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员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41848发布日期:2023-08-17 18:2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乘员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保护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结构的乘员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当前,作为乘员保护装置,如日本特开2020-66425公报所示,存在如下结构,即,将向在乘员的腰的周围折叠收纳的气囊供给膨胀用气体的充气机配置于乘员就坐的座椅的靠背部的后表面下部侧的区域(具体而言,座部的为后端侧下方的位置)。

2、然而,当前的乘员保护装置构成为充气机在露出的状态下安装于座椅侧。因此,在具有前后并列设置的座椅的车辆中搭载于前侧座椅的情况下,在来自前方的冲击力作用于车辆时,就坐于该前侧座椅的乘员由膨胀的气囊抑制向前方的移动而受到保护,但有时充气机与就坐于在前侧座椅的后侧配置的后侧座椅的后侧乘员的脚部接触,在抑制这种充气机与后侧乘员的接触这一点上存有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其能够抑制就坐于在搭载的前侧座椅的后侧配置的后侧座椅的后侧乘员与充气机的接触。

2、本发明涉及下述结构的乘员保护装置。

3、在具有前后并列设置的座椅的车辆中,形成为搭载于前侧座椅且保护就坐于前侧座椅的乘员的结构,

4、构成为具有:气囊,其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形成为能够膨胀为将乘员的前方覆盖的袋状,并且在折叠的状态下由卷挂于乘员的腰的周围的保持带部保持;以及

5、充气机,其形成为近似圆柱状,以使得轴向大致沿着左右方向的方式配置于前侧座椅的靠背部的后表面下部侧的区域,并且以能够向气囊供给膨胀用气体的方式与气囊连结,其中,

6、充气机以能够防止与就坐于在前侧座椅的后侧配置的后侧座椅的后侧乘员的脚部干涉的方式由罩至少将后方侧覆盖。

7、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前侧座椅中,配置于靠背部的后表面下部侧的区域的充气机由罩至少将后方侧覆盖。因此,在乘员(后侧乘员)就坐于在前侧座椅的后方配置的后侧座椅的状态下,即使来自前方的冲击力作用于车辆,也能够可靠地抑制充气机与后侧乘员的脚部直接接触。

8、因此,关于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能够抑制就坐于在搭载的前侧座椅的后侧配置的后侧座椅的后侧乘员与充气机的接触。

9、另外,关于上述结构的乘员保护装置,如果使将罩设为安装于充气机的结构,则无需用于将罩安装于安装托架的安装单元、安装作业,能够形成为简便的结构,能够减少制造工时及成本,从而为优选。

10、并且,关于上述结构的乘员保护装置,如果将罩设为还能够将充气机的下方覆盖的结构,则还能够防止充气机的下表面侧的区域与后侧乘员的脚部接触,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后侧乘员的脚部与充气机的接触,从而为优选。

11、并且,关于上述结构的乘员保护装置,如果将罩设为还将用于将充气机安装于座椅侧的安装托架的后方侧覆盖的结构,则还能够抑制后侧乘员的脚部与安装托架接触,从而为优选。

12、并且,关于上述结构的乘员保护装置,优选地,将罩设为具有如下部件的结构:

13、近似板状的罩主体,其将充气机的至少后方覆盖;以及

14、变形预定部,其配置于罩主体与充气机之间,在冲击力作用于罩主体时,维持将充气机的后方覆盖的所述罩主体的形态且能够进行塑性变形。

15、如果将乘员保护装置设为这种结构,则在后侧乘员的脚部与罩主体接触时,能够通过使配置于罩主体与充气机之间的变形预定部进行塑性变形而对因该接触产生的冲击力进行能量吸收,另外,在该变形预定部的塑性变形时,罩主体维持形态,因此能够利用罩主体可靠地承挡脚部。另外,关于上述结构的乘员保护装置,即使假设后侧乘员的脚部与罩主体接触且进一步朝向充气机侧而进入,也通过配置于其间的的变形预定部的塑性变形而进行能量吸收,因此能够抑制脚部因充气机而受到伤害。

16、而且,在将乘员保护装置设为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优选将罩设为利用变形预定部而安装于充气机的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乘员保护装置(s),其在具有前后并列设置的座椅的车辆中,形成为搭载于前侧座椅(1)且保护就坐于该前侧座椅的乘员(mp)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技术总结
乘员保护装置(S)在具有前后并列设置的座椅的车辆中搭载于前侧座椅(1),且具有:气囊(50),其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折叠的状态下由卷挂于乘员的腰的周围的保持带部保持;以及充气机(20),其形成为近似圆柱状,以使得轴向大致沿着左右方向的方式配置于前侧座椅的靠背部(2)的后表面下部侧的区域。充气机以能够防止与就坐于在前侧座椅的后侧配置的后侧座椅的后侧乘员(RP)的脚部(RF)的干涉的方式,由罩(35)至少将后方侧覆盖。

技术研发人员:折高早苗,增田泰士,柳泽利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