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前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74871发布日期:2023-08-31 00:31阅读:55来源:国知局
车体前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例如电动车辆的车体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1、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汽车的车体前部,设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前方侧架,在这些前方侧架的下方且发动机室的后方设有前副架。在前副架的左侧前端部及右侧前端部,分别有左管形架及右管形架朝向车辆前方延伸设置。左管形架及右管形架以越靠向前侧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相对于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倾斜。

2、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左管形架及右管形架以越靠向前侧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在撞击载荷从车辆的斜前方输入的偏置碰撞的情况下,能够良好地吸收撞击载荷。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019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使左管形架及右管形架以越靠向前侧则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但是在设想撞击载荷向比左右的管形架的前部更靠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偏置碰撞的情况下,存在无法通过管形架吸收撞击载荷的隐患。

3、本申请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即使在比侧架的前部更靠车宽方向外侧发生了偏置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侧架吸收撞击载荷。

4、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5、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公开的第1方式的前提是,一种车体前部构造,是电动车辆的车体前部构造,该电动车辆具备行驶用电机,并且在地板面板的下方配设有收容向该行驶用电机供给电力的电池的电池壳。车体前部构造具备:前侧电池架,设置在所述电池壳的前部;左右一对侧架,从所述前侧电池架朝着车辆前方以越是靠向前方则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延伸;以及横梁,被架设在左侧的所述侧架上的从所述前侧电池架向车辆前方分离的部分、以及右侧的所述侧架上的从所述前侧电池架向车辆前方分离的部分。所述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部比所述侧架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6、根据该构成,例如设想撞击载荷向比左侧的侧架的前部靠左侧输入的偏置碰撞的情况下,撞击载荷作用于横梁的左端部。此时,由于横梁的右侧部分(非碰撞侧)被固定于右侧的侧架,因此横梁发生以右侧部分为支点、左侧部分向后方移动的转动行为。由此,撞击载荷经由横梁被传递到左侧的侧架,向沿着左侧的侧架的轴向的方向输入,因此左侧的侧架发生轴向压缩,从而撞击载荷被吸收。撞击载荷向比右侧的侧架的前部靠右侧输入的偏置碰撞时也是同样的。

7、本公开的第2方式的横梁的前部还可以从所述行驶用电机的前部向车辆前方分离。根据该构成,能够在横梁与行驶用电机之间形成空间,以不阻碍横梁的前述转动行为,因此能够像所预期的那样吸收撞击载荷。

8、在本公开的第3方式中,还可以具备框架托架,该框架托架将左右的所述侧架的后部连结于所述前侧电池架。所述框架托架还可以具有:左侧支撑部,被配置在左侧的所述侧架的车宽方向外侧,从车宽方向外侧支撑该侧架;以及右侧支撑部,被配置在右侧的所述侧架的车宽方向外侧,从车宽方向外侧支撑该侧架。

9、根据该构成,在输入了撞击载荷时能够通过左侧支撑部及右侧支撑部从车宽方向外侧支撑左右的侧架,因此左右的侧架难以向车宽方向外侧倾倒。

10、在本公开的第4方式中,还可以具备:左右一对撞击吸收构件,从所述横梁朝向车辆前方且沿着所述侧架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前方件,被架设于左右的所述撞击吸收构件。

11、本公开的第5方式的所述前方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部还可以比所述撞击吸收构件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12、根据该构成,在前述偏置碰撞时的撞击载荷向前方件的左端部或右端部输入的情况下,经由撞击吸收构件被输入到侧架,因此能够被侧架切实地吸收。

13、在本公开的第6方式中,所述前侧电池架还可以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在该情况下,能够构成为,所述前侧电池架的车宽方向外端部比左侧的所述侧架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并且比右侧的所述侧架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14、根据该构成,能够由前侧电池架承受并吸收向左侧或右侧的侧架输入的撞击载荷。

15、发明效果

16、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由于架设于左右的侧架上的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部比侧架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因此即使在比侧架的前部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发生了偏置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侧架吸收撞击载荷。



技术特征:

1.一种车体前部构造,是电动车辆的车体前部构造,该电动车辆具备行驶用电机,并且在地板面板的下方配设有收容向该行驶用电机供给电力的电池的电池壳,所述车体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体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体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体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一种车体前部构造,即使在比侧架的前部更靠车宽方向外侧发生了偏置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侧架吸收撞击载荷。车体前部构造(A)具备:前侧电池架(32),设置在电池壳(10)的前部;左右一对侧架(11、12),从前侧电池架(32)朝着车辆前方以越是靠向前方则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延伸;以及被左右架设的横梁(15)。横梁(15)的车宽方向外端部比侧架(11、12)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光汰,四柳泰希,龟井丈广,中村悟志,木村隆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