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框架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5868发布日期:2023-08-14 19:4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电池框架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车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框架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电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使用动力电池作为动力驱动,为此,相关人员在车架上设置了用于固定电池的固定结构。

2、但是,相关技术中,固定结构能够固定的电池数量较少,导致电池的整体容量较小,车辆的续航能力差;而且相关技术中固定结构的设置导致车辆容易发生侧倾。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框架结构及车辆,电池框架结构能够固定三个电池,从而增大电池的整体容量,提高车辆的续航能力,并且电池框架结构对称布设在车辆上,能够改善车辆由于设置固定结构而发生侧倾的情况。

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框架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的三个框架单元,每一所述框架单元用于安装一个电池;

3、所述电池框架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框架单元,另一端用于连接于车辆的其中一个纵梁;其中至少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另外相邻两个所述框架单元,另一端用于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另一个纵梁;

4、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彼此垂直。

5、上述的电池框架结构,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的三个框架单元,且每个框架单元均可以安装一个电池,从而能够增加电池的数量,进而能够提高车辆的整体电池的容量,有利于提高车辆的续航能力;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沿第二方向的一端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框架单元,另一端用于连接车辆的其中一个纵梁,从而使电池框架结构能够对称布置在纵梁上,以便于改善车辆由于设置电池框架结构而发生侧倾的情况。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单元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安装架和至少一个第一托架;

7、所述第一安装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表面用于安装所述电池;全部所述第一托架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

8、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彼此相互垂直。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

10、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子部;所述第一托架的一端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子部,另一端设于另一所述第一子部;及

11、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子部,每一所述第二子部的一端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子部,另一端设于另一所述第一子部;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

12、其中,全部所述第二子部和全部所述第一托架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框架单元的所述第一托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

14、所述第一安装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端连接与同一所述第一安装架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件;

15、所述第二安装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安装部设于同一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两个所述第一子部之间。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中间的所述框架单元的所述第一托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17、所述第一托架设于同一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两个所述第一子部之间,且所述第一托架同时还设于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架设有四个,全部所述第一托架沿所述第三方向等间距布置。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八个;

20、其中四个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框架单元;

21、另外四个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另外相邻两个所述框架单元;

22、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彼此垂直。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三方向位于所述框架单元的一端的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纵梁连接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表面分别设有第一避让结构和第二避让结构,所述第一避让结构和所述第二避让结构共同用于避让所述纵梁的牵引座连接件。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框架单元连接的四个所述第一连接件,每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纵梁连接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表面分别设有第一避让结构和第二避让结构,所述第一避让结构和所述第二避让结构用于避让所述纵梁的牵引座连接件。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26、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框架单元,另一端用于连接于车辆的其中一个纵梁;

27、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框架单元的所述第一托架;及

28、第三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表面,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所述框架单元相邻的所述框架单元的所述第一托架。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单元设有六个,全部所述框架单元呈两行三列的矩形阵列布置;

30、其中,每行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三个所述框架单元,每列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框架单元;

31、所述电池框架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的两行所述框架单元中各一个所述第一托架,其中至少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方向另一端的两行所述框架单元中各一个所述第一托架。

32、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两个纵梁和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框架结构;

33、与其中两个相邻所述框架单元连接的全部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纵梁,与另外两个相邻所述框架单元连接的全部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另一所述纵梁。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的三个框架单元,每一所述框架单元用于安装一个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单元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安装架和至少一个第一托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框架单元的所述第一托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中间的所述框架单元的所述第一托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设有四个,全部所述第一托架沿所述第三方向等间距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八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方向位于所述框架单元的一端的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纵梁连接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表面分别设有第一避让结构和第二避让结构,所述第一避让结构和所述第二避让结构共同用于避让所述纵梁的牵引座连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与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框架单元连接的四个所述第一连接件,每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纵梁连接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表面分别设有第一避让结构和第二避让结构,所述第一避让结构和所述第二避让结构用于避让所述纵梁的牵引座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单元设有六个,全部所述框架单元呈两行三列的矩形阵列布置;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纵梁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框架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框架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的三个框架单元,每一框架单元用于安装一个电池;电池框架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其中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沿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其中相邻两个框架单元,另一端用于连接于车辆的其中一个纵梁;其中至少另一个第一连接件沿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另外相邻两个框架单元,另一端用于连接于车辆的另一个纵梁。上述的电池框架结构,通过设置三个框架单元,以增加电池的数量,从而提高车辆的整体电池的容量,有利于提高车辆的续航能力;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以连接相邻两个框架单元及纵梁,从而使电池框架结构能够对称布置在纵梁上,以便于改善车辆由于设置电池框架结构而发生侧倾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刘扬,王健宇,刘豹,王继瑶,杨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