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事故清障车

文档序号:34381033发布日期:2023-06-08 02:0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事故清障车

本发明涉及一种事故清障车,尤其涉及一种事故清障车。


背景技术:

1、清障车是用于清理交通事故引起的故障车辆、保障道路快速通畅的汽车,通常由专用底盘、专用作业装置、作业附件组成。清障车作为专项作业车,不仅要保障清障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也要保障自身的行驶安全,同时还应尽快完成作业以减缓交通压力。

2、随着家用轿车的普及与增多,道路上的交通事故数量也在增加,需要清障车及时移走停留在路面的事故车,避免造成交通拥堵。因此,对清障车的数量及工作效率的要求也随之提升。

3、目前,我国所使用的传统清障车虽能成功完成各种清障作业,但大都耗时不短,且对汽车固定,托举的过程中需要不少人力参与,各个环节也都需要人工辅助。这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暴露在事故现场的时长,增加了工作人员的作业风险。同时长时间的清障作业也进一步加大了交通压力,提升了发生交通拥堵的概率,甚至会出现造成二次事故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事故清障车,实现清障车能够自动对事故车进行牵引、拖拽,然后进行运输,以提高清障过程的速度,减少安全隐患,减轻因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

2、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事故清障车,包括车头、底盘、位于底盘上的托运平板及用于托举事故车的托举系统,所述托举系统包括旋转伸缩臂与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顶板、滑槽及伸缩腿,所述顶板与旋转伸缩臂连接,滑槽设于顶板上,所述伸缩腿具有两个,两个伸缩腿均与滑槽滑移连接、并可相对位移,各伸缩腿的底部均设有两个以顶板为中心、相对设置的伸缩柱,各伸缩柱上均设有两个用于托起车轮的支撑柱;

4、所述托运平板上设有用于夹紧车轮的自动夹紧装置。

5、进一步的,各所述伸缩柱的两侧均设有的两个支撑柱分别位于伸缩腿的两侧,各支撑柱均通过转轴与伸缩腿连接,且伸缩腿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柱沿转轴转动的转动电机。

6、进一步的,各所述伸缩柱的两侧均设有转动槽,各支撑柱一一对应设于转动槽中;

7、所述转动槽内设有定位凸起,支撑柱上设有定位槽,定位凸起可嵌入所述定位槽中。

8、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伸缩臂包括依次设置的支撑臂、伸缩臂与吊钩,所述底盘上设有第一液压转动机,液压转动机的输出轴与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臂与支撑臂铰接,且支撑臂上铰接有托举液压缸,托举液压缸的输出轴与支撑臂铰接;

9、所述吊钩嵌设于伸缩臂远离支撑臂的一端,支撑臂内设有伸缩缸,伸缩杆的输出轴与吊钩固定连接,且吊钩远离伸缩臂的一端铰接有吊柱,所述吊柱与吊钩之间设有伸缩液压缸。

10、进一步的,所述吊柱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头部、齿轮盖与拉伸顶,所述拉伸顶与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拉伸顶的上部设有回转轴承,回转轴承上设有齿轮盖内设有转动齿轮与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转动齿轮啮合,头部内设有用于驱动转动齿轮啮合的第二液压转动机;

11、所述回转轴承的内圈与头部固定连接,转动齿轮与回转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设有两个直线驱动器,两个直线驱动器的输出轴分别连接两个伸缩腿;

13、所述伸缩腿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滑槽滚动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座、支承座、夹持件及用于驱动夹持件抵触车轮的夹持机构;

15、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托运平板上,支承座架设于固定座上,夹持机构与夹持件均具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支承座两侧。

16、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位于固定座表面的滑轨、位于滑轨上的滑块及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滑轨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夹持驱动器;

17、所述滑块上设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滑块与夹持件,夹持杆的中部铰接于支承座的侧面。

