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4400发布日期:2023-05-27 16:2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增程式电动车,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增程式电动商用车热管理冷却方案集成度比较低,设备冗余,电池的制热和驾驶室的制热均依赖ptc(汽车加热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制热,浪费增程发动机余热,或是利用增程发动机冷却液回路直接连通电池冷却液回路进行制热,此方法会导致增程发电机冷却回路中的杂质进入电池冷却回路中,会影响电池的安全。

2、现有技术通常只具有一个低温散热器,对驱动电机、发电机、各类电控单元进行散热,通过一个高温散热器对增程发动机进行散热,借由ptc加热电池包,或者通过电池回路与增程发动机冷却回路串联实现增程发动机余热回收。

3、增程式电动车的需要冷却的部件相较于纯电新能源和传统汽车要多很多,包括电机、发电机、电控等散热,因此采用一个低温散热器的方案,其通常需要更大规格尺寸,而常用的车架通常却很难布置。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多种工况,比如电量充足的时候不需要增程器工作,仅对电机及电机电控散热会出现散热能力冗余、浪费能耗;而电池需要制热的时候,利用ptc对电池进行制热对增程发动机散发的热量也是一种浪费,并且ptc也会浪费能耗;而将增程发动机回路与电池冷却回路进行串联,不可避免地会将增程发动机中的杂质带入电池冷却回路中,很容易导致电池冷却回路出现堵塞,严重者会导致电池出现短路、失效起火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以解决目前增程式电动汽车冷却及制热系统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中包括:通过管路相互连接且具有不同冷却介质的冷却液回路以及冷媒回路;其中,所述冷却液回路由电池冷却回路、电机与发电机冷却回路、增程发动机冷却回路构成;

4、所述冷媒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第一冷凝器、蒸发器、电子膨胀阀、电磁阀以及冷却器,其中,所述冷媒回路与所述电池冷却回路共用所述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用于将所述电池冷却回路中的热量输送至所述冷媒回路中;

5、通过所述冷媒回路中的电磁阀的开闭以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对驾驶室以及电池包的制冷量进行配比。

6、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冷却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第四水泵、所述冷却器、第二电子三通阀、水水换热器以及电池包;

7、所述冷却器用于将所述电池包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冷媒回路中;

8、所述水水换热器用于将所述增程发动机冷却回路中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电池冷却回路中;

9、通过第二电子三通阀使所述电池冷却回路与所述水水换热器断开,用于电池自循环。

10、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增程发动机冷却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所述水水换热器、暖风芯体、第三水泵、ptc、第一电子三通阀、高温散热器、增程发动机以及设于所述高温散热器处的第一风扇;

11、所述水水换热器用于将所述增程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电池冷却回路;

12、所述暖风芯体用于将所述增程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驾驶室;

13、所述高温散热器以及所述第一风扇用于为增程发动机进行冷却;

14、在增程发动机非工作状态,由所述ptc产生热量,并通过第一电子三通阀、水水换热器、暖风芯体、第三水泵构成的通路形成增程发动机的内部小循环。

15、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增程发动机冷却回路还包括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高温散热器与所述增程发动机之间的第二水壶,所述第二水壶用于除气以及容纳膨胀的冷却液。

16、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机与发电机冷却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多合一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发电机电控器、发电机、第一低温散热器、第二低温散热器、所述高温散热器、四通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低温散热器处的第二风扇;

17、其中,冷却液流经第一水泵、多合一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低温散热器、第一低温散热器以及四通,对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多合一控制器进行散热;

18、冷却液流经第二水泵、发电机电控器、发电机、第一低温散热器以及四通,对发电机电控器以及发电机进行散热。

19、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机与发电机冷却回路还包括通过管路连接在四通的第一水壶,所述第一水壶用于除气以及容纳膨胀的冷却液。

20、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二低温散热器处设有第二冷凝器。

21、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低温散热器、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风扇集成配置。

22、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中冷器,所述中冷器用于为增程发动机的进气进行冷却。

23、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低温散热器、所述高温散热器、所述中冷器、所述第一风扇集成配置。

2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由通过管路相互连接且具有不同冷却介质的冷却液回路及冷媒回路构成;其中冷却液回路分为电池冷却回路、电机与发电机冷却回路、增程发动机冷却回路,冷媒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第一冷凝器、蒸发器、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及冷却器,其中,冷媒回路与电池冷却回路共用冷却器,通过冷媒回路中的电磁阀的开闭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控制,对驾驶室及电池包的制冷量进行配比。本实用新型将增程发动机余热回收用于制热电池和驾驶室,且不会将发电机冷却回路的杂质带入电池冷却回路中,同时在各个工况下通过调整回路中的部件,实现各个工况下的能耗节省。



技术特征:

1.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相互连接且具有不同冷却介质的冷却液回路以及冷媒回路;其中,所述冷却液回路由电池冷却回路、电机与发电机冷却回路、增程发动机冷却回路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第四水泵、所述冷却器、第二电子三通阀、水水换热器以及电池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发动机冷却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所述水水换热器、暖风芯体、第三水泵、ptc、第一电子三通阀、高温散热器、增程发动机以及设于所述高温散热器处的第一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发动机冷却回路还包括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高温散热器与所述增程发动机之间的第二水壶,所述第二水壶用于除气以及容纳膨胀的冷却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发电机冷却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多合一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发电机电控器、发电机、第一低温散热器、第二低温散热器、所述高温散热器、四通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低温散热器处的第二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发电机冷却回路还包括通过管路连接在四通的第一水壶,所述第一水壶用于除气以及容纳膨胀的冷却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低温散热器处设有第二冷凝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温散热器、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风扇集成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中冷器,所述中冷器用于为增程发动机的进气进行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温散热器、所述高温散热器、所述中冷器、所述第一风扇集成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本技术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由通过管路相互连接且具有不同冷却介质的冷却液回路及冷媒回路构成;其中冷却液回路分为电池冷却回路、电机与发电机冷却回路、增程发动机冷却回路,冷媒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第一冷凝器、蒸发器、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及冷却器,其中,冷媒回路与电池冷却回路共用冷却器,通过冷媒回路中的电磁阀的开闭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控制,对驾驶室及电池包的制冷量进行配比。本技术将增程发动机余热回收用于制热电池和驾驶室,且不会将发电机冷却回路的杂质带入电池冷却回路中,同时在各个工况下通过调整回路中的部件,实现各个工况下的能耗节省。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幸,张玉峰,石龙,刘超,何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前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