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仪表台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91239发布日期:2023-06-28 17:3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副仪表台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内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副仪表台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通常,车辆的副仪表台位于驾驶座位与副驾驶位之间位置,副仪表台的相对前方与主仪表台连接在一起,形成t字形结构,副仪表台为驾驶员提供驾驶控制装置、控制按钮及相关储物空间等。

2、由于驾驶控制装置或控制按钮对位置要求的固定性,尤其是当车辆处于行车状态时,安装有驾驶控制装置和控制按钮的副仪表台必须位于指定位置,如相对于驾驶员的右前侧固定位置,但该固定位置限制了驾驶位置与副驾驶位置之间的通过性。

3、因此,需要一种副仪表台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副仪表台及车辆,来解决现有的副仪表台的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副仪表台,所述副仪表台包括:固定仪表台和可至少局部重叠连接在所述固定仪表台上的移动仪表台;所述固定仪表台与主仪表台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移动仪表台设置于所述固定仪表台和所述主仪表台之间,且能够在两者之间往复移动。

3、可选地,所述固定仪表台包括外罩板以及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外罩板相对两侧的侧壁,所述外罩板以及两个所述侧壁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移动仪表台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进出所述容纳腔。

4、可选地,所述移动仪表台与所述外罩板滑动连接。

5、可选地,两个所述侧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滑轨,所述滑轨沿着所述外罩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移动仪表台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配合使用的滑块。

6、可选地,所述滑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部。

7、可选地,所述外罩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储物槽。

8、可选地,所述外罩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储物盒。

9、可选地,所述移动仪表台朝向所述外罩板一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控制面板。

10、另外,可选地,所述移动仪表台朝向所述外罩板一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杯托。

11、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述的副仪表台。

12、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副仪表台及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述副仪表台,固定仪表台和移动仪表台均可以为控制面板、按钮、旋钮等提供安装空间以及收纳空间,将对驾驶控制装置具有固定性要求的组件安装在移动仪表台上,其他组件安装在固定仪表台上,通过沿着固定仪表台往复移动移动仪表台,来调整移动仪表台与主仪表台的相对位置,在不影响车辆驾驶控制装置位置固定的前提下,提高前排乘客的可通过性,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副仪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台包括:固定仪表台和可至少局部重叠连接在所述固定仪表台上的移动仪表台;所述固定仪表台与主仪表台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移动仪表台设置于所述固定仪表台和所述主仪表台之间,且能够在两者之间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台,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仪表台,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台,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仪表台,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副仪表台,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仪表台,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仪表台,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副仪表台,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副仪表台。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仪表台及车辆,副仪表台包括:固定仪表台和可至少局部重叠连接在所述固定仪表台上的移动仪表台;所述固定仪表台与主仪表台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移动仪表台设置于所述固定仪表台和所述主仪表台之间,且能够在两者之间往复移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仪表台及车辆,来解决现有的副仪表台的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汪隋,赵婷婷,蔡庆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