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01413发布日期:2023-08-10 08:0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智能调节功能被应用在汽车上,比如内后视镜的智能调节,其通过自动采集信息,并基于采集的信息将内后视镜调节到人眼可视范围,减少人为手动调节内后视镜的操作,使车辆更智能。

2、当前,在内后视镜的智能调节中,通常采用摄像头采集驾驶员位置等相关信息,这种采集方式易受环境光线影响,在地下车库、夜晚等光线昏暗的环境下信息采集受限,识别精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内后视镜调节过程中环境光线对信息采集的影响程度。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包括:

3、获取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其中,通过朝向所述待测对象发射脉冲波,测得所述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所述待测对象包括:驾驶员眼特征点;

4、将所述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与预先标定的合理视野坐标库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

5、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生成内后视镜调节信号;

6、根据所述内后视镜调节信号调节所述车辆内后视镜。

7、可选地,所述通过朝向所述待测对象发射脉冲波,测得所述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包括:

8、记录所述脉冲波的发射时刻;

9、记录所述脉冲波的反射波的接收时刻和反射方向;

10、根据所述脉冲波的发射时刻和所述脉冲波的反射波的接收时刻确定所述脉冲波的传播时间;

11、根据所述脉冲波的传播时间和传播速度确定所述待测对象的距离;

12、根据所述待测对象的距离和所述反射方向,生成所述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

13、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与预先标定的合理视野坐标库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包括:

14、根据所述待测对象确定驾驶员所属的百分位人群;

15、在所述预先标定的合理视野坐标库中确定所述百分位人群对应的标定坐标;

16、将所述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与所述标定坐标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

17、可选地,所述待测对象还包括驾驶员面部,所述根据所述待测对象确定驾驶员所属的百分位人群包括:

18、根据所述驾驶员面部的三维空间坐标和所述驾驶员眼特征点的三维空间坐标,提取驾驶员的面部特征和眼点特征;

19、将所述驾驶员的面部特征和眼点特征与预置的百分位数据库进行匹配,确定驾驶员所属的百分位人群。

20、可选地,所述待测对象还包括后风挡边缘,所述标定坐标包括标定的驾驶员眼特征点坐标和标定的后风挡边缘坐标;所述将所述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与所述标定坐标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包括:

21、将所述后风挡边缘的三维空间坐标、所述驾驶员眼特征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分别与所述标定的后风挡边缘坐标、所述标定的驾驶员眼特征点坐标进行对比,得到后风挡偏差和眼点偏差;

22、所述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生成内后视镜调节信号包括:

23、根据所述后风挡偏差和所述眼点偏差,生成上下方向角度差和左右方向角度差。

24、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后风挡偏差和所述眼点偏差,生成上下方向角度差和左右方向角度差包括:

25、获取所述后风挡偏差在上下方向的第一分量和左右方向的第二分量;

26、获取所述眼点偏差在上下方向的第三分量和左右方向的第四分量;

27、获取所述后风挡偏差和所述眼点偏差在上下方向对应的第一比例系数和左右方向对应的第二比例系数;

28、根据所述第一分量和所述第三分量,结合所述第一比例系数,生成所述上下方向角度差;

29、根据所述第二分量和所述第四分量,结合所述第二比例系数,生成所述左右方向角度差。

30、可选地,所述生成上下方向角度差和左右方向角度差之后还包括:

31、当所述上下方向角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左右方向角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根据所述上下方向角度差生成上下方向调节角度,或者根据所述左右方向角度差生成左右方向调节角度;

32、当所述上下方向角度差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左右方向角度差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返回执行所述获取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的步骤。

3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装置,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

34、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系统,包括:内后视镜固定底座、左右方向调节机构、上下方向调节机构以及如上所述的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装置。

35、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装置或者如上所述的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系统。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7、通过基于脉冲波测距实现包括驾驶员眼特征点的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信息的采集,该信息采集方式受环境光线影响较小,适应于在地下室或夜晚等光线昏暗的条件下的信息采集,也适应于强环境光条件下的信息采集,从而降低内后视镜调节中环境光线对信息采集的影响程度,提高内后视镜调节中的信息采集精度,提高识别精度,从而提高内后视镜智能调节的准确性;而且,采用将所述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与预先标定的合理视野坐标库进行对比的方法,可实现内后视镜调节信号的快速生成,提升内后视镜智能调节的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朝向所述待测对象发射脉冲波,测得所述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与预先标定的合理视野坐标库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对象还包括驾驶员面部;所述根据所述待测对象确定驾驶员所属的百分位人群包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对象还包括后风挡边缘;所述标定坐标包括标定的驾驶员眼特征点坐标和标定的后风挡边缘坐标;所述将所述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与所述标定坐标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后风挡偏差和所述眼点偏差,生成上下方向角度差和左右方向角度差包括: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上下方向角度差和左右方向角度差之后,还包括:

8.一种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

9.一种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后视镜固定底座、左右方向调节机构、上下方向调节机构以及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装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装置或者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其中,通过朝向待测对象发射脉冲波,测得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待测对象包括:驾驶员眼特征点;将待测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与预先标定的合理视野坐标库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内后视镜调节信号;根据内后视镜调节信号调节车辆内后视镜。本发明可降低内后视镜调节中环境光线对信息采集的影响程度,提高内后视镜调节中的信息采集精度,提高识别精度,从而提高内后视镜智能调节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军,郭平,滕增辉,柳青,石思军,董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