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拖曳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1006发布日期:2023-05-17 17:2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叉车拖曳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地面辅助供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叉车拖曳工装。


背景技术:

1、叉车本身没有牵引钩只有牵引销,在上下坡度时会触发设备的吊杆刹车造成设备行进轮胎抱死状态,而且叉车无法调整牵引高度,加入本工装后可以调整牵引高度避免上下坡时触发刹车机构,在此情况下我们设计了这款叉车拖曳工装。在运动中上下坡度时,易促发吊杆刹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及操作方便,转弯灵活,没有干涉,实用性更强,不用改牵引车身的叉车拖曳工装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叉车拖曳工装,包括:拖曳工装本体、挡板、手拧螺栓,所述拖曳工装本体的后端设有带螺纹孔的连接筒,所述挡板活动设置在所述连接筒的上部,所述挡板与所述拖曳工装本体通过所述手拧螺栓活动连接,所述拖曳工装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为截面是“z”形的三折叠板状结构体,所述第二连接板为截面是“l形的结构体,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侧,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端设有叉车连接的安装空间,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后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板分别与所述连接筒焊接固定。

4、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上板、中板、下板,所述上板、中板、下板一体设置,所述上板与所述中板垂直设置,所述下板与所述中板成106度角设置,所述下板上贯穿设有第一圆形销孔。

5、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侧与所述下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贯穿设有第二圆形销孔,所述第二圆形销孔对应所述第一圆形销孔设置。

6、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部两对称设有三角形的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均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匹配,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焊接固定。

7、上述结构中,所述固定板平行设置在所述上板的下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上板相匹配,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中板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上板的端部对应设有固定所述连接筒的过孔,所述连接筒的上部凸出所述上板设有放置拖绳的空间。

8、上述结构中,还包括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均为z形结构,所述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形销孔的两侧,所述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板焊接固定。

9、上述结构中,所述挡板为矩形板体结构,所述挡板的中部贯穿设有所述手拧螺栓穿过的圆孔。

10、上述结构中,所述连接筒的内部嵌入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筒焊接固定,所述螺纹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中部,所述螺纹孔与所述手拧螺栓相匹配,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20mm。

11、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固定板、挡板均为厚度是10mm的钢板,所述连接筒为厚度大于3mm的钢筒。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及安装方便,安装后即可实现拖拽功能,拆卸后恢复叉车原貌,本实用新型根据设备的拖曳钩角度设计即解决了拖曳时的拖曳高度差问题又满足了旋转时干涉,安全防脱钩防干涉,且改进后效果是转弯灵活,没有干涉,安装及操作方便,不会破坏叉车本体及改装本体结构,实用性更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叉车拖曳工装,包括:拖曳工装本体、挡板、手拧螺栓,所述拖曳工装本体的后端设有带螺纹孔的连接筒,所述挡板活动设置在所述连接筒的上部,所述挡板与所述拖曳工装本体通过所述手拧螺栓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曳工装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为截面是“z”形的三折叠板状结构体,所述第二连接板为截面是“l形的结构体,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侧,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端设有与叉车连接的安装空间,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后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板分别与所述连接筒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拖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上板、中板、下板,所述上板、中板、下板一体设置,所述上板与所述中板垂直设置,所述下板与所述中板成106度角设置,所述下板上贯穿设有第一圆形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拖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侧与所述下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贯穿设有第二圆形销孔,所述第二圆形销孔对应所述第一圆形销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拖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部两对称设有三角形的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均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匹配,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拖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平行设置在所述上板的下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上板相匹配,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中板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上板的端部对应设有固定所述连接筒的过孔,所述连接筒的上部凸出所述上板设有放置拖绳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拖曳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均为z形结构,所述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形销孔的两侧,所述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板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拖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矩形板体结构,所述挡板的中部贯穿设有所述手拧螺栓穿过的圆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拖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的内部嵌入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筒焊接固定,所述螺纹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中部,所述螺纹孔与所述手拧螺栓相匹配,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拖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固定板、挡板均为厚度是10mm的钢板,所述连接筒为厚度大于3mm的钢筒。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拖曳工装,包括:拖曳工装本体、挡板、手拧螺栓,拖曳工装本体的后端设有带螺纹孔的连接筒,挡板活动设置在连接筒的上部,挡板与拖曳工装本体通过手拧螺栓活动连接,拖曳工装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固定板,第一连接板为截面是“Z”形的三折叠板状结构体,第一连接板的前端与第二连接板的前端设有与叉车连接的安装空间。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安装后即可实现拖拽功能,拆卸后恢复叉车原貌,本技术拖曳钩角度设计即解决了拖曳时的拖曳高度差问题又满足了旋转时干涉,安全防脱钩防干涉,且改进后效果是转弯灵活,没有干涉,安装及操作方便,不会破坏叉车本体及改装本体结构,实用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陈蓉蓉,柳广凤,楚廷璞,刘祥,崔杰,孙孟昶,刘涛,王伟焰,李洋,秦翎,赵宇菲,田杰浚晞,刘大铨,马庆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跃知然空港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