18、进一步的,所述支承座的表面设有凹陷的弧形限位槽,且弧形限位槽的两端还设有让位槽,让位槽的凹陷深度大于弧形限位槽的凹陷深度。

19、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呈弧形结构。

20、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1、改进清障车的拖拽结构及牵引系统,将传统的拖拽钩锁方式改为可旋转的多臂结构,将吊车和拖车结构相结合,利用可伸缩旋转的多臂托举系统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对事故车进行抓取。同时传动结构采用液压形式利用汽车本身的发动机提供源动力,通过液压的形式传递能量完成多种复杂动作而不用引入额外的动力系统。实现清障车托举系统能够在人不下车的情况下,实现对事故车自动牵引、拖拽,然后运输的目的,以提高清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减轻因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

22、同时为防止对事故车运载过程中事故车因颠簸等原因滑落,本发明在底盘添加了一套自动夹紧装置以实现对事故车的固定,利用事故车自身的重力驱动两侧的摩擦片夹紧事故车轮胎,从而防止事故车侧滑,并且该结构无须外力参与只利用事故车本身重力即可完成对事故车的固定。

23、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事故清障车,包括车头(11)、底盘(12)、位于底盘(12)上的托运平板(13)及用于托举事故车的托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系统包括旋转伸缩臂(32)与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顶板(21)、滑槽(22)及伸缩腿(23),所述顶板(21)与旋转伸缩臂(32)连接,滑槽(22)设于顶板(21)上,所述伸缩腿(23)具有两个,两个伸缩腿(23)均与滑槽(22)滑移连接、并可相对位移,各伸缩腿(23)的底部均设有两个以顶板(21)为中心、相对设置的伸缩柱(24),各伸缩柱(24)上均设有两个用于托起车轮的支撑柱(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事故清障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伸缩柱(24)的两侧均设有的两个支撑柱(25)分别位于伸缩腿(23)的两侧,各支撑柱(25)均通过转轴与伸缩腿(23)连接,且伸缩腿(23)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柱(25)沿转轴转动的转动电机(2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事故清障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伸缩柱(24)的两侧均设有转动槽(27),各支撑柱(25)一一对应设于转动槽(27)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事故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伸缩臂(32)包括依次设置的支撑臂(31)、伸缩臂(32)与吊钩(33),所述底盘(12)上设有第一液压转动机(14),液压转动机的输出轴与支撑臂(3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臂(32)与支撑臂(31)铰接,且支撑臂(31)上铰接有托举液压缸(311),托举液压缸(311)的输出轴与支撑臂(31)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事故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柱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头部(41)、齿轮盖(42)与拉伸顶(43),所述拉伸顶(43)与顶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拉伸顶(43)的上部设有回转轴承(47),回转轴承(47)上设有齿轮盖(42)内设有转动齿轮(44)与传动齿轮(45),所述传动齿轮(45)与转动齿轮(44)啮合,头部(41)内设有用于驱动转动齿轮(44)啮合的第二液压转动机(46);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事故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1)上设有两个直线驱动器(211),两个直线驱动器(211)的输出轴分别连接两个伸缩腿(23);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事故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座(51)、支承座(52)、夹持件(53)及用于驱动夹持件(53)抵触车轮的夹持机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事故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位于固定座(51)表面的滑轨(54)、位于滑轨(54)上的滑块(55)及用于驱动所述滑块(55)沿滑轨(54)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夹持驱动器(56);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事故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52)的表面设有凹陷的弧形限位槽(58),且弧形限位槽(58)的两端还设有让位槽(59),让位槽(59)的凹陷深度大于弧形限位槽(58)的凹陷深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事故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53)呈弧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事故清障车,实现清障车能够自动对事故车进行牵引、拖拽,然后进行运输,以提高清障过程的速度,减少安全隐患,减轻因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包括车头、底盘、位于底盘上的托运平板及用于托举事故车的托举系统,所述托举系统包括旋转伸缩臂与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顶板、滑槽及伸缩腿,所述顶板与旋转伸缩臂连接,滑槽设于顶板上,所述伸缩腿具有两个,两个伸缩腿均与滑槽滑移连接、并可相对位移,各伸缩腿的底部均设有两个以顶板为中心、相对设置的伸缩柱,各伸缩柱上均设有两个用于托起车轮的支撑柱;所述托运平板上设有用于夹紧车轮的自动夹紧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刘芃山,刘一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