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轨运载车碰撞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33050发布日期:2023-05-12 11:0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轨运载车碰撞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矿运输,具体为一种无轨运载车碰撞减震器。


背景技术:

1、无轨运输是在地下巷道或采场内用胶轮式或履带式自装自卸运输设备运输矿岩的作业。煤矿井下辅助运输可分为有轨运输和无轨运输两种。有轨运输以铺设双轨或悬吊单轨为主要特征,采用架线电力、防爆柴油机、蓄电池和钢丝绳为牵引动力源。而无轨运输则以胶轮或履带为行走机构,采用防爆柴油机、蓄电池等为牵引动力。井下无轨运输设备在一些采煤技术先进的国家应用非常广泛,近年来无轨运输设备正逐渐在我国煤矿井下得到推广应用。

2、现有的无轨运载车大所述通过电机驱动,由使用者遥控或者对其输入程序使其按照程序运动,主要所用时对货物进行搬运,用来提高作业效率,但是现有的无轨运载车,在意外情况下,会发生碰撞,碰撞可能由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也有可能,因为程序失误,与其他无轨设备发生碰撞,碰撞发生后会对车辆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现有防碰撞多数采用防撞橡胶,或者在车辆的边沿绑缚轮胎等缓冲装备,但是这些缓冲设备无法更具车辆所承载的重量调节缓冲的阻尼,所起到的缓冲效果有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轨运载车碰撞减震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轨运载车碰撞减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轨运载车碰撞减震器,包括无轨车辆本体和防撞板,防撞板位于无轨车辆本体前端外表面:

3、缓冲组件,缓冲组件位于无轨车辆本体前端外表面,且缓冲组件前端与防撞板后端固定连接,通过缓冲组件对撞击的能量进行吸收,防撞板前端固定连接有气囊;

4、锁紧组件,锁紧组件设置在防撞板与无轨车辆本体之间,对缓冲组件进行限位。

5、优选的,缓冲组件包括缓冲盒,缓冲盒后端与无轨车辆本体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缓冲盒内部开设有缓冲腔,缓冲腔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板,缓冲板与缓冲腔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缓冲板前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杆,缓冲杆前端与防撞板后端固定连接。

6、优选的,缓冲板与缓冲腔相互对应匹配,且均为矩形结构设计。

7、优选的,缓冲组件还包括压敏电阻,压敏电阻固定连接在无轨车辆本体上端外表面,压敏电阻上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缓冲板表面开设有溢流孔,缓冲板内部注入电流变液,压敏电阻与电流变液电性连接。

8、优选的,锁紧组件包括限位槽,无轨车辆本体前端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防撞板后端与限位槽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槽内表面为磁吸金属材质,限位杆具有磁性。

9、优选的,限位槽与限位杆均为矩形结构设计。

10、优选的,限位杆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齿牙,限位槽内表面上端开设有伸缩槽,伸缩槽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下端与齿牙接触,且均为倾斜角度设计。

11、优选的,限位块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上端与伸缩槽内表面固定连接,限位块前端固定连接有拨片。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可以在无轨车辆本体行驶途中遭受碰撞时通过吸收能量对无轨车辆本体进行保护,同时在压敏电阻和承载板以及电流变液的相互配合下,使得缓冲盒内部的阻尼可以更具无轨车辆本体承载物重进行改变,从而保证了缓冲组件的缓冲效果,通过设置锁紧组件,可以对缓冲后的防撞板进行限位,避免吸收的能量释放造成无轨车辆本体二次移动引发二次事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轨运载车碰撞减震器,包括无轨车辆本体(1)和防撞板(4),所述防撞板(4)位于无轨车辆本体(1)前端外表面,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轨运载车碰撞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缓冲盒(17),所述缓冲盒(17)后端与无轨车辆本体(1)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盒(17)内部开设有缓冲腔(18),所述缓冲腔(18)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板(20),所述缓冲板(20)与缓冲腔(18)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9),所述缓冲板(20)前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杆(23),所述缓冲杆(23)前端与防撞板(4)后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轨运载车碰撞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0)与缓冲腔(18)相互对应匹配,且均为矩形结构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轨运载车碰撞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还包括压敏电阻(6),所述压敏电阻(6)固定连接在无轨车辆本体(1)上端外表面,所述压敏电阻(6)上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7),所述缓冲板(20)表面开设有溢流孔(22),所述缓冲板(20)内部注入电流变液,所述压敏电阻(6)与电流变液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轨运载车碰撞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3)包括限位槽(8),所述无轨车辆本体(1)前端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防撞板(4)后端与限位槽(8)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所述限位槽(8)内表面为磁吸金属材质,所述限位杆(12)具有磁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轨运载车碰撞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8)与限位杆(12)均为矩形结构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轨运载车碰撞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2)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齿牙(10),所述限位槽(8)内表面上端开设有伸缩槽(13),所述伸缩槽(13)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下端与齿牙(10)接触,且均为倾斜角度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轨运载车碰撞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5)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4),所述伸缩弹簧(14)上端与伸缩槽(13)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15)前端固定连接有拨片(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轨运载车碰撞减震器,包括无轨车辆本体和防撞板,防撞板位于无轨车辆本体前端外表面:缓冲组件,缓冲组件位于无轨车辆本体前端外表面,且缓冲组件前端与防撞板后端固定连接,通过缓冲组件对撞击的能量进行吸收,防撞板前端固定连接有气囊;锁紧组件,可以在无轨车辆本体行驶途中遭受碰撞时通过吸收能量对无轨车辆本体进行保护,同时在压敏电阻和承载板以及电流变液的相互配合下,使得缓冲盒内部的阻尼可以更具无轨车辆本体承载物重进行改变,从而保证了缓冲组件的缓冲效果,通过设置锁紧组件,可以对缓冲后的防撞板进行限位,避免吸收的能量释放造成无轨车辆本体二次移动引发二次事故。

技术研发人员:田文明,冯川,孙新佳,马广玉,咸金龙,刘强,刘跃,沈洋,朱龙啸,刘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