中部与腿托伸出板之间分离,使得座椅面套与腿托伸出板之间无法形成相对稳定的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座椅面套的固定结构,在腿托伸出板向前移动伸出或是向前旋转伸出时,不仅能使座椅面套与腿托伸出板之间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连接,还能不影响座椅面套与腿托伸出板之间的相对滑动。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座椅面套的固定结构,包括腿托伸出板、座椅面套和卡条,所述腿托伸出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呈“l”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竖直段用于与腿托伸出板连接,左右两端连接部的水平段均由连接部竖直段末端向内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水平段的顶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向上的第一凸起,所述座椅面套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连接部相匹配的配合部,两端的配合部绕过连接部后均设置有呈“7”字型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竖直段由配合部水平段的末端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安装部的水平段由安装部竖直段向外延伸形成,且安装部的水平段位于腿托伸出板与连接部水平段之间,所述卡条设置在安装部水平段的下方,所述卡条的下端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凸起,安装后,至少有一个第二凸起的内侧面抵在其中一个第一凸起的外侧面上。
6.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优选,所述卡条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左右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时,第二凸起刚好卡在两个相邻第一凸起之间形成的凹槽内,
7.进一步优选,所述卡条上左右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个第二凸起,安装时,任一第一凸起刚好卡在两个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的凹槽内。
8.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部竖直段与腿托伸出板之间、连接部竖直段与连接部水平段之间、连接部水平段与第一凸起之间均采用圆角过渡。
9.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凸起上与第二凸起接触的外侧面或第二凸起上与第一凸起
接触的内侧面中任一面上设置有接触凸起。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腿托伸出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部,在座椅面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配合部和安装部,使得座椅面套的左右两端绕过连接部后,通过设置在安装部下端的卡条卡接安装在腿托伸出板上,由于连接部、配合部和安装部的特殊设置,使得腿托伸出板在伸缩和收回时,卡条不会与腿托伸出板分开,不仅使座椅面套与腿托伸出板之间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连接,还不影响腿托伸出板运动时,座椅面套与腿托伸出板之间的相对滑动,从而使得座椅面套能很好地贴合在腿托伸出板上,保证了整个座椅外观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一(无座椅面套)。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二。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遮挡板后的示意图。
16.图6为图5向前移动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如图1-6所示,一种座椅面套的固定结构,主要由腿托伸出板1、座椅面套2和卡条3组成。座椅面套前后两端的固定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19.在腿托伸出板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呈“l”型的连接部1a,且位于腿托伸出板1左右两端的连接部左右相对设置。连接部1a的竖直段用于与腿托伸出板1连接,即连接部1a的竖直段由腿托伸出板1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连接部的水平段由连接部竖直段末端向内延伸形成。
20.在座椅面套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连接部1a相匹配的配合部2a,即配合部2a也设置为“l”型,两端的配合部2a均绕过对应的连接部1a后设置有呈“7”字型的安装部2b,其中安装部2b的竖直段由配合部2a水平段的末端向上延伸形成,安装部的水平段由安装部竖直段向外延伸形成,且安装部的水平段位于腿托伸出板与连接部水平段之间,位于座椅面套2左右两端的配合部和安装部均左右相对设置。
21.卡条3设置在安装部水平段的下方,即卡条3位于在连接部水平段与安装部水平段之间。在连接部水平段的顶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向上的第一凸起1b,在卡条3的下端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凸起3a。在安装后,至少有一个第二凸起3a的内侧面抵在其中一个第一凸起1b的外侧面上,从而防止座椅面套与腿托伸出板分离。
22.为减少座椅面套在绕过连接部时的磨损,在连接部竖直段与腿托伸出板之间、连接部竖直段与连接部水平段之间、连接部水平段与第一凸起1b之间均采用圆角过渡。
23.为防止座椅面套与腿托伸出板之间相对滑动时出现异响,在第一凸起1b上与第二凸起3a接触的外侧面或第二凸起3a上与第一凸起1b接触的内侧面中任一面上设置有接触凸起(图中未示出),接触凸起可以是凸筋,也可以是凸点等多种用于减少接触面积的结构。
24.在具体设置中,可以左右并排且间隔地在卡条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凸起,即整个卡条设置为“冂”型或“f”顺时针转动90
°
后的形状,对应地第一凸起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在安装时,将任一第一凸起卡在两个第二凸起之间,如图2和图3所示。还可以只设置有一个第二凸起,即整个卡条设置为l顺时针旋转90
°
后的形状,此时最好是设置有左右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凸起,安装时,使第二凸起插入到相邻两个第一凸起之间,如图4所示。
25.当腿托伸出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遮挡腿托机构左右两端的遮挡板时,将连接部的结构对应向外旋转90
°
后设置在遮挡板的上端,然后座椅面套上的配合部和安装部也对应设置,如图5和图6所示。


技术特征:
1.一种座椅面套的固定结构,包括腿托伸出板(1)和座椅面套(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条(3),所述腿托伸出板(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呈“l”型的连接部(1a),所述连接部(1a)的竖直段用于与腿托伸出板(1)连接,左右两端的连接部水平段均由连接部竖直段末端向内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水平段的顶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向上的第一凸起(1b),所述座椅面套(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连接部(1a)相匹配的配合部(2a),两端的配合部(2a)绕过连接部(1a)后设置有呈“7”字型的安装部(2b),所述安装部(2b)的竖直段由配合部(2a)水平段的末端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安装部的水平段由安装部竖直段向外延伸形成,且安装部的水平段位于腿托伸出板(1)与连接部水平段之间,所述卡条(3)设置在安装部水平段的下方,所述卡条(3)的下端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凸起(3a),安装后,至少有一个第二凸起(3a)的内侧面抵在其中一个第一凸起(1b)的外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座椅面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3)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凸起(3a),所述第一凸起(1b)左右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时,第二凸起(3a)刚好卡在两个相邻第一凸起(1b)之间形成的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座椅面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3)上左右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个第二凸起(3a),安装时,任一第一凸起(1b)刚好卡在两个第二凸起(3a)之间形成的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座椅面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竖直段与腿托伸出板(1)之间、连接部竖直段与连接部水平段之间、连接部水平段与第一凸起(1b)之间均采用圆角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座椅面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1b)上与第二凸起(3a)接触的外侧面或第二凸起(3a)上与第一凸起(1b)接触的内侧面中任一面上设置有接触凸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面套的固定结构,包括腿托伸出板、座椅面套和卡条,腿托伸出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向内延伸且呈“L”型的连接部,连接部水平段的顶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凸起,座椅面套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连接部相匹配的配合部,配合部绕过连接部后设置有向外延伸且呈“7”字型的安装部,安装部的水平段位于腿托伸出板与连接部水平段之间,卡条设置在安装部水平段的下方,卡条的下端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凸起,安装后,任一第二凸起的内侧面抵在任一第一凸起的外侧面上。在腿托伸出板向前移动伸出或是向前旋转伸出时,不仅能使座椅面套与腿托伸出板之间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连接,还能不影响座椅面套与腿托伸出板之间的相对滑动。滑动。滑动。


技术研发人员:仲静 刘文波 左家乐 吴敏 顾飞 陈骏 薛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麦格纳座椅研发(重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3/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