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桥总成及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4906发布日期:2023-07-22 10:3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前桥总成及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前桥总成及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1、全地形车俗称为“沙滩车”,又称“全地形四轮越野机车”,车辆简单实用,不受道路条件的限制,越野性能好。相关技术中的全地形车,其前悬挂是车架与前轮之间的连接体,在全地形车上下摆动时,前悬挂与车架的连接端可上下转动,能够缓和车轮传递给车身的冲击;前差速器用于驱动左前车轮和右前车轮以不同的转速转动,适应多种行驶状态。

2、然而,前悬挂和车架之间只有一个转动自由度,全地形车在一些复杂地面上行驶时,前悬挂和车架之间的受力情况较为复杂,容易造成前悬挂的损坏,同时影响前差速器的性能,导致全地形车在复杂行驶工况下行驶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前桥总成及全地形车,用于解决全地形车在复杂行驶工况下行驶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前桥总成,其包括:左前悬挂、右前悬挂和前差速器,所述左前悬挂和所述右前悬挂在左右方向上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左前悬挂沿所述左右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配置为与所述左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被配置为与所述车架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右前悬挂沿所述左右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被配置为与所述右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端被配置为与所述车架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前差速器设置在所述左前悬挂和所述右前悬挂之间,所述前差速器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转动轴与所述左前车轮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被配置为通过第二转动轴与所述右前车轮连接;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左前车轮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右前车轮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左前悬挂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左前车轮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右前悬挂的所述第四端与所述右前车轮之间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三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四距离。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左前悬挂包括左上前悬挂和左下前悬挂,所述左上前悬挂和所述左下前悬挂沿竖直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左上前悬挂的一端和所述左下前悬挂的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左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左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左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车架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左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线,所述左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轴线;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一旋转轴线与所述左前车轮之间的距离为第五距离,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与所述左前车轮之间的距离为第六距离,所述第五距离和所述第六距离不等。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距离小于所述第六距离。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左上前悬挂包括第一左上前悬挂和第二左上前悬挂,所述第一左上前悬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左上前悬挂的一端相交且均被配置为与所述左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左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左上前悬挂的另一端沿所述前后方向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一左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左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车架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左上前悬挂的另一端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左上前悬挂的另一端的旋转轴线重合。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左下前悬挂包括第一左下前悬挂和第二左下前悬挂,所述第一左下前悬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左下前悬挂的一端相交且均被配置为与所述左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左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左下前悬挂的另一端沿所述前后方向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一左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左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车架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左下前悬挂的另一端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左下前悬挂的另一端的旋转轴线重合。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右前悬挂包括右上前悬挂和右下前悬挂,所述右上前悬挂和所述右下前悬挂沿竖直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右上前悬挂的一端和所述右下前悬挂的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右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右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右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车架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旋转轴线,所述右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四旋转轴线;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三旋转轴线与所述右前车轮之间的距离为第七距离,所述第四旋转轴线与所述右前车轮之间的距离为第八距离,所述第七距离和所述第八距离不等。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七距离小于所述第八距离。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右上前悬挂包括第一右上前悬挂和第二右上前悬挂,所述第一右上前悬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右上前悬挂的一端相交且均被配置为与所述右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右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右上前悬挂的另一端沿所述前后方向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一右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右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车架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右上前悬挂的另一端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右上前悬挂的另一端的旋转轴线重合。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右下前悬挂包括第一右下前悬挂和第二右下前悬挂,所述第一右下前悬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右下前悬挂的一端相交且均被配置为与所述右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右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右下前悬挂的另一端沿所述前后方向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一右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右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车架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右下前悬挂的另一端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右下前悬挂的另一端的旋转轴线重合。

12、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其包括以上所阐述的前桥总成。

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桥总成及全地形车,前桥总成的左前悬挂和右前悬挂在左右方向上相对间隔设置,左前悬挂沿左右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左前车轮转动连接,第二端与车架的左端转动连接;右前悬挂沿左右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与右前车轮转动连接,第四端与车架的右端转动连接;前差速器设置在左前悬挂和右前悬挂之间,前差速器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转动轴与左前车轮连接,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转动轴与右前车轮连接;在左右方向上,第一输出端与左前车轮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二输出端与右前车轮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左前悬挂的第二端与左前车轮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右前悬挂的第四端与右前车轮之间的距离为第四距离;其中,第一距离大于第三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四距离。使前差速器的第一输出端位于左前悬挂的外侧,第二输出端延伸至右前悬挂的内侧,以承受来自左前车轮和右前车轮的左右不平衡力,提高全地形车在各种行驶工况下行驶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前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悬挂、右前悬挂和前差速器,所述左前悬挂和所述右前悬挂在左右方向上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左前悬挂沿所述左右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配置为与左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被配置为与车架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右前悬挂沿所述左右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被配置为与右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端被配置为与车架的右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悬挂包括左上前悬挂和左下前悬挂,所述左上前悬挂和所述左下前悬挂沿竖直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左上前悬挂的一端和所述左下前悬挂的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左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左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左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车架的左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距离小于所述第六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前悬挂包括第一左上前悬挂和第二左上前悬挂,所述第一左上前悬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左上前悬挂的一端相交且均被配置为与所述左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左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左上前悬挂的另一端沿所述前后方向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一左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左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车架的左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前悬挂包括第一左下前悬挂和第二左下前悬挂,所述第一左下前悬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左下前悬挂的一端相交且均被配置为与所述左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左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左下前悬挂的另一端沿所述前后方向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一左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左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车架的左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前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前悬挂包括右上前悬挂和右下前悬挂,所述右上前悬挂和所述右下前悬挂沿竖直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右上前悬挂的一端和所述右下前悬挂的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右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右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右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车架的右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距离小于所述第八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前悬挂包括第一右上前悬挂和第二右上前悬挂,所述第一右上前悬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右上前悬挂的一端相交且均被配置为与所述右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右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右上前悬挂的另一端沿所述前后方向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一右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右上前悬挂的另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车架的右端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下前悬挂包括第一右下前悬挂和第二右下前悬挂,所述第一右下前悬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右下前悬挂的一端相交且均被配置为与所述右前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右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右下前悬挂的另一端沿所述前后方向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一右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右下前悬挂的另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车架的右端转动连接;

10.一种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前桥总成。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前桥总成及全地形车,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的全地形车在复杂行驶工况下行驶不稳定的技术问题,该前桥总成包括前差速器、左前悬挂和右前悬挂,左前悬挂和右前悬挂分别用于将左前车轮和右前车轮连接到车架;前差速器设在左前悬挂和右前悬挂之间,前差速器的第一输出端与左前车轮连接,前差速器的第二输出端与右前车轮连接;在左右方向上,第一输出端与左前车轮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二输出端与右前车轮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左前悬挂与左前车轮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右前悬挂与右前车轮的距离为第四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三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四距离。使前差速器的第一输出端位于左前悬挂外,第二输出端延伸至右前悬挂内。

技术研发人员:崔进丰,隆永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