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及交通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5852发布日期:2023-08-14 19:40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及交通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交通工具的气体处理,尤其涉及一种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及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1、对于交通工具的封闭空间,需要维持其内部的空气及环境质量,如需要保证其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量、新风量等参数满足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值等。然而目前现有技术并没有达到国标要求,以高铁空调车厢为例,现行空调设计新风量16.8m3/h人,车厢内的co2浓度一般却在2000~2500ppm左右,而国标要求旅客列车车厢内二氧化碳(co2)浓度≤0.15%(1500ppm),新风量≥20m3/h人,现行空调虽然满足了车厢内的显热以及潜热负荷的要求,但是却存在着新风量以及车厢内co2浓度不达标的问题。经试验发现,即使将引入的新风量提高到20m3/h人的国标水准,但是车厢内co2的浓度依然达不到标准。

2、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空调方式,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及交通工具,可以降低舱室空间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使其达到国标要求。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就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所述装置至少包括:

4、热交换器,其包括新风气体流路和舱室回风气体流路,以在所述热交换器内进行新风气体与舱室回风气体之间的热交换;

5、空调箱,包括空调箱进风口与空调箱出风口,所述空调箱进风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新风气体流路连通,以对经过热交换后的所述新风气体进行控温处理;

6、吸附再生转轮,至少包括一吸附区和一再生区,所述吸附区与所述空调箱出风口连接以对所述控温处理后的新风气体中的目标物质进行吸附处理,并将吸附处理后的新风气体通入舱室空间进风口,所述再生区对吸附于吸附转轮中的目标物质进行脱附处理。

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箱出风口分别通过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连接所述吸附区和所述舱室空间进风口。

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的调节阀以及设置在所述舱室空间进风口处或所述舱室空间内的检测所述目标物质的浓度传感器,在所述装置工作时,根据所述浓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目标物质的浓度调节所述调节阀的开度。

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舱室回风气体分支流路,所述舱室回风气体分支流路与所述空调箱进风口连通。

1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包括静止型全热交换器、转轮式全热交换器或板式热交换器中的至少一种。

1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物质为co2、co、nh3、甲醛、苯类、乙酸乙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1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再生转轮为低温再生转轮,其再生热源为所述空调箱的压缩机的排热、75℃以下的热水、低温电加热器中的至少一种。

1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舱室空间包括汽车车厢、高铁车厢、飞机机舱或轮船船舱中的至少一种。

1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舱室空间进风口处的灭菌杀毒机构。

1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灭菌杀毒机构包括静电杀毒器或紫外线(uv)杀菌灯中的至少一种。

1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如上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

1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交通工具为汽车、高铁、飞机、轮船中的至少一种。

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及交通工具,通过将热交换器、吸附再生转轮以及空调箱等耦合到一起,一方面令室外新风经与舱室回风气体热交换后先经空调箱降温后再经吸附再生转轮吸附二氧化碳等气体后进入交通工具内部,从而保持交通工具内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减少装置的能耗,除此之外,将吸附于吸附再生转轮的二氧化碳等气体经气体再生加热器脱附后进入大气,保持吸附转轮的吸附空间。

20、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及交通工具,通过在舱室空间进风口处设置灭菌杀毒机构,从而实现对通入舱室空间进风口的气体进行灭菌杀毒。



技术特征:

1.一种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箱出风口分别通过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连接所述吸附区和所述舱室空间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的调节阀以及设置在所述舱室空间进风口处或所述舱室空间内的检测所述目标物质的浓度传感器,在所述装置工作时,根据所述浓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目标物质的浓度调节所述调节阀的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舱室回风气体分支流路,所述舱室回风气体分支流路与所述空调箱进风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静止型全热交换器、转轮式全热交换器或板式热交换器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物质为co2、co、nh3、甲醛、苯类、乙酸乙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再生转轮为低温再生转轮,其再生热源为所述空调箱的压缩机的排热、75℃以下的热水、低温电加热器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室空间包括汽车车厢、高铁车厢、飞机机舱或轮船船舱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舱室空间进风口处的灭菌杀毒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杀毒机构包括静电杀毒器或紫外线杀菌灯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工具为汽车、高铁、飞机、轮船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舱室空间气体处理装置及交通工具,通过将热交换器、吸附再生转轮以及空调箱等耦合到一起,一方面令室外新风经与舱室回风气体热交换后先经空调箱降温后再经吸附再生转轮吸附二氧化碳等气体后进入交通工具内部,从而保持交通工具内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减少装置的能耗,除此之外,将吸附于吸附再生转轮的二氧化碳等气体经气体再生加热器脱附后进入大气,保持吸附转轮的吸附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金伟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兆和